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反思1-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人教版.docx,共(2)页,15.457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3232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反思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能够开始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分析国家和社会现象。但是,他们思想还不成熟,社会经验比较缺乏,对国家利益的认识存在不少误区。例如,有同学
认为,只要是爱国,一切行为都是正当的,都应该肯定和鼓励;有同学认为,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过于强调国家利益不利于国际交往,不符合世界发展潮流,等等。在教学中要注重与新闻案例相联系,充分运用案例教学法,
从思想和行动两个角度,引导学生明确如何真正做到以国家利益为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创设情境导入,引发情感共鸣选用西藏公安边防总队“父子兵”真实事例,年轻的孩子长大成人,接过父辈们的接力棒。从而深刻理解奉献精神真谛,引导学生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正确价值观念。学生增强了对生活的关注,也把
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中,用心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整个课堂效率。二、重视案例教学,培养思辨潜力联系到社会热点新闻,“问题地图”专项整治行动以及阿里巴巴官方推特发表的配图,让学生明白任何时候我们要维护国家利益,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选取我国最重要的“照片泄密案”,告诉学
生日常生活中要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并且要对危害国家利益、威胁国家生存和发展的行为时刻保持警惕。中韩关系--“萨德”反导系统,中日钓鱼岛问题等等,使学生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二、通过观看视频,渗透德育教育核潜
艇之父——黄旭华的事迹,富有正能量,三十年没有回过老家,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学生还通过东北抗日联军将士杨靖宇的实实在在的例子,理解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以国家利益为重,捍卫国家尊严,有时我们为了国家利益,要放弃个人利益。本节课还有一些不足之处,教学中小组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可以让学生分组收集相关案例,正反皆可,用学生的不同视角充分挖掘教学资源,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时政和最新热点穿插不够,运用5G时代到来与美国的冲突等等,引领学生思维进入更广阔、更深入的世界,实现思想认识的洗礼和道德情感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