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3-鲁教版(五四制)地理七年级下册.doc,共(10)页,95.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343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主题“白山黑水”——东北三省一、教材分析“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是鲁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教材比较系统的讲述了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农业地理和工业地理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设置了“山环水绕,沃野千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我
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三个标题。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部分主要讲述了东北三省的范围、位置、地形、河流和气候。农业地理部分主要讲述东北三省的农业发展历史、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生产与湿地保护的关系。东北三省的工业地理主要讲述东北三省的工业地位、工业发展条件、工业布局和工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二、学
生分析对初二学生来说,经历了初一一年的地理学习后,对于地理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读图方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掌握了一些关于地理的知识,但由于地理内容有的问题很抽象,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充分利用信息
技术教学手段来增加学生的间接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指导学生分析地图,主要采取看微课、提问题的形式,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地图、分析地图,有利于抓住事物特征。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运用地形图,描述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2、知道东北三省的农业特点,理解农业和自然环境的关系。3、运用东北三省的工业分布图,总结工业特点及工业发展与资源条件的关系。能力目标:1、能够在地图上准确填出东北三省有关的地理事物名称。2、通过有关地图和材料,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比较能力及小
组相互协作等能力。情感目标1、通过对东北三省充分合理利用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发展工农业生产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重要性。2、通过探究东北三省人与环境的关系,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地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四、教学环境□简易多
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一、使用的技术:1、运用视频录播软件,播
放视频资料:庞龙歌曲《家在东北》、视频《东北生态问题》。2、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备课和授课,综合利用文字、图形、影像、声音、音乐及自制演示系统等资源生动形象的展示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加有声有色的形象教学。
二、在教学环节中的技术使用方法:在各个教学环节中,通过各类微视频的展示,给学生强烈的感官冲击,极大的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交互式多媒体课件展示过程中,充分利用电子白板的“圈点”“批注”“遮盖‘”交互动画“”幕布“等众多功能来服务于课堂,让学生对于本节知识
有直观的认识和理解。三、本节课的预期效果:通过微视频,充分运用电子白板的交互功能,备课时将本节重难点都渗透其中,授课时,让学生运用白板的功能到大屏幕前操作,这些手段对于完成教学目标和提高学生合作探究能力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教
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播放庞龙《家在东北》音频,让学生观赏,引出主题。2、出示白板课件中的电子地球仪,要求学生转动地球仪,指出东北三省的位置。1.观看视频,说出视频中看到的东
北三省的符号,畅谈对东北的印象。2、学生转动白板课件中的电子地球仪,找出东北三省的位置。1、音频展示:运用播放功能播放庞龙歌曲《家在东北》。2、运用白板课件插入地球仪,让学生转动地球仪,找出东北三省的位置。【对照网络一,自主复习】1、使用批注板
块一哈尔滨旅行纪实一东北三省的自然特征哈尔滨一行纪实——乳山口中学7.2班赵浩宇寒假期间,我从青岛乘坐飞机去哈尔滨参加了冰雪节,当飞机飞行到东北三省的上空时,我透过窗户向下俯视,真切的感受到了东北“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山河大势。到了哈尔滨,最深
刻的感觉就是一个字----“冷”!白天零下十几度,晚上零下二十几度。我已经穿上了羽绒衣、羽绒裤、皮手套、棉鞋,即使是晴空万里,阳光灿烂,也是北风凌冽,寒意彻骨。【问题引领,合作展示】老师想利用寒假时间去哈尔滨旅行,想请同学
为我做导游,帮我解决几个问题:(1)请你判断一下,飞机起飞后应该朝哪个方向飞行?途中会依次经过哪些省1、学生对照地图,自主复习网络。2、以小组为单位,结合《中国政区图》、《东北三省地形图》、《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我国干湿地区分区图》《中国气候类功能让学生用箭头标出方向和东北三省的简称。2
、画笔、橡皮擦的运用。在《东北三省地形图》上,让学生用毛笔画出山环的证据;用钢笔画出水绕的证据;用荧光笔画出沃野的证据。错误用橡皮擦修改。3、放大镜、探照灯、幕布的运用。(1)用放大镜的功能把东北三省1月气温分布区域放份?(2)从东北上空俯视大地,看到
了“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景观,你能给同学解释一下吗?(3)根据出示的材料,介绍一下东北的气候特点吗?(4)同学们,以你学过的东北知识,你认为这位同学的纪实真实可信吗?请你帮忙解释一下东北地区气候冷湿的原因好吗?【教师评价】点评本环节小组和个人表现情况,列入小组评价。型分布图》分析解
决问题引领。3、教师引领学生总结各个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一个有条理的方法。小组长总结大。(2)用探照灯将东北三省的干湿区域重点展示。(3)用幕布功能将东北气候特点遮住,学生回答以后再展示出来。板块二哈尔滨农
家乐纪实二【对照网络二,自主复习】北大荒变北大仓【问题引领,合作探究】哈尔滨农家乐纪实1、学生对照地图,自主复习网络。午饭时间到了,餐桌上摆满了丰盛的午餐,光上菜的大叔自豪的告诉我们:“这些东西都是我们自家地里产的绿色食品,我们这里
‘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粮食产量可高了,还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呢!不过,有的年头不好,一旦发生‘倒春寒’,那粮食产量就会受到很大影响啊!”学生思考以下问题:(5)餐桌上摆满了丰盛的美食,你认为下面哪些是东北
特产,把它们拖进菜篮子里。(6)你能分析出东北粮食产量高的原因有哪些吗?(友情提示:可从自然和人文优势两方面分析)(7)材料当中提到的“倒春寒”是一种什么现象?对农业生产有何影响?(8)播放视频:分析东北
三省的生态问题及措施?【教师评价】【精彩展示】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这一板块的问题,请小组代表轮流到讲台前指图交流答案。3、学生观看视频,注意记录关键的内容,以备交流。1、拖拽功能的运用:将答案用拖拽的形式拖到菜篮子里。2、掩藏和点击触发对象功能的运用。3、超链接到网页
中的运用。教师对于本环节的表现,进行点评。4、小组长总结通过打开网页,观看东北生态问题及解决措施。板块三哈尔滨采访纪实三【对照网络三,自主复习】重工业基地【问题引领,合作探究】哈尔滨采访纪实饭后东北大叔还向我们自豪的夸道:“我们家乡不仅农业发达,还是祖国的老工业基地,虽然在20
世纪90年代的,出现了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但是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近年来,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前景广阔,为全国的经济发展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呢!”(9)出示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和工业的分布图,分析东北三省的产业结构特点和发展重工业的资源
条件。(10)出示东北三省铁路与城市分布图,分析发展工业的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这一板块的问题,请小组代表轮流到讲台前指图交流答案2、学生根据图中展示的信息,总结交流相关问题。1、学生到大屏幕上用画笔功能圈画出图中交通优势。(11)东北大叔说20世纪90年代,东北重工业基地出现了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
,你能解释一下原因吗?请你为其出谋划策吧!3、教师引领学生对自然地理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总结矿产资源和工业部门。2、掩藏和点击触发对象的方式出示答案。基础知识大PK以《达标检测,能力提升》的形式出示重在考查区域地
理的思维方式,并用一些旅游纪实作材料,将所学区域的地理知识运用到复习解决实际问题中去。学生自己先做练习题,集体交流展示,找出错因,明确答案。时钟功能的使用。倒计时二分钟,限时完成题目,加上相应的分值。总结建构展示思维导图总
结本节课学习的重点知识和方法,说出自己的收获。展示: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拓展提升用顺口溜的形式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带着成功的快乐结束学习。东北三大省,黑吉辽简称。黑北漠河镇,极村不夜城。地形之特征
,外山平原中。大小兴安岭,西北人字形。东部长白山,天池绮丽景。肥厚耕地阔,沃野千里平。电子白板课件展示:东北三省顺口溜,让学生在朗读顺口溜的同时,回顾本节课所学。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
)200字左右1.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通过白板各项功能的运用,使学生能通过白板课件理解本节内容,亲自操作白板,并在白板前根据内容自主填画,自由展示,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2.运用微视频教学。借助多媒体设备,丰富了学生的视听,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和直观性,学生通过观看教师播放的歌曲和微视频,更有助于学生的理解,更直观的理解本节内容。3.巧妙设计教学主线,创设教学情境。用去哈尔滨旅游纪实这一主线,把需要探究的知识全部融入到这一主线当中,通过这三大板块清晰的展示知识的探究过程,在情境探究过程
中既完成了教学目标,又提高了教学实效。本节课总体的设计理念就是以学生为本,信息技术教学来辅助教学,通过真实的生活体验来升华地理信息,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深切的感受到地理知识源于生活,更能服务于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