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小结与思考》导学案-八年级上册数学苏科版.docx,共(2)页,26.807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599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3章勾股定理复习课》学案【学习目标】1.能运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解决一些图形问题,引导学生感悟人类文明成果;2.进一步感受数形结合思想、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重点难点】重点:运用方程思想进行计
算;难点:分析问题方法和有条理的表达.【学习方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一.问题与探索1.已知,△ABC中,AB=17cm,BC=16cm,BC边上的中线AD=15cm,证明:△ABC是等腰三角形。2.如图,折叠矩形纸片ABCD,先折出折痕BD,再折叠使AD边与对角线BD重合,得折痕
DG,若AB=8,AD=6,求AG的长.3.已知,如图,在Rt△ABC中,∠C=90°,∠1=∠2,CD=1.5,BD=2.5,求AC的长.4.已知,△ABC中,AB=15,BC=14,AC=13,求BC边
上的高。你还可以提出哪些问题?5如图,在长方体上有一只蚂蚁从项点A出发,要爬行到顶点B去找食物,一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4、1、2,如果蚂蚁走的是最短路径,你能画出蚂蚁走的路线吗?6.如图,点O是等边△ABC内一点,
∠AOB=110°,∠BOC=α.将△BOC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ADC,连接OD.(1)证明:△COD是等边三角形;(2)当α=150°时,猜想AO、BO、CO的关系,并说明理由;(3)探究:当∠BOC为多少度
时,△AOD是等腰三角形.二.小结:本课你有哪些收获?三.作业:1.补充习题:P53-55.单元测试2.选做题:如图,在△ABC中,AB=AC,P为BC上任意一点,证明:AB2-AP2=PB·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