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6-统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doc,共(3)页,49.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33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题:第四单元第10课第二课时《我们与法律同行》学习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2.引导学生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学会用合法方式表达自己的诉求和愿望。3.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树立法律信仰,养成学法
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守捍卫者。学习重点:学会依法办事。学习难点:以实际行动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情境设置法等学习过程:(备注栏内请老师们补充复备情况,请同学们补充课
堂笔记)流程及预见性问题学习要求及时间安排备注一、开门见山进入新课教师简单复习第一框内容: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2课时《我们与法律同行》。学科网ZXXK]二、自学互研生成能力(一)自主预习1.为什么要尊崇
和遵守法律?2.生活中,我们应怎样依法办事?3.为什么要树立法律信仰?4.怎样树立法律信仰?5.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对青少年有哪些要求?(二)合作探究活动一:大家谈你自己或你的家人与他人发生过权益纠纷吗?是怎样解决的?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感受,教师总结补充未成年人维护自
己合法权益的途径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非诉讼。如通过向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有关社会团体等各方面反映问题,寻求帮助;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争议、纠纷;寻求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机构的法律服务和帮助。一类是诉讼,即“打官司”。活动二:合作探究国家工作人员在
就职时公开进行宪法宣誓有什么意义?学生思考、回答问题:教师总结。活动三:生活探究杜绝旅游中的不文明行为仅仅靠法律行吗?为什么?你认为怎样才能让人们更好地遵守旅游法的规定?学生自主探究与分享。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中的材料,明确材料
活动意图,自主思考完成材料中设计的问题并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达成共识后参与全班分享交流。教师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和补充。活动四:大家谈建设法治中国,人人有责。你准备怎样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三、交流展示生成新知1.分组分别展示自主预习的内容,此部分可以一组展示,另一组负责评价,学生展示
完后,必须有一定时间强化记忆,巩固基本知识点。2.合作探究部分,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评比。四、当堂演练达成目标1.小林升入中学后,为方便上学,爸爸为他购买了一辆价值近千元的自行车。一天放学后,小林发现停放在学校大门外的
自行车被盗。对此,你认为小林的正确做法是()A.自认倒霉,让父母再帮自己买一辆自行车B.找学校理论,要求学校赔偿一辆新车C.及时拨打“110”电话报警,寻求法律帮助D.为挽回经济损失,偷偷骑走一辆价值
相同的自行车2.卢梭有一句名言,“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这启示我们()①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信仰②法律主要依靠人们内心的信仰保证实施③要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④要尊崇法律、
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3.建设法治中国有赖于每个公民的积极参与。因此,未成年人应该()①学法尊法守法用法②举报违法犯罪行为③依法规范自身行为④参与制定法律法规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
全国人大常委会2015年7月1日表决通过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2016年9月18日上午,国务院在中南海首次举行宪法宣誓仪式。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监誓。树立法律信仰,从中央领导做起。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宪法宣誓制度是建设法治中国的举措之一,目的是让法治中国建设成为
亿万人民共同的事业②宪法宣誓制度有利于引导全社会重视法律,维护法律权威③这一制度只与政府有关,青少年是未成年人,应该以学习为主④当法律真正成为我们的信仰时,才会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5.某中学七年级学生在课间休息
时,经常在过道打闹、推搡。这天,小张在追打小刚时,将小刚推下楼梯,造成两颗门牙碰掉。小刚的哥哥听后非常气愤,便让小刚带着找到小张,不由分说,拳打脚踢,致使小张当场昏倒,被送往医院,小刚及哥哥被告上法院,受到应有的制裁。(1)小刚维权不成反成被告给我们哪些启示?(2)你认为小
刚应通过哪种方式维护自己合法权益?五、学会反思查漏补缺这节课我学会了:[来源:Zxxk.Com]这节课我未解决的疑惑:板书设计:我们与法律同行一、学会依法办事1、遵守各种法律法规2、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二
、树立法律信仰1、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捍卫法律2、提高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