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维护国家利益第八课国家利益至上第1框国家好大家才会好课后习题新人教版20181224329.docx,共(5)页,43.993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3250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八课国家利益至上国家好大家才会好知能演练提升1.(2016·广西贵港中考)2016年5月20日,美军侦察机在中国南海上空进行军事巡逻,中方敦促美方停止此类举动,否则会有引发意外事件的危险;6月3日,中国军方代表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强硬表示:中国政府在南海问题上不怕事!我国这样做是基于()A
.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安全B.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决心C.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D.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利益2.在我国,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关于国家利益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国家利益就是人民利益②国家利益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③实现国家利益有利于保障人民利益的实现④国家利益至高无上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3.国家利益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下列诗句体现国家利益至
高无上的有()①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②寸寸山河寸寸金,瓜离分裂力谁任③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④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4.原云南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同志1988年退休后远离城市,在贫
穷的山区植树造林,数十年如一日。历尽艰辛,却不贪恋丰收的果实,把价值3亿元的大亮山林场无偿交给当地政府。杨善洲用实际行动()①正确处理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②诠释了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③告诉我们实现人生价值必
须放弃个人利益④体现了对祖国、对人民高度的社会责任感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5.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张存浩,曾毅然放弃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和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投身到建设新中国的热潮中。一生都在围绕国家需求搞科研的张存浩说,时代发展了,应该在“国家需求”与“自由探索”
间找到一个比例的平衡。张存浩所说的“比例的平衡”是指()A.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从根本上讲是失衡的B.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能考虑个人的利益C.科学研究是自由的,不用考虑国家需求D.要把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紧密结合起来6.我国航天
科技取得辉煌成就后,一些海外华人说:“我们中国的飞船飞得多高,我们海外华人的头就会抬多高!”这充分说明()A.祖国发展了,社会成员就能提高幸福指数B.个人的发展是国家进步的重要保证C.祖国的兴衰荣辱和个人的前途与发展息息相关D.中国人在世界上有很高的
地位7.河南农民王凤山在参加黄河小浪底工程建设时,发现一位外国工长在施工中偷工减料,他当即进行阻止。但是这名工长不但不听,还坚持让他也这样干。王凤山冒着被解雇的危险,大声吼道:“坑国家,昧良心的事,我死也不干。”王凤山的行为表现,说明他()A.坚
决维护国家利益和对祖国、对人民高度的责任感B.对民族团结的强烈企盼C.是一个性格良好的人D.有坚强的意志品质8.据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联合发布的2016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显示,2016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31396.25
亿元。国家通过税收方式集中大量资金,大力发展教育、医疗等公益事业。国家发展公益事业,实现公共利益的最终目的是()A.最大限度谋求公共利益最大化B.调节不同行业间收入分配差距C.保障所有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D.完全满足各族人民的利益需求★9.材料一国字的演变国字原作“或”,字形像以“戈”守卫“
口”,后来在字的周围加方框表示疆域,构成“國”字。材料二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国的家住在心里,家的国以和矗立\国是荣誉的毅力,家是幸福的洋溢\国的每一寸土地,家的每一个足迹\国是我的国,家是我的家,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
„(1)材料一中,国字的演变体现了国家生存和发展需要哪些条件?(2)你怎样理解歌曲《国家》中“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3)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我们怎样处理“家”与“国”的关系?10.材料一2017年4月4—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芬兰进行国事访问并赴美国佛罗里达州
海湖庄园举行中美元首会晤。习近平主席此次访芬,掀开中芬友好合作新的历史篇章,赋予中欧关系发展新的强劲动力。此次中美元首会晤,确认了中美关系发展方向和原则,规划了双边合作优先领域和机制,推进双边投资协定谈判,探讨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务实合作。材料二2017年5月11日,国家主席
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越南国家主席陈大光举行会谈。习主席指出,中越是山水相连的邻邦,也是志同道合的伙伴,双方应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方针,坚持亲诚惠容理念,推动中越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向前发展。材料三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说过,国与国之间,没有永久的朋友,也没有永久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1)阅读材
料一、材料二,分析习近平主席积极参加此类外交活动的目的。(2)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的话给我们什么启示?你是怎样理解的?答案:1.A本题考查对国家利益的认识。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包括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材料中美军的行径侵犯了我国的领土完整,我国这样做是
基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要求,A项符合题意,当选;B、C、D三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A项。2.A本题考查对国家利益的认识。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还是有区别的,①说法错误,应排除。故选
A项。3.C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③体现了在逆境中往往蕴含着无限的希望,与题意无关,应排除。故选C项。4.B材料中杨善洲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正确处理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诠释了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体现了对祖国和人民高度的社会责任感,①②④符合题意
,当选;③说法错误,应排除。故选B项。5.D张存浩的事迹说明他很好地处理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充分体现了他以国家利益为重,所以这个“比例的平衡”应是指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紧密结合起来,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D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错误;B项说
法绝对,没有正确认识到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C项说法错误。故选D项。6.C题干反映了国家繁荣富强,国际地位就会不断提高,个人也会在国外受到尊重和重视,可以说祖国的兴衰荣辱和个人的前途与发展息息相关,
C项符合题意;A项与题意不符,B项说法错误,D项与我国的现实不符。故选C项。7.A材料中王凤山在国家利益受到损害时,挺身而出,坚决维护国家利益,表现出了对祖国、对人民高度的责任感,A项符合题意,当选;B、C、D三项与题意
不符,应排除。8.C材料中国家大力发展公益事业的最终目的是保障所有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C项符合题意,当选。9.答案(1)国家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领土、人口、主权和政权等。(2)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国家利益,运用国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维
护。国家独立自主、繁荣富强,国际地位提高,人民的生活就充满希望,内心就感到自豪和骄傲。反之,如果国家利益得不到保障,人民利益就会受到损害,人民就会遭受奴役、欺凌和屈辱。(3)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我
们把国家和人民视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10.答案(1)习近平主席积极参加外交活动的目的是为我国的发展创造和平的周边环境和平等的贸易氛围,以促进我国发展。(2)英国前首相温斯顿·
丘吉尔的话启示我们,国家利益至高无上。国家独立自主、繁荣富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就充满希望,内心就感到自豪和骄傲。反之,如果国家利益得不到保障,人民利益就会受到损害,人民就会遭受奴役、欺凌和屈辱。解析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
)问,习主席积极参加此类外交活动的目的,是为我国发展创造一个和平的周边环境和平等的贸易氛围。第(2)问,通过温斯顿·丘吉尔的话考查我们对国家利益特点的认识。温斯顿·丘吉尔的话体现了国家利益至上的特点,因为国家
利益得到保障,人民的利益就能得到维护,人民的生活就充满希望,内心就感到自豪和骄傲;反之,人民就会遭受奴役、欺凌和屈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