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反思2-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人教版.docx,共(2)页,14.739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3232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反思本课主要阐述了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两个方面,一是在思想上树立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二是在行动上捍卫国家利益,从而提高正确价值判断和选择的能力。通过这节课的反馈,我认为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1.紧扣课标。本课的内容标准是“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懂得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根据此标准,我设计了“矢志不渝的信仰”、“永不落幕的精神”和“坚定不移的传承”三个环节,以林俊德为切入点,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个体拓展到群体,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利益观,增强学生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能够主动为维护团结稳定的社会局面贡献力量。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本课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呈现方式,如:
导入时让学生猜猜为什么马兰在地图上找不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再如:本课运用了视频、歌曲、电影胶片等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呈现所需要的材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氛围活跃,课堂生成丰富。此外教师还通过多样化的课堂评价,对学生的回答给
予及时的鼓励和正确的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3.情景设置、问题设计都符合学生的认知。本课内容比较抽象,因此我选取了林俊德的具体事例,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使之对具体事例与教材理论之间形成自己的理解,让学生在感悟体验中提升认知水平,以情感认知为切入点,使学生产生认同感,让学生
感受到需要坚持国家利益。问题的设计也关注学生的思维特点,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层层深入,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如:播放林俊德的视频,思考视频中你最感动的画面是什么,感性认识林俊德是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再出示三则材料,合作探究林俊德是如何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理性认识林俊德。反思这节课,我还
存在一些不足和困惑:比如对课堂的掌控力还不够,在一些细节方面处理得不到位;在处理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两个方面时,是分点处理还是综合处理,我犹豫不决,最后我采取的是通过一个合作探究综合处理,我认为这样可以让学生通过具体事例对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形成自己的理解。今后的教学,我将继续注重学生的素养培育,加强学
生思维能力的锻炼与提高,继续利用好案例分析法,使学生关注身边实际生活发生的事件,在合作探究中,引导学生实现思想认识的洗礼和道德情感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