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小结与思考》教学设计2-八年级上册数学苏科版.docx,共(3)页,257.365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589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初三数学专题复习:综合题中“直线表达式”的求解教学目标:1.掌握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的两种常用方法:由点到线以及由线到点;2.掌握数学中三种基本变换的应用.教学重、难点:1.如何求出相关点的坐标;2.如何求出一次函数表达式中相关参数的值
.教学过程:例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A、B两点,直线l经过点A交x轴于点C,连接AB、BC,将△ABC沿直线l翻折,使点B的对应点D恰好落在x轴上.(1)利用无刻度的直尺和圆规在图1中作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直线l;(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若点A的坐标为(1,4
),点B的坐标为(5,2),请求出直线l的表达式.图1备用图设计思路:1.翻折变换性质的应用;2.通过计算两点的坐标,应用待定系数法来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由点到线).3.变式: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
知点B的坐标为(6,3).(1)请用直尺(不带刻度)和圆规作一条直线l,它与x轴正半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C,且使∠ABC=90°,△ABC与△AOC的面积相等.(作图不必写作法,但要保留作图痕迹.)(2)问:(1)中这样的直线l是
否唯一?若唯一,请说明理由;若不唯一,请在图中画出所有这样的直线l,并求出与之对应的函数表达式.设计思路:1.改编无锡2018年中考试题,明确A、C点的位置,增加分类的类别,让学生在熟悉的题目中引发新的思考.2.在例1的基础上,继续学习通过计
算两点的坐标来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3.在第3种分类中,渗透从线到点、计算参数值来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的思想.例2:如图,一次函数y=-x+m(m>0)的图像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点C在线段OA上,点C的横坐标为n,点D在线段AB上,且
AD=2BD,将△ACD绕点D旋转180°后得到△A1C1D.(1)若点C1恰好落在y轴上,试求的值;(2)当n=4时,若△A1C1D被y轴分得两部分图形的面积比为3∶5,求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设计思路:1
.应用“由线到点”的思想,通过计算参数的值来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变式:如图,已知点A(2,0)、B(0,4).动点M从O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x轴向正方向作匀速运动,动点N从O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
长度的速度,沿y轴向正方向作匀速运动,设点M运动的时间为t秒.(1)请直接写出点M、N的坐标(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2)若直线MN将△AOB的面积分为3∶5两部分,求直线MN的表达式.例3: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P(a,b),若点P'的坐标为(a+,ka+b)(其中k为常数
,且k≠0),则称点P'为点P的“k属派生点”.例如:P(1,4)的“2属派生点”为P'(1+,2×1+4),即P'(3,6).阅读以上材料后请解决以下问题:已知点Q(0,4),点A在函数y=x2-2x-3的图象上,点B是点A的“-属
派生点”,求线段BQ的最小值,并求出此时点B的坐标.设计意图:如何从动点中寻找“隐藏”直线的表达式。变式:已知直线l1:y=x-a-3和直线l2:y=-2x+5a相交于点A,其中a为常数,点B是以C(0,2)为圆心,OC为半径的圆上一动点,求线段AB的最小值.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你还有什么困惑?作业:整理完成课堂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