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2框预防犯罪课后习题新人教版20181224313.docx,共(4)页,26.578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3249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预防犯罪知能演练提升1.《刑法修正案(九)》将校车严重超员超速、违法运输危化品等行为列入刑事处罚范围。从犯罪的特征来看,这些行为具有()①刑事违法性②刑罚当罚性③严重社会危害性④法律强制性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D.
③④2.周某犯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财产;犯滥用职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犯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三罪并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上述判决中属于附加刑的是()A.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有
期徒刑B.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C.剥夺政治权利、罚金D.罚金、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驱逐出境3.赵某为防盗在自家的围墙上架设电网,对此事人们有不同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①赵某私设电网是一种犯罪行为,应由公安机关处以刑罚②赵某私设电网是他的权利,别人无权干涉③赵某私设电网是
一种违法行为,如果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应承担行政责任④赵某私设电网如果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则应当承担刑事责任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③④4.小王认为:“我们年龄还小,有一点违法行为没有关系。”这种观点()A.正确。我们年龄小,可以任意实施犯罪行为B.错误。
我们可以违法,但不能犯罪C.正确。法律规定人到了一定年龄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才可能构成犯罪D.错误。犯罪往往是由不良行为引起的5.丁某私自在别人家的电话线上搭接线路,拨打信息台,致使他人欠下巨额话费,最终使自
己受到法律制裁。丁某的行为()①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②触犯了刑法③属于民事违法行为④应该受到刑罚处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6.初中生陈某因经常敲诈同学的小额钱财,曾被公安机关拘留过。但他仍执迷不悟,不思悔
改,后又因持刀抢劫他人钱财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这一事实说明()A.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B.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必然走向犯罪C.陈某的前后行为都应受到行政处罚D.陈某的前后行为都应受到刑罚处罚7.小丁是某中学学生。一天,他
持刀将同班同学小王刺死。小丁为何会下此毒手?原来,他经常被小王欺负,但从没有向老师、家长寻求帮助,而是选择了报复。人民法院审理此案时,小丁因父母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并取得被害人家属谅解,加之其系未成年人,具有坦白情节,获得从轻量刑,一审以故意
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13年。围绕上述案例,某中学开展了小组探究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1)请你判断:小丁刺死小王的行为属于什么违法行为?为什么?(2)请你组织:事后,小丁和小王所在的学校准备开展系列法制宣
传教育活动,以避免悲剧重演。对此,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活动形式?(3)请你行动:作为青少年,我们应如何远离违法犯罪?8.当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法律研究所对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原因及预防对策进行了专题研究,部分研究结果如下:表1未成年人犯罪人群中存在的
不良行为类型及所占比例不良行为类型吸烟逃学、旷课与不良青少年交往夜不归宿比例(%)87.886.783.781.2不良行为类型光顾网吧打架斗殴酗酒辱骂他人比例80.679.776.578.6(%)表2未成年人主要犯罪类型及所占比例犯罪类型
抢劫罪敲诈勒索罪盗窃罪其他犯罪比例(%)54.423.810.511.3注:未成年人抢劫、敲诈勒索、盗窃钱物,主要用于网吧上网、吸烟、酗酒、奢侈享受等。(1)请写出表1和表2之间的联系。(2)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的共同责任。据
此,请你谈谈如何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共筑安全防护网。答案:1.A2.B本题旨在考查对刑罚种类的认识。刑罚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包括罚金、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和驱逐出境。所
以正确答案选B项。3.D赵某私设电网是一种违法行为,受到的处罚要根据其危害性而定,如果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应承担行政责任;如果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则应当承担刑事责任。①②观点错误。正确答案为D项。4.D5.C丁某的行为致使他人欠下巨额话费,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益,破坏了社会秩序
,显然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排除③,①②④正确。故选C项。6.A由陈某从敲诈同学钱财发展到抢劫他人钱财可知,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故A项正确;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之间关系密切,但并不能说一般违法行为一定会发展为犯
罪,B项错误;陈某之前的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应受行政处罚,后来抢劫属于犯罪,应受刑罚处罚,C、D两项错误。7.答案(1)刑事违法行为(犯罪或严重违法行为)。因为小丁的行为符合犯罪的三个特征:严重社会
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2)主题班会、黑板报、演讲等。(3)①自觉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的尊严,依法自律,做一个守法的人。②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积极抵制不良心理和行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③从小事做起,自觉遵纪守法,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解析第
(1)问旨在考查对犯罪及其特征的认识,主要考查分析能力,属于是什么的问题。题文中小丁刺死他人,属于犯罪行为,理由从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回答即可。第(2)问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符合题意即可。第(3)问旨在考查对怎样预防违法犯罪的认识,主要考查分析运用能力,属于怎么做的问题。从树立法律意识、加强道德修
养和遵纪守法、防微杜渐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8.答案(1)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容易发展为违法犯罪。(2)①国家贯彻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②社会创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
成长的社会环境;③学校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及时教育和矫正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④家庭依法履行对子女的抚养、监护职责,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⑤个人重视道德修养,增强法治观念,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⑥自觉抵制不良诱惑,谨慎交友,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
未然。只有这样,才能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共筑安全防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