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三课《发现自己》教案2-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人教版.doc,共(5)页,113.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766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发现自己的潜能》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发现自己的潜能》是七年级思想品德课第五课《自我新期待》第二框题的内容。本框题主要引导学生认识和发掘自己的潜能。从全课内容看,它是对第一个框题的继承和发展,并为第三
个框题的学习起铺垫的作用。学情分析:进入中学后,初中生自我意识开始增强,不断对自己进行重新审视。如:我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我的能力、价值、责任如何?认识潜能是认识自我的重要内容。每个学生都存在着巨大的潜能,但学生对自身潜能缺乏足够的认识,有必要加以正确
的引导。课标依据:依据是新课程标准“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部分:“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一座潜能金
矿,潜能是可以被发掘的。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发掘自己潜能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开发自我潜能,树立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信心。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发掘潜能的方法。难点:认识和发掘自己的潜能。教学过程:导入:以“你相信那些说法是可能的吗?”为话题来激发学生对潜能的
兴趣。一、人的潜能是巨大的大脑里的重要部分是神经元,连接着数亿个脑细胞,它开启了资讯电路,激活了我们的思维,丰富着我们的想象。下面观看人脑神经元的资料录像。(一)通过录像和资料证明人类具有很大的潜能有待开发。板书课题:潜能(二)通过
“冰山图”让学生形象地感知:什么是潜能?人的潜能是巨大的!海面之上的,海面之下的分别是什么能力结论: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座潜能金矿。二、认识、发掘自我的潜能(一)活动:慧眼识宝——认识自己的潜能请对照7个方面的智能,以“冰山”的形式绘制自己的潜能图。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平面”语言音乐身体运动人际交往自我认识数理逻辑空间思考:我最擅长的______智能是如何形成的?1、活动目的(1)让学生在客观认识自己的基础上,体会到自己巨大的潜能所在。(
2)通过自己的成长经历,认知特长的形成过程就是潜能被开发的过程。人的潜能是可以不断被发掘的!(3)明确潜能的发掘也是有一些方法的,并不神秘,通过熏陶、学习、训练、比赛等,就可以把我们的某个方面的潜能挖掘出来。2、
活动要求(1)请同学们用深色的笔画图。(2)用发展的眼光,客观地认识自己。做个有心人,找出自己的潜能所在。(3)思考:我最擅长的智能是如何形成的?(4)画好的同学请举手示意。3、活动过程(1)请同学上台展
示自己的潜能图。(2)现场采访,师生互动。采访以下四个问题:①海平面以上的能力是你什么能力?海平面以下的是你什么能力?②从你的潜能图上可以看到,7座“冰山”是有高有低的。为什么你会这样画?请简单介绍。③你觉得自己的潜能在哪儿?④你最擅长的智能是
如何形成的?4、活动点评从刚才同学的发言中,我们可以得出,我们的特长是慢慢培养出来的。换句话说,特长的形成过程,就是潜能被开发的过程。由此可见,人的潜能是可以不断被发掘的!大家要做个有心人,用慧眼发现自己的潜能。潜能的发掘也是有方法的,刚才同学讲的特长形成过程就给我
们提供了鲜活的例子。发掘潜能的方法也并不神秘,通过熏陶、学习、训练、比赛等,就可以把我们的某个方面的潜能一步步挖掘出来。(二)举例说明1、列举一位普通的学生马燕的事例,请学生根据事例,并结合书本,提炼出发掘潜能的方法。2、举例升华:简单列举几成功者,让学生更
进一步的总结并明确挖掘需要的一些共性的品质3、归纳总结不断超越自我,一步步获得成功!三、体验发掘潜能的快乐活动:小游戏——“„口‟字加两笔可以写出多少个汉字?”1、活动目的(1)发掘学生的想象能力。(2)体验发掘潜能的方法,感受
发掘潜能的快乐。2、活动要求积极开动脑筋,独立思考完成。3、活动过程(1)请一位同学上台在黑板上写,其他同学在纸上写。(2)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看能写多少个字。(3)给出明确的目标:至少写出10个字(具体字数根据现场学生情况可再调整),再给学生一定时间,看还能写出多少个字。4、活动点评在明
确目标的情况下,只要大家有足够的信心,开动脑筋,积极地去尝试,就能发掘潜能。四、提升认识通过一段视频的播放,使学生体会到高度发达的当今人类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成果,是人类不断开发潜能、不断创造的结晶。五、行为作业我的________潜能发掘计划要求:结合自己实
际,设计一套发掘自己潜能的行为计划并加以落实。六、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