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ASA”》教学设计1-八年级上册数学苏科版.docx,共(2)页,147.483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587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学案:1.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4)【学习目标】1.理解全等三角形“AAS”判定定理,会进行灵活运用2.能够通过已知条件进行简单推理,然后利用“AAS”定理来解决问题3.进一步渗透综合分析等思想方法,从
而提升演绎推理的条理性和逻辑性【学习重难点】重点:应用“AAS”定理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进而证明线段或角相等难点:灵活运用“AAS”定理来解决问题【学习过程】一回顾旧知,导入新知问题1:我们已经学过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两个基本事实,你能准确的说出来吗?它们可以简写成什么?
问题2:你能利用基本事实“ASA”说明下列两组图形全等吗?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交流1:如图,在△ABC与△MNP中,∠A=∠M,∠B=∠N,BC=NP.△ABC与△MNP全等吗?为什么?你有什么发现?基本事实(ASA)的推论:且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
以简写成“”或“”)符号语言:在△ABC与△A′B′C′中,∴△ABC≌△A′B′C′(AAS).目标达成1:理解全等三角形“AAS”判定定理,会进行灵活运用练习1:已知:如图,∠A=∠D,∠ACB=∠DBC.求证:AB=DC.目标达成2:能够
通过已知条件进行简单推理,然后利用“AAS”定理来解决问题练习2:已知:如图,CB⊥AD,AE⊥DC,垂足分别是B、E,AE、BC相交于点F,AB=BC.求证:△ABF≌△CBD三突破重点,攻克难点例
:已知:如图,△ABC≌△A′B′C′,AD和A′D′分别是△ABC和△A′B′C′中BC和B′C′边上的高.求证:AD=A′D′.目标达成3:进一步渗透综合分析等思想方法,从而提升演绎推理的条理性和逻辑性交流2:在上图中,如果AD和A′D′分别是△ABC和△A′B′C′的角平分线(或中
线),那么AD与A′D′相等吗?四限时训练,反馈纠错(2+3+5=10)(8分钟完成;同桌互批;各自纠错)1.如图∠ACB=∠DFE,BC=EF,根据“ASA”,应补充一个直接条件___________,根据“AAS”,那么补充的条件为____________,才能使△ABC≌△DEF.
1.如图,BE=CD,∠1=∠2,则AB=AC吗?为什么?3.如图,四边形ABCD中,E点在AD上,其中∠BAE=∠BCE=∠ACD=90°,且BC=CE.请完整说明△ABC与△DEC全等的理由.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你还有哪些困惑?六作业布
置课本P30习题1.3,第6题和第7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