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第2框加强宪法监督》教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doc,共(3)页,370.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3254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加强宪法监督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法治思维,树立宪法信仰,养成自觉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的习惯,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能力目标能够积极参与、组织开展宪法宣传活动;学会运用宪法精神来分析和解
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自觉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知识目标了解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懂得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不断加强宪法监督工作,维护宪法权威;懂得宪法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掌握增强宪法意识的途径和方法【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
的重要性。教学难点:增强宪法意识的原因。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截至2016年年底,我国现行有效法律242件,行政法规600多件,地方性法规7000多件,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600多件,要着重保持这些法律法规与宪
法精神相一致。这个任务其实很重,我们有很多的工作要做。我们说,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宪法的力量不仅因其地位崇高,更源于其有效实施。否则,宪法只能停留在“政治宣言”和文本层面。既要保障宪法的有效实施,又
要加强宪法监督,防止滥用权力导致腐败。想一想:这段话给我们什么启示?(学生思考回答)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权力机关监督权力行使活动一:探究权力机关如何监督权力行使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某市人大常委会未通过该市政府的一项工作报告的宪法事例,引导学生思考层层递进的设问
,懂得要把宪法的规范作用落到实处,必须保障宪法实施,监督权力行使。1.阅读教材第24页“运用你的经验”栏目。2.引导学生回顾“组织国家机构”“规范权力运行”的相关内容,再来阅读和感悟本栏目的事例。3.市政府的报告未通过,表明市人大常委会与市政府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这说明了什么?学生分小组充
分讨论,并在全班交流。提示: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人大常委会代表人民拥有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权。政府必须依法对人大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接受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活动二: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查地方性法规设计意图:教材通过案例介绍,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监督制度及其意义,思考公民积极行
使法律赋予的提出审查建议的权利对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保障人权的积极意义,激发学生的国家主人翁意识和参与意识。1.阅读教材第25页“探究与分享”栏目。2.教师收集这个真实事件的相关材料,对学生进行简要的背景介绍。3.学生分小组,对照宪法
、法律和法规的相关规定,对这一事件中各方的行为进行评价。各方包括:(1)执法交警;(2)致信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提出审查建议的潘某;(3)认真审查研究,要求制定机关对条例规定进行修改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4)着手研究
条例修改方案,将条例的修改列入2017年立法计划,同时委托专家学者对本届人大任期内制定的全部地方性法规的合法性问题进行全面审查的杭州人大常委会。4.讨论反思:一位公民的一封信能惊动全国人大常委会,导致对一部地方性法规的修改和对杭州地方性法规的全面审查,这说明了什么?潘某跟一部法规“较真”的行为给
我们什么启示?学生在小组内对这些问题进行充分讨论后在全班交流。教师归纳:公民潘某的事例体现了我国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备案审查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宪法法律实施的重要形式,对于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保障人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每个公民都可以是启动备案审查的引擎。我们要向“较真”的潘某
学习,增强国家主人翁责任感,以实际行动来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教师补充:权力行使需要接受监督。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地方各级人大在本行政区域内负有保证宪法和法
律实施的职责。目标导学二: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活动三:报告解读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习近平《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习近平总书记的话给你带来哪些启示?提示:
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我们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不断加强宪法监督工作。对于各种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目标导学三:增强宪法意识的原因活动四:国家宪法日与宪法宣誓制度材料一:12月4日,是中国的“宪法日”。之所以确定这一天为“宪法日”,是因为中国现行的宪法在1
982年12月4日正式实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所以将宪法实施日定为“宪法日”,意义十分重大。材料二:2018年2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宪法宣誓制度作出修订,新的誓词为:“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
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材料三:3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宪法宣誓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我们为什么要增强宪法意识?设立国家宪法日、建立宪
法宣誓制度有什么意义?归纳总结:增强宪法意识的原因加强宪法监督的需要加强宪法监督,既需要完备的制度措施,也需要人们增强宪法意识。设立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等,都是增强宪法意识的重要举措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
法目标导学四:增强宪法意识的做法活动五:事例再现山西省介休市人民检察院积极开展宪法宣传日活动。通过面对面的法律咨询、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积极宣传包括宪法在内的各种法律知识和检察业务知识,进一步增强了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对弘扬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的社会氛围具有积
极的作用,为“法治介休、平安介休”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思考:山西省介休市人民检察院积极开展宪法宣传活动给我们什么启示?提示:要积极学习宪法。活动六:探讨如何增强宪法意识1.阅读教材第28页第一个“探究与分享”栏目。2.你对这句话是怎么理解的?提示:要认同宪法。3.阅
读教材第28页第二个“探究与分享”栏目。4.结合小华同学的上述行为,说说你在生活中遵守和维护宪法的具体做法。提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归纳总结:学习宪法;认同宪法;践行宪法。三、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
了权力的行使离不开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也离不开公民的监督;明白了增强宪法意识的原因和做法,提高了对宪法的认识,懂得了加强宪法监督的道理,知道要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3板书设计加强宪法监督监督权力行使权力机关监督权力行使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增强宪法意识增强宪法意识的原因增
强宪法意识的做法4教学反思本节课内容不多,和现实联系较大,如国家宪法日、宪法宣誓制度等,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为浓厚。结合大量的典型事例和教材上情境材料对所学知识能够当堂掌握;但学生在增强宪法意识方面还存在不足,特别是在践
行宪法方面还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