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5.2《预防犯罪》PPT课件5-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人教版.ppt,共(16)页,709.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3207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大学生掏鸟窝”案思考:你从这个案例中得到什么启示?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二框预防犯罪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自主学习合作解疑第一目:1、刑法的作用和内容分别是什么?2、什么是犯罪?犯罪的基本特征有哪些?3、什么是刑罚?刑罚的种类有哪些?第二目:4、如
何加强自我防范?1.拘役和拘留拘役是由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实施的刑罚处罚;而拘留是由公安机关对一般违法行为人员实施的处罚。2.罚金和罚款罚金是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实施的刑罚处罚,通常数额较大;而罚款是由公安机关对一般违法行为人员实施的处罚,通常数额较小。互动学习合作提高2019年3月
河北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重新播放了关注未成年人犯罪系列节目《中国法治在行动》,其中《少年大盗的青春迷途》对青少年震撼很大。犯罪经过:小乐从小家里穷,在学校曾跟学生要钱,被父母打后不愿回家,开始逃学。父亲病逝后去学修汽车,因怀疑别人说他不是好人,自暴自弃的小乐开始接触一些闲杂人员,学会吸毒,从1
2岁就滑向犯罪的深渊。一开始偷了好几辆摩托车,染上毒瘾后,因需大量钱,偷机动车次数越来越多,偷车过程中毒瘾发作撞坏他人车辆,法院判其将车修理恢复原状,两年共参与作案15起,成为系列盗车案的主要实施者,最后又到一家工地实施抢劫,被河北省人民法院依据《刑法》,判处有期徒刑
1年零6个月,年仅15岁。讨论:(1)小乐的哪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2)小乐的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为什么?(3)小乐的哪些行为构成犯罪?为什么?(4)小乐被判有期徒刑1年零6个月,是一种行政制裁吗?(5)小乐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有哪些?(6)小乐的案件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对
社会的危害程度违法行为违反的法律承担的法律责任所属违法类别多次偷窃、吸毒撞坏他人车辆盗窃、抢劫较轻较轻严重《行政法》《民法》《刑法》行政制裁民事责任刑事处罚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
为犯罪行为小乐犯罪的原因:(1)个人方面:法制观念淡薄;为获得某种满足;对自己要求不严;不能自觉抵制不良诱惑;不能谨慎交友等。(2)家庭方面:父母疏于管教或教育不当等。(3)学校方面:学校管理不到位,对学生关爱不够等。(4)社会方面:社会上存在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小乐案件对我们的启示
:(1)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2)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3)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
然。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告诉大家好吗?课堂小结学以致用拓展延伸说一说:(1)我们身边较常见的不良行为或者严重不良行为。(2)探讨避免或矫治这些行为的有效方法。(从家庭、学校、社会、青少年自身方面回答)避免或矫治不良行为的有效方法:(1)家庭:家长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监护和教育
,及时纠正并制止其不良行为。(2)学校:加强对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3)社会: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4)青少年: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法律意识。播下行为的种子,你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习惯的种子,你就会收获一种性格;播下性格的
种子,你就会收获一种命运。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未成年人自身素质的提升是关键。广大未成年人应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控力,做一名守法的合格公民。教师寄语课下作业:请你以儿子的身份,给书56页的父
亲回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