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4.9.2《法律保障生活》导学案(第1课时).doc,共(3)页,39.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3199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9.2法律保障生活学案19.2法律保障生活学案(第1课时)【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法律的含义,明确法律的特征。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法律特征的学习,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通过用法律知识分析简单的案例,培养学生判断思维能力和分
析概括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培养遵纪守法的好习惯。【学习重、难点】法律的特征【学法与教法】情景导学法、互动探究法、学案导学、讲授法【新知导学】自主学习发
现问题【知识点梳理】法律的特征1.法律和道德的共同点法律、道德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________,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________。2.法律的特征(1)法律是由国家________或_______
_的。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________。(2)法律是由____________保证实施的(最主要特征)。(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____________。3.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为什么
说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________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2)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________,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________;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___
_____。要点探究解决问题法律的特征材料一2016年3月1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材料二吴大爷年过七十岁,多病缠身,丧失了劳动能力。他的三个儿子相互推诿,都不给吴大爷赡养费。邻里乡亲纷纷指责吴大爷的儿子们是“不孝之子”,但他们无动于衷
。在乡亲们的支持下,吴大爷将三个儿子告上法庭。法庭判决三个儿子按时给吴大爷赡养费。9.2法律保障生活学案2三兄弟懊悔地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乡亲们说:“还是靠法律才能解决问题。”为什么乡亲们的指责没有起到作用,而法庭判决起了作用?材料三2
016年1月12日,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公安部原副部长李东生受贿案,认定被告人李东生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5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100万元。(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说明法律的哪些特征?(2)你怎样理解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拓展
空间读一读课本P91“探究与分享”栏目。想一想:你认为还有哪些生活方面需要加强立法?【课外拓展】法律与道德、纪律规章的不同点(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而道德则是在社会生活中自然形成的;纪律规章则是由一定的社会组织或团体
制定的。(2)法律是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强制性;而道德则是依靠舆论、习惯和人们的信念来维持和维护的;纪律规章则是依靠一定的社会组织或团体来维持和维护的。(3)法律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道德则会是
因为人们的阶级立场不同而异;而纪律规章则只要求本单位本团体本组织的成员或者进入一定场合的人们必须遵守。9.2法律保障生活学案3参考答案【新知先学】一、1.行为规范社会秩序2.制定认可基本形式国家强制力普遍约束力3.任何人保护义务法律责任【
要点探究】(1)材料一体现了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材料二说明了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材料三说明了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2)①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②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任何
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