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5.2《预防犯罪》PPT课件4-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人教版.ppt,共(23)页,15.713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3221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学习目标:1.了解刑法与刑罚,认清犯罪特征,知道如何加强自我预防,远离犯罪。2.能够判断犯罪行为,能明辨是非,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你言我语:p52“运用你的经验”自主学习P52--57,思考:1.什么是刑法?2.什么是犯罪,犯罪具有那三个基本特征?3.什么是刑罚,
如何给刑罚分类?4.如何加强自我预防,远离犯罪?一、了解罪与罚1.什么是刑法?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它明确规定了什么是犯罪,以及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我国《刑法》第265条
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
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刑法》第144条: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
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致人死亡或者对人体健康造成特别严重危害的,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处罚。《刑法》第239条: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
,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p53:探究与分享—一般违法与犯罪2.犯罪的含义及基本特征阅读P53“相关链接”1,了解什么是犯罪。一、了解
罪与罚(1)什么是犯罪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2)犯罪的基本特征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是犯罪的法律标志是前二者的必然法律后果阅读P53“相关链接”2,了解犯罪的基本特征3.刑罚的含义及种类主刑附加刑五种四种
主刑只能单独使用附加刑可以同时使用刑罚,又叫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罚金、剥夺政治
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P54“相关链接”一、了解罪与罚——犯罪必受刑罚处罚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周永康受贿、滥用职权、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案进行了一审宣判,认定周永康犯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并处没收个人财产;犯滥用职权罪,判处有期徒刑七年;犯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三罪并罚,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财产。周永康受到的处罚是什么处罚?哪些是主刑?哪些是附加刑?思考与讨论:有人认为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不受处罚的想法对不对?为什么?那种
认为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不受处罚的想法是十分错误的。因为:我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岁犯罪应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岁未满十六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人或者监护
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1.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二、加强自我防范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一个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帮游手好闲的人以后,
无心学习,经常旷课。起初还觉得对不起父母和老师,后来便放纵自己,因偷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处分;他不但不接受教训,反而经常在社会上偷窃、参加赌博等,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为了弄到钱到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名同伙竞拦路抢劫,在短短的几天中就作案三起,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陈
某作为好学生是如何走上犯罪道路的?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不良行为违纪行为一般违法行为犯罪行为不良行为违纪犯罪一般违法不加以改正不加以改正不加以改正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2.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1)加强
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法律意识;(2)家庭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管理;(3)学校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道德、法制教育,对他们的不良行为及时发现,及时教育引导;(4)社会应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二、加强自我防范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下列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1.纠集他人
结伙滋事,扰乱治安;2.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3.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4.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5.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6.多次偷窃;7.参与赌博,屡教不改;8.吸食、注射毒品;9.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3.生活在法治社会,
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1.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成绩无缘无故的下滑,不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考试时进行抄袭,对考试结果不以为然,留
级也无所谓;2.对事物的兴趣开始变化,劳动懒散,上课思想不集中,而对武打、言情和低级庸俗甚至黄色的录像、书刊和光盘甚感兴趣;3.经常迟到、早退、旷课,厌恶学校生活,这种孩子如果与校外的不法分子或无业人员有了联系,就会越来越不愿意回家;4.心理方面有变化,如精神恍惚,情绪
波动,举止反常,心神不定,东张西望;5.对教师和家长的关心帮助表示反感,甚至怀有敌意,恶语顶撞,有时给教育者出难题,看笑话;青少年违法犯罪十大征兆6.对遵守纪律、要求进步的学生进行讽刺、挖苦和打击,同情和包庇甚至效仿有劣迹或不法行为的人,把反社会的人格或行为当作是“勇敢”的表现;7
.原本养成的生活规律出现变化,如从早起变成睡懒觉,从注意卫生变为邋里邋遢、不修边幅甚至肮脏,或一反常态地特别喜欢梳妆打扮;8.道德品质起了变化,如从诚实变成爱撒谎,从谦虚变成傲慢,从斯文变成野蛮,从文明礼貌变成口吐秽
言、动作粗野,或在家长、老师面前循规蹈矩,而背后却胡作非为;9.结交不三不四的人,或与校外的流失生和有前科的人结交,惹是生非,遇事便大打出手,惟恐天下不乱;10.过分追求物质享受,染上了一些成年人的不良行为习惯,如抽烟喝酒等。青少年违法犯罪十大征兆预防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