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5.1《法不可违》PPT课件9-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人教版.pptx,共(40)页,7.013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3220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前小测:1、《论语》中记载:“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A.做人不讲信用,不知道他可不可以安身立世B.做人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怎么可以安身立世C.做人不讲信用,不知道这个世界会是什么样子D.做人不讲信用,不知
道他以后还讲不讲信用B2、在某中学八年级(1)班开展了一次“诚信问题大家谈”的主题班会,有四位同学分别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们的观点错误的是()A.诚信就是诚实、守信B.诚信是个人的事情,与其他人无关C.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D.建设诚信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靠法
律,又要靠道徳B3、下列对承诺的认识正确的是()A.“小节无害”偶尔失约没关系B.在小事上没有兑现许诺,无关大局C.我们不轻易许诺,许诺的事就要做到,做不到要说明理由D.对无能为力的事,为了不伤朋友,也不伤自尊,许下诺言是可以的C4
、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①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②权衡利弊③做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的隐私④即使侵犯他人隐私,也要如实说出事情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A5、下列论述体现诚信的一组是()①言必行,行必果②一言既出、驷马难追③
退避三舍④一言为重百金轻⑤指鹿为马⑥挂羊头卖狗肉A.①②④B.①②⑤C.②④⑥D.③⑤⑥A观看2017年10月14日新闻事件,谈谈你的感受运用你的经验小勤家里生活比较困难,要强的他想通过自己的劳动减轻家里的负担。看到捡废品能赚钱,小勤决定试试。他来到建筑工地,捡了固定脚手架用的铁卡子,准备拿到废品
收购站去卖。工地保安发现后,把他送到了派出所。小勤为什么会被送到派出所?这样的事情可以避免吗?因为私闯工地捡固定脚手架用的铁卡子是违法的事情。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只要做到不违法,这样的事情就可以避免。结论:要做到不违法,就要了解什么是违法。第五课第一
节法不可违问题先导•1、认识法律的规范作用。•2、什么是违法行为?•3、违法行为的种类有哪些?•4、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共同与区别。•5、身边违法行为的主要表现。•6、如何做到遵章守法?一、违法无小事指引作用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
,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和方向。评价作用法律还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它是评价人们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探究与分享下列行为是不是违法行为?属于哪一
类违法行为?P47镜头一朱某在学校操场拾到苏某丢失的手表,拒绝归还。苏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判决苏某限期归还手表。我国物权法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归还失主。民事违法行为民事法律规范镜头二李某等人在体育馆观看比赛时,起哄、打闹、向场内掷矿泉水瓶、
展示不文明标语。工作人员多次劝阻,他们就是不听。工作人员找来民警将这他们带走。公安机关给予李某等人警告处罚。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对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行为应予以处罚。行政违法行为行政法律规范镜头三17岁中学生赵某,多
次持刀抢夺小学生的财物,得赃款1000多元。人民法院认定赵某犯了抢劫罪,依据刑法判处其有期徒刑。我国刑法规定,抢劫他人财物的应判处刑罚。刑事违法行为刑事法律规范2、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种类定义民事违法行政违法刑事违法指违
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如欠债不还的行为。指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当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的行为,如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指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如故意杀人的行为。4、违法行为的不同点违
反的法律社会危害性法律后果实例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民法行政法刑法相对轻微(一般违法)相对轻微(一般违法)严重(犯罪)负民事责任受行政制裁(行政处分)(行政处罚)刑事处罚捡到他人手机据为己有
不让子女上学没依法履行合同义务谎报险情破坏铁路网殴打他人杀人、抢劫、故意伤害致人重伤、吸毒请找出以上三类违法行为的相同点1.都有社会危害性2.都是违法行为3.都要承担法律责任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王某与刘某因一件小事发
生争执,王某一怒之下,把刘某打成重伤,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1李某用弹弓把沿街路灯打破了4、5盏,被公安机关处于200元罚款。2甲把乙打成了重伤,丧失了劳动能力。3影楼私自将别人的照片放大并展出。4小明的爸爸开车闯红灯。5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思考:违法
与犯罪是什么关系?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一定违法二、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5、身边违法行为的主要表现。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探究与分享想一想,你自己或者身边有人做过这些事吗?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
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有的人实施了这些行为,却自以为只是犯个小错,全然不知道已经违法;有的人受到类似侵害后,不知道可以追究违法者的法律责任。镜头一买卖双方签订合同之后,卖方收款却只发放一半货物。违反了《合同法》民事违法探究与分享镜头二照相
馆没有经过他认同同意,将其艺术照片展出,以招徕顾客。侵犯了肖像权民事违法镜头三出版社未经作者同意发表其作品。侵犯了著作权民事违法他们没有经过我的同意就出版了我写的书!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经常从事各种民事活动,如购置财产、签订合同、劳动就业
、经营创业、结婚等。这些民事活动都是由民法来规范的。民法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来规范平等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社会和谐的保证是?遵章守法(2)要分清
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针对行政违法行为(3)依法从事民法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法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针对民事违法行为(1)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
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6、如何做到遵章守法?拓展空间小王家里饲养的宠物狗经常夜里狂吠,邻居很有意见,多次与小王交涉,小王却理直气壮地说:“我有权养狗,狗叫是正常现象。”邻居于是报警,说狗叫扰乱了他们的正常生活秩序,侵犯了他们的权利。小
王被公安机关予以警告处罚。公安机关为什么会处罚小王?谁把法律当儿戏,谁就必然亡于法律。——拜伦(英)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像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贝卡利亚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了城墙而战斗一样。——赫拉克利特课堂小结法不可违1、法律:法律是一种行为规
范。是评价人们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2、违法行为的含义:是指出于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3、违法行为种类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犯罪行为4、社会和谐的保证:遵章守法自己怎么做?认识违法犯罪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1、
图片“欠钱不还”属于何种违法行为()A.民事违法行为B.行政违法行为C.刑事违法行为2、2017年3月18日,一名旅客在从宁波飞往昆明的航班上谎称其同伴携带了炸弹。飞机抵达昆明机场后,这名旅客因涉嫌扰乱公共秩序被机场公安治安拘留15日。旅客的行为是()A.刑事违法行为B.行政
违法行为C.严重违法行为D.民事违法行为3、2017年2月22日,南充一网友黄某在微博上发布村民吃大盘鸡感染H7N9死亡,参与抢救的村委会书记已被隔离„„5570头家禽已被感染的信息。经调查,该信息为谣言。警方在及时辟谣后将黄某抓获。这一案
例带给我们的启示有()①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②每种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③不良行为一定会发展为违法犯罪④要理性利用传播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探究:中学
生王某,小时候因父母溺爱,经常顶撞父母。上学后无心学习,经常旷课、缺交作业,被学校记过处分。但他并没有吸取教训,反而结识了些游手好闲的朋友,经常拿别人东西不还,后来因携带管制刀具、试图结伙斗殴被公安机关罚款、
拘留。但他仍不思悔改,为搞到钱玩游戏,竟持械多次拦路抢劫,并致人死亡。最终被法院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一、违法行为可以划分为哪些种类?二、本案例中当事人的行为,哪些是民事违法行为?哪些是行政违法行为?哪些是行政违法行
为?三、本案例中当事人哪些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哪些是犯罪行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