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6.6 图形的位似》教学设计2-九年级下册数学苏科版.docx,共(2)页,186.108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632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教学设计:图形的位似教材及学情分析: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位似图形的定义与性质,从而运用其对图形进行放大或缩小。通过有趣的图形变换,培养学生形成多角度,多方法想问题的学习习惯,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研究“空间与图形”的水平,为后面正式学习证明奠定基础.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已较为系统地掌握了相
似图形的相关知识及研究图形的一般方法,具有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思维敏锐,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对自主学习有着浓厚兴趣,渴望充分展示和表现自己,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目标:了解位似图形、位似中心、位似比等概念;研究归纳位似图形的性质;利用位似知识对图形放大或缩小;通过
有趣的图形变换,培养学生形成多角度、多方法想问题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位似图形的性质以及利用位似对图形进行放大与缩小。教学难点:让学生自主探究、归纳出位似图形的性质。教学资源:PPT教学过
程1.复习回顾: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图形的哪些变换?轴对称:对称轴平移:平移的方向,平移的距离.旋转:(中心对称)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注:图形这些不同的变换是我们学习几何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它不但装点了我们的生活,而且是学习后续知识的基础2。探索新知:观
察ppt上的图片,不同图形的变换,找出图形变换的特点。探索活动:已知点O和ΔABC,(1)画射线OA、OB、OC,分别在OA、OB、OC上取点A1、B1、C1,使画ΔA1B1C1.(2)分别在OA、OB、OC的反向延长线上取点A2、B2
、C2,使画ΔA2B2C2。通过观察所画出三角形,观察特点,再对比PPT上展示的多边形图形,探索得到位似的定义。位似多边形:两个多边形不仅相似,而且对应顶点的连线交于一点,对应边互相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像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多边形,这个
点叫做位似中心,这时的相似比又叫位似比.通过实例结合生活经验展示图形的位似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中的数学利用位似的方法,可以把一个多边形放大或缩小.回归课堂,运用新知,判断下列图形是不
是位似图形。3探索性质位似多边形的性质(1)位似多边形是相似多边形,2)位似多边形上任意一对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相似比.(3)位似多边形中的对应线段平行(或在一条直线上).练习:你能作出下列位似图形的位似中心吗?如何对一个图形进行放大或缩小
呢?如图,已知△ABC和点O.以O为位似中心,画△ABC的位似图形,使它与△ABC的相似比为2.探索作位似图形的步骤:第一步:在原图上找若干个关键点,并任取一点作为位似中心。第二步:作位似中心与各关键点连线。第三步:在连线上取关键点的对应点,使之满足放缩比例。第四步:顺次连接截取点。课
堂练习见PPT知识总结:1、位似图形的概念2、位似图形的性质3、利用位似图形可解决实际问题,可放大或缩小图形教学反思: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考,透过具体现象抽象出事物本质是人们认识事物的普遍规律.因此在引入新课
时,先从旧知回顾,新知动画演示相似三角形对应点连线相交于一点的现象,帮助学生从感性材料中提炼出位似图形的定义.同时,引导学生感悟生活中的位似图形,以降低学生理解抽象概念的难度,进而对性质的理解更清晰.教学内容中紧密相连的小练习,有效地帮助学生
巩固新知.教学中的不足:教学的设计师生的互动还是不足,课堂可以再轻松活泼一些,这样可能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