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2《合理利用网络》PPT课件12-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人教版.ppt,共(32)页,5.974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3213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第2课时合理利用网络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奶奶孩子回家后不是玩手机就是看电脑,网络彻底把孩子们从大人身边夺走了。1、你是如何看待奶奶和爸爸的观点的?2、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网络?有了网络,上班路上也可以看新闻、发邮件、在线学习、可以充分利用时间。
爸爸教学目导入新课一、我的看法是利:利用网络可以开阔视野,查阅资料帮助学习,便于交流等。弊:沉迷于网络会影响学业和身心健康,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网络具有两面性,我们要合理利用网络学习目标1.学会理性参与网络生活。2.学会在网络交往中传播
正能量。(一)播放视频《提高全民媒介素养是当务之急》教学目标新课讲解二一、理性参与网络生活视频带给我们什么启示?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没时间写作业没时间看书忘记打篮球1、
你有没有遇到过图中的问题?2、网络还给你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困扰?(二)探究与分享诈骗短信垃圾短信骚扰电话网络谣言网络诈骗网瘾面对网络的这些困扰,我们应如何做?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
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能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公布了一项针对“青少年网络伤害问题研究”课题的调查,青少年上网时间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3倍,有近半数的青少年接触过黄色网站。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公布的《中
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显示,在青少年网民中,网络成瘾者占十分之一。预防网瘾,我们青少年应如何做?拓展思考:1、学会信息节食。2、严格遵守上网时间,请家人和老师监督。3、多参加无关网络的健康娱乐方式例如:运动、阅读。7月份,全国普降暴雨,多地汛情严峻,防汛救灾任务艰巨。然而,个别网民
故意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暴雨后自来水会浊两三天”“汤逊湖大堤决堤”“政府决定放弃农村保城市”“急需抗洪志愿者”“抗洪官兵饮食供应不足”等谣言大行其道,令灾情雪上加霜。针对以上谣言,各地网信、公安、水务、防汛等部门分别第一时间展开辟谣,保障防汛救灾工作顺利开展。在同
舟共济抗洪救灾的关键时刻,大家应对网上传言多加甄别,对不明来源的信息在权威部门发布前不转发、不传播,让网络谣言无处容身。(三)谣言来了2017年2月6日,一位自称上海女孩的网友发帖称,第一次去江西农村男友家过年,因一顿年夜饭难以忍受农村的贫穷落后,连夜赶回上海。这篇帖子挑起了城乡差异、地域歧视
等热门话题,在网上引发轩然大波。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相关部门展开调查,江西网信办公开辟谣,证实这是一则假消息。发帖者并非上海人,而是江苏省某女网民,因春节前与丈夫吵架,不愿去丈夫老家过年而独自留守家中,于是发
帖宣泄情绪,内容纯属虚构。此事起源于个人泄愤,经过网民的大量转发和媒体的广泛报道,最终成为一起舆论事件。网络色情网络暴力网络谣言1、思考:面对网络谣言,我们应该怎么做?2、如何处理不良信息?我们要学会辨析
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四)打击网络视频谣言,揭露“塑料紫菜”真相视频带给我们什么启示?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一、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1、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2、学会信息节食。3、学会辨析网络信息。4、自觉遵守道德和法
律。二、传播网络正能量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人民网推出“两会来了我托书记省长捎句话”建言征集活动,许多网民踊跃参与,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该活动“为网友畅叙心声构建了便捷通道,为了解网情民意提供了重要途径,也为政府改进服务、完善工作搭建了良好平台”。(一)活动
探索:网络开启一扇门——建言献策材料对我们利用网络有什么启示?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就身边的一些公共事务向有关部门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表达我们的诉求,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网络成为汇聚民智、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的重要渠道。(二)为网络正能量
点赞思考:视频带给你什么启示?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想一想:利用网络传播正能量我们能做些什么?如:利用网络捐赠,爱心筹、
滴水筹;利用传播优美的音乐、舞蹈视频;利用网络进行举报,弘扬正义;利用网络弘扬书画文化;利用网络组织了青年志愿者,让青年更好地服务社会,实现价值„„教学目标课堂小结三可以说今天的生活即网络生活,我们处于现实与虚拟之中,我们不仅要遵守现实社会的规则,更要
遵守虚拟世界即网络世界的规则,让网络为我所用,不要我为网络所困;让网络助力生活,推动社会发展,不要让生活困于网络,不要让社会受阻于网络。据中国的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揭示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互联网普及率到53.2%。青少
年学生是我国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往往是不合理使用的网络的主要群体。就网龄、使用网络的目的和内容、每周使用网络的时长、违反网络规则等内容,设计一份调查问卷。了解班级同学的网络使用情况,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教学目标作业布置四调查问卷教学目板书设计五教学目标巩固
提升六单项选择题1、青少年在利用手机网络学习知识、拓宽视野、与人交往的同时,要做到()①提高媒介素养②提高辨别能力,拒绝不良信息③谨防上当受骗,拒绝使用网络④遵守法律,不造谣传谣,不泄露国家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B2、5月12日,第七个“互联网社会责任日”,北京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首都互联网协会与相关管理部门、网站代表、网络社会监督工作者、业界专家共同召开了一场抵制“蓝鲸”游戏,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评议会。社会关注
未成年人,我们青少年应该做到()①明辨是非,自觉抵制不良诱惑②合理利用网络,做网络的主人③遵守法律,及时举报网络有害信息④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D3、
乐山向日葵青年志愿者团队,于今年5月在网络上发起了一场名为“众筹爱心饭盒——让孩子们不再饿着肚子参加我们的支教”的爱心活动,经过一个多月的爱心筹集,筹得了近300个饭盒。此外,志愿者们用募集到的爱心善款为孩子们
买了价值5000元的文体用品。这件事给我们的启示是()①要利用网络传播正能量②利用网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③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④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