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三节 水资源》观评记录-鲁教版(五四制)地理七年级上册.doc,共(2)页,24.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338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水资源》观课、评课记录徐老师:金老师教学目标的设定符合课标要求,并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体现学科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知规律,难易适度。关注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迁移能力,和新课标要求的教学目的相符。教学目标能够体现在每一教
学环节,教学手段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教学中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从提问到练习,都能以学生为本,不断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黄老师:教师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设计教学思路,教学思路清晰,符合学生实际。教师把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分为三部分:找特点,谈影响、找原
因,析问题、找对策,提措施。通过对知识的重新加工组合,更有利于学生明确地理学习的一般思路:在哪里、有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从而为以后区域地理的学习奠定基础。赵老师:在教学中教师采用了16幅地图和图片、3个视频材料、4个文字材料等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
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升了学生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良好。侯老师: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小组讨论,重视通过老师不断地追问,提升学生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深化。但也应该注意一个问题,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学要使每一位同学都动
起来,都能有所收获。陈老师:教师在学习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时提到‘米山水库’的修建,一方面可能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另一方面也是跨流域调水重要的一环。这样联系我们身边的事例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地理的理解,并关注学习身边有用的地理。另外通过事例使学生意识到水资源的不
足,能够自觉把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落实到实处,初步树立节约资源、保护自然的人生观。另外,教师是否可以通过课后作业把知识强化,可以通过布置社会调查:调查我们周边有哪些大型水库,它们的现状怎么样,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主要作用等。加深学生对水资源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