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2《合理利用网络》PPT课件8-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人教版.ppt,共(46)页,26.625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3212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合理利用网络人民教育出版社《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1.你的网龄是多少?A1年B.2年C3年以上D其它2.促使你上网的动机是什么A赶时髦B打发时间C学习需要D感情交流需要E其他3.你每周上网的时间是多久?A6小时以下B6-12小时
C12-18小时D18小时以上4.你一般是在每天的哪个时间段上网?A早上-中午B中午-下午C晚上-凌晨D凌晨以后5.你上网一般做什么?(可多选)A搜集资料B看新闻C玩网络游戏D听歌看电影6.你是否经常使用互联网的搜索功能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A经常B偶尔C从不D7.互联网是否能代
替其他媒体(报纸、电视、电台等),成为你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A.完全可以B部分可以C不可以D没有想过8.你是否经常上网聊天?A经常B偶尔C从不9.你与家人、朋友、同学、主要以什么方式保持联系?(可多选)A网络聊天
B电子邮件C电话联系D手机短信E手写书信F其他10.你有过网恋的经历吗?A有B.没有C进行中11.你是否有经常玩的网络游戏?A1款B2-3款C3款以上D从不玩网络游戏12、你是否曾经在网上接触到有色情、
暴力内容的信息?A有B没有13、对网上的传闻和色情,暴力内容等不健康信息,你的态度是怎样的?A很好奇B不太专注C很厌恶D无所谓14、你认为上网对什么有影响?A上网可以促进学习的进步B上网可以增强综合素质C必须合
理利用网络才可以学习D上网耽误学习15、你是怎样验证网上信息的真假的?A网上的信息都是真实的B凭直觉判断信息的真假C有一套自己的验证、筛选信息的方法D不知道如何辨别信息的真假创设情境„„网络彻底把孩子们从大人们身边夺走了。有了网络,可
以随时在线学习工作,可以充分利用时间你如何看待奶奶和爸爸的观点?小品表演《两代人的对话》辽阳县穆家镇九年一贯制学校王玲合理利用网络人民教育出版社《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沉迷于网络,树立珍惜亲情、友情的意识。树立遵守网络规则、净化网络环境的责任意识。过程与方法:小组合
作探究学习,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学生学习。知识与能力:知道合理利用网络的具体要求,提升辨识、取舍信息的能力,提高媒介素养,增强合理利用网络的能力,能够在网络交往中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学习重点:理智参与网络生活。学习难点:利用网络,传播正能量。1.我们应如何
对待网络生活?(1)要提高_________,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2)要学会“_________”。媒介素养信息节食(3)要学会_________,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
情、恐怖等_________。(4)自觉遵守___和_____,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不良信息法律自主学习辨析网络信息道德2.如何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1)理由:网络无限,自由有界。_________、_________是网络生活的基本
准则。(2)要求: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不制造和传播谣言,不泄露他人隐私,不恶意攻击他人,不宣泄负面情绪等。恪守道德遵守法律3.如何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1)要践行社会主义___________;(2)不断提高网络_________;(3)共同培育积极健康
、_________的网络文化。媒介素养核心价值观向上向善说一说,你是怎样利用互联网进行生活和学习的?讲授新课互联网对中学生的影响调查问卷微信QQ聊天网络游戏听音乐看电影查资料其它小猿搜题教师秘书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该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一理性参与网络生
活1.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合作探究你有没有遇到过以下问题?网络给你带来了哪些困扰?怎样避免再出现这样的问题?网瘾又称为网络过度使用症,主要是指长时间沉迷于网络,对网络之外的
事情没有多少兴趣,影响身心健康的一种病症。网瘾患者无法控制上网时间,花费在网上的时间比原定的时间要长,想减少或控制上网时间却做不到。关注网上的情况超过自己的现实生活,例如,头脑中一直浮现与网络有关的事,在生活中心不在焉,只有上网时才充满兴趣。一旦减少或停止
上网,就表现出消极的情绪体验和不良的生理反应,如沮丧、空虚、易发脾气、坐立不安、心慌、燥热出汗、失眠等。相关链接网瘾案例不可沉溺于网络预防沉迷网络班报展提高自己的自控力安排好自己的时间暂时关闭断掉网络让父母
进行监督互联网上有无限的信息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2.互联网上有无限的信息,而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
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上吊、跳楼"网络谣言花样翻新,拼多多悬赏100万彻查黑手2018-05-0823:05社交/视频"人红是非多",这个道理企业也一样适用。今年1月起,3亿人都在用的拼多多,就被"刷屏式"谣言袭击。最初谣言还仅仅突出经
济损失,诸如某市民参加拼多多砍价活动被盗刷银行卡等,随后谣言越传越惊悚,逐渐衍生出了"哈尔滨夫妇砍价被扣60万跳楼"、"红衣女子砍价被骗50万上吊"等版本,引起了社会恐慌。这类谣言在社交平台广为传播,更有人转发假冒公安部紧急通知,宣称"砍价、拆红包是坑害亲友",惊动新华社、荆州网警等多方
连续辟谣。5月7日,拼多多官方微博发布了百万悬赏,称短时间内遭受密集且手法一致的谣言攻击,有证据显示系第三方机构操纵。事实上,只要在网络上简单搜索,就能发现谣言炮制的路径。这些在微博、微信群、QQ群大肆传播的惊悚消息,均是多年前的旧闻,对时间、地点和人物姓氏稍作改动,就成了一个个有图
文有视频、看似真实的警示案例。以"红衣女子砍价被骗50万上吊"的谣言为例,这本是2017年4月发生在陕西西安街头,与拼多多毫无任何关联。但到了2018年,这则消息被炮制成"砍价被骗"的谣言,并配以视频在社交平台流传。这类谣言都有共同特点:主人公特征和受骗过程完全一致,但事件发生的地点飘忽不定
,主人公身份也变化多端;题材涉及财产损失和生命安全,越耸人听闻越易于传播。4月5日,河南平顶山警方发布通告,平顶山宝丰县网民陈某,因发布"公安部紧急通告:红包、砍价、拼多多等皆为骗局"的谣言,扰乱了网络公共秩序和社会秩序,被依法行政拘留三日。这类网络谣言,利用消费者的恐慌心理进行
恶性抹黑,也造成了社会恐慌。拼多多呼吁,国家法律机关严厉打击制造谣言的幕后黑手,微信等平台方也需加大谣言治理力度。网络谣言比赛利用平板电脑搜集谣言的资料如何辨别网络谣言1.注意信息出处。看到“骇人听闻”信息后,先上网了解信息出
处,看信息出处是否权威。2.关注官方信息。及时关注行业或部门发布的信息,行业或部门发现有谣言,会及时澄清。3.对信息进行多方验证。上网搜索信息中的关键词,从不同的信息源对信息进行多方验证。4.辨识信息内容。疯狂煽情、耸人听闻的消息往往不可靠。5.向他人求助。对于无法辨别真假的信息,可以向家
长、教师和专家求教。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3.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不良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合作探究某网吧内,一名网友,发布了丑化小胖同学的照片,引来了一些嘲讽小胖的
跟帖。问题一:你怎样看待贴吧里的这种现象?问题二:如果你是小胖同学,你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吗?为什么?网络无限,自由有界。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不制造和传播谣言不泄露他人隐私不恶意攻击他人不宣泄极端负面情绪
怎样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4.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言论负责,不制造和传播谣言,不泄露他人隐私,不恶意攻击他人,不宣泄负面情绪。只有遵守道德和法律,才能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信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
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二传播网络正能量反思自己的行为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就身边的一些公共事务向有关部门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表达我们的诉求,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网络成为汇聚民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渠道。1.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
建言献策讨论题: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网络公益活动?谈谈你的感受。某单位职工因患病走失,该单位官方微博发布寻找该职工的信息,协助家人寻找。信息发布后很快在各网络平台上被大量转发,一场寻找该职工的爱心接力活动在线上线下同时展开
。两万多份寻人启事、千余人次搜寻,无数充满爱心的网友参与寻人活动。在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共同努力下,走失的职工终于被找到。合作探究4月22日,2017湖南省首届网络公益读书笔记行动启动仪式在长沙举行。网络公益行动2.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
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八年三班全体学生八年三班全体同学思维导图思维导图1.在网络生活中,我们要学会“信息节食”,“信息节食”是指()①不上网或少上网②要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
作有关的信息③不要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④上网要有明确的目的,且不把时间浪费在对自己无益的事情上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在2017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纷纷为构建安全便民的网络环境建言献策。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技处处长蔡晓红委员认为:近年来网络谣言、色情暴力等
负面内容严重污染网络环境,应依法加强网络治理,营造清朗环境,引导广大网民积极传播网络正能量。以下对传播网络正能量理解正确的是()①不信谣,不传谣②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③提高网络媒介素养④远离网络,永不上网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今天,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重要的学习工具和交往平台。面对互联网,我们()①要提高媒介素养②为节省时间,只玩大型网络游戏③要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
自我④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4.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发表讲话强调,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不断发展,使互联网的社会动员功能日益增强,要传播正能量,提升传播力和引导力。这为我们提出了要求,明确了方向。我们()
①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②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③年龄还小,在网上传播正能量与我们青少年无关④要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如今,无论是在公交车上、饭桌上,还是在楼梯间
、马路上,低头看手机的人随处可见,他们走路看、吃饭看、坐车看、等人看,有的甚至开车时也看。对于这部分人来说,“低头”似乎已经成为他们标志性的特征,他们被称为“低头族”。据悉,你所在的班级正在举办“告别手机依赖”的主题活动
,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1)请你告诉同学们“低头族”的行为有哪些危害。①影响新陈代谢、情绪、免疫力,导致疾病多发;②容易忽略疲劳感;③会给我们的心理和社交带来严重影响;④削减思考的能力等。(2)你对同学们克服“手机依赖症”有哪些好的建议?①互联网上有无限的信
息,而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②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③正确认识手机的危害,努力改正
;努力学习,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请老师、父母和同学帮助监督,提高自控能力;主动删除手机中的游戏软件等。1.小调查:与同学合作,在身边开展一次小调查,了解网络给青少年朋友带来哪些影响?2.根据《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的内容,自制一张小卡片。3.家长和学校共同努力监督学生上网的时间和内容,抵制手机的诱惑,网络游戏的诱惑。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情感升华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实现美丽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