【文档说明】《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教学设计2-鲁教版(五四制)地理七年级下册.docx,共(3)页,158.149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344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知识目标:1.了解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运用长江三角洲地图评价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的优越性。2.以长江三角洲地区和成都平原为例,认识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归纳综合能
力。2.分析河流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中的作用,并能迁移运用到其他区域。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地图,培养学生对地图信息的认定、获取、分析及评价能力。2.阅读长江三角洲旅游资源分布图以及长江上、下游景观图,对比分析和
归纳本区内的区域差异,初步培养学生对比分析能力。3.通过教材活动,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的地理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目标:1.评价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和为国奉献精神。教学重难点:读图分析和评价长
江三角洲地区处于江海交汇之地的地理位置优越性。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练习法、讨论法、讲述法、谈话法等。课前准备:长江三角洲的视频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具:多媒体课件及相关图片。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一段关于长江三角洲
地区的风光片,激发学生关注。问:影片中所描述的区域在哪里?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万里长江由西向东奔向大海,江水滔滔直下,所携带的泥沙在入海口不断淤积,沧海桑田,历经千万年,终于形成坦荡、宽阔的三角形的陆地——长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重要
组成部分。这里自然环境优越物产富饶,经济繁荣发达在全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本课就让我们走进这里来一个深度了解。二、展示学习目标。三、自主探究,合作展示。江海交汇之地1、学生观察图7.13“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形”,⑴说说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范围和位置
(长江几角洲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长江三角洲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地区。)⑵该地区的地势如何?(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⑶该地区的气候属于什么类型?有何特点?(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2、结合图7.14“长江三角
洲地区的景观”,说说为什么长江三角洲地区被称为“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南方亚热带地区,地势低平,气候湿润。最适合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大米产量高,加上这里河网密集水域面积大,淡水养殖在生产中占有较大的比例,这里的人们生活主食以大米为主,喜食水产,因此自古就有“鱼米之乡
”之称。)3、结合图7.13读图找到“海”“江”,理解“江海交汇之地”的含义,结合图7.15,说出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同时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4、学生思考:长江三角洲有些什么优势
?对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哪些影响。(提示学生从自然地理优势、社会经济条件分析)(自然地理优势:位于中国海岸线的中部地区,是长江的入海口,河海相连,水上运输便利,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气候宜人水源充足,适合居住和发展农业;社会经济:农业发达
为工业发展作支撑;交通设施发达,人口众多,市场广阔,产品能通过便利的交通出口到世界各国和国内的大部分地区。)5、活动:以长江三角洲地区和成都平原为例认识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⑴以长江三角洲为例补充说明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⑵根据图文资料认识河流对成都平原发展的影响
①说说岷江对成都平原发展的利与弊。(利——为成都平原提高充足的水,弊——水量大的时候闽江会泛滥成灾,对成都的农业造成损失)②说说都江堰工程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作用。(成都平原主要由岷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像一把扇子平铺在四川盆地的西部,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于战国时期,有效的
控制了岷江进入成都平原的灌溉水量,使岷江沿岸地区既有便利的灌溉水源,又免受水患灾害。由此,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⑶讨论:长江下游和上游地区河流对区域发展影响的差异。上游:主要体现在农业、发电和运输上;下游:主要体现在农业、运输居民生活和旅游,对外交流、城市规划和发展上。小结:本节课我
们学习了长江三角洲优越的地理位置、范围、优势并将长江三角洲和成都平原进行了比较,了解了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优势明显,气候宜居,农业发达,这里城市又是怎样的?下节接着学习。课堂练习1.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范围的
描述正确的是()A.长江三角洲主要包括上海市、福建省的北部及浙江的东北部B.长江三角洲主要包括浙江省、杭州湾、舟山群岛以及江苏省东部C.长江三角洲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D.长江三角洲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中部与南部
及安徽省东北部2.长江三角洲是驰名中外的()A.温带水果之乡B.鱼米之乡C.亚热带动物王国D革命旅游胜地3.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形的特征是()A.地表支离破碎,沟壑纵横B.地面平坦广阔,一望无际C.地势低平,湖泊河网密集D.地形以丘陵为主,平均海拔50米以下4、长江三角
洲地区属于()A、热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5、读“长江三角洲地区分布图”,回答问题(1)填出图中的地理事物的名称。A______海,B______海,C______运
河,D______(河流)。(2)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是我国重要的______产区(粮食作物);由于这里河湖众多,也是我国重要的______产区。因而本区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板书设计:一、江海交汇之地(一)地理范围:上海、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
部(二)区域优势: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地形: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河湖:河网密集、湖泊众多。土壤:肥沃(三)江海交汇之地:长江中下游(联系内陆地区)濒临黄海、东海(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鱼米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