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词语成语的理解运用课件

PPT
  • 阅读 128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3 页
  • 大小 1.243 MB
  • 2023-06-0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橙橙】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专题四-词语成语的理解运用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专题四-词语成语的理解运用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专题四-词语成语的理解运用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专题四-词语成语的理解运用课件
专题四-词语成语的理解运用课件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4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专题四-词语成语的理解运用课件.ppt,共(43)页,1.243 M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5738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附录八┃中考常见近义词辨析1.【抱负——报复】前者指远大志向,后者指对别人反击。对这两个词,要注意“抱”和“报”的区别,前者是怀有,指自己;后者是对别人,“报”在这里就是报复之意。2.【化装——化妆】化装:改变原来的样子,使人难以辨认。如:他化装成了乞丐的模样,混进了队

伍中。化妆:用脂粉等使容貌更加美丽。如:这瓶化妆品,价格也太高了。附录八中考常见近义词辨析附录八┃中考常见近义词辨析3.【暴发——爆发】这两个词都有突然猛烈发作的意思。不同之处是,前者强调突然性,后者强调爆炸性。“暴发户”指突然发财的人家,“山洪暴发”指山洪突然冲下来

。“火山爆发”“爆发革命”都是强调爆炸性。4.【反应——反映】反应:本指有机体受到刺激引起相应的活动,也指化学上一种物质与别的物质发生作用,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如:病人产生一些反应。反映:原指光线的反照,现多用它的比喻义,即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

出来,把实际情况或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如:这种不良现象被反映到了有关部门。附录八┃中考常见近义词辨析5.【处世——处事】前者泛指在社会上的活动、人际交往,如为人处世;后者指处理事务。6.【世故——事故】前者指处世经验,如“老于世故”;后者指出了意外,如交通事故、伤亡事故。7.【度过—

—渡过】前者用于指时间,如“度过假期”;后者指从此岸到彼岸。“过度”与“过渡”则完全不同,前者指超过限度,后者指从一个阶段转入另一个阶段,如“过渡时期”“过渡段”。附录八┃中考常见近义词辨析8.【法制——法治】前者指有关的法律制度,如“健全法制”;后者指根据法律来治理,如“实行法治,反对人治”

。9.【灌注——贯注】前者指用液体浇灌,或用于灌输知识、思想之类;后者指精神集中,如“全神贯注”。10.【国事——国是】前者指国家大事,后者指国家大计,大政方针。比较具体的事务不能用“国是”。附录八┃中考常见近义词辨析11

.【检查——检察】前者指一般的查看、查考,如“检查工作”;后者专指对犯罪事实的审查检举,如“检察院”不能写成“检查院”。12.【侦查——侦察】前者专指司法机关为了确认犯罪事实和证实犯罪嫌疑人确实有罪而进行的活动,如“立

案侦查”;后者指为了弄清敌情而进行的军事活动,如“侦察兵”“侦察敌情”。13.【考查——考察】前者强调用一定的标准来衡量,如“考查干部”;后者着重指观察了解,调查研究,如“出国考察”“到贫困地区考察生产状况

”。附录八┃中考常见近义词辨析14.【截止——截至】前者指(到一定期限)停止,如“报名在昨天已经截止”;后者指截止到(某一时间),如“截至五月二十日,参观者已超过五万”。15.【克服——克复】前者指用精神力量战胜或抑制,如“克服困难”“克服急躁情绪”

;后者指经过战斗而夺回(敌人占领的地方),如“克复失地”。附录八┃中考常见近义词辨析16.【权利——权力】前者指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相对于“义务”而言;后者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或一定职责范围内所具备的支配力量,如“权力机关”“干

部不要滥用自己的权力”。17.【启示——启事】前者是启发的意思,如“读这本书我得到了重要的启示”;后者指刊登或张贴出来的某种声明,如“寻人启事”“征文启事”。18.【溶化——熔化——融化】“溶化”指物质在液体里化开,如“盐溶化于水”。“熔化”指金属用火

加热变成液体,如“铁熔化为铁水”。“融化”指固体受热变为液体,如“冰、雪融化为水”。附录八┃中考常见近义词辨析19.【委屈——委曲】前者指受冤屈,如“我说得不对,委屈你了”;后者指曲折,用于曲调、道路、河流等,如“委曲的小溪”“

这支歌委曲婉转”。注意“委曲求全”包含受委屈的意思,但不能写成“委屈求全”。20.【修养——休养】前者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如“品德修养”;后者指体力方面的休息调养,如“到北戴河休

养”。附录八┃中考常见近义词辨析21.【义气——意气】前者指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如“重义气”“哥们儿义气”。后者指志趣、性格、气概,如“意气相投”“意气风发”;也指偏激情绪,如“意气用事”。22.【以至——以致】“以至”,有“直到”的意思,也表示某

种情况的自然结果,如“变化太快了,以至一时难以适应”。“以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用于不好的结果,如:平时不严格要求,放任自流,以致出了这么严重的问题。附录八┃中考常见近义词辨析23.【振荡

——震荡】前者是物理用语,指物体运动的一种形式,这个意思与“振动”相同;也指电流的周期变化。后者指外力引起的动荡,也指精神上受到重大影响,不能平静,如“山谷震荡”“人心震荡”。24.【作客——做客】前者是“客居”的意思,即离开家

乡生活在另一个地方,如“作客他乡”。后者指当客人,如“到朋友家做客”。25.【绿荫——绿茵】“绿荫”是指绿树的阴影,即树荫,如“绿荫蔽日”。“绿茵”特指绿草地,如“绿茵如毯”。附录八┃中考常见近义词辨析26.【艰苦——坚苦】“艰苦

”,指艰难困苦,用来形容环境条件差,多用于客观条件,如“艰苦道路”“艰苦生活”。“坚苦”,指坚忍刻苦,用来形容人的意志表现,如“坚苦卓绝”。27.【工夫——功夫】“工夫”,多指占用的时间、空闲时间、时候。如:你只要有工夫,就可以和我到操场打球。“功夫”,多指

(做事)耗费的精力和时间,也指本领、造诣,如“语言的功夫,要从写作的实践中练就”。附录八┃中考常见近义词辨析28.【抚养——扶养】“抚养”,爱护并教养,使之除了正常地生活下去以外,还要受到呵护、培养、教育,一般用于长对幼(包括兄、姐对弟、妹),适用范围较窄。如:三个弟弟在哥哥的抚养下慢慢长大。“

扶养”,养活,着重在扶助、供养,使之能正常地生活下去,可以用于长对幼、少对长,也可以用于平辈之间,适用范围较广。如:他的父母去世后,他们兄弟俩就由我们来扶养。29.【必需——必须】“必需”是一定要有,不能缺少的意思,表示对某种事物的特别需要。如:粮食是我们的必需品。“必须”是

一定要这样的意思,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必要。如:天黑之前我们必须回到学校。附录八┃中考常见近义词辨析30.【简洁——简捷】“简洁”,指谈话、行文等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内容,如“文笔简洁”;“简捷”,指简便快捷,如“算法简捷”。31.【淡薄——淡泊】“淡薄”,指感情、兴趣等不浓厚,如“人情淡

薄”;“淡泊”,指不追求名利,如“淡泊名利”。32.【接受——接收】“接受”,指对事物容纳而不拒绝,如“接受考验”;“接收”,指收受,如“接收来稿”“接收无线电信号”等。附录八┃中考常见近义词辨析33.【终止——中止】二者都有“停止”之意。“终止”指最终停止,结束

;“中止”指做事中途停止。34.【变幻——变换】两者都含有“变化”的意思。“变幻”所指的事物多是动荡不安,变化无常的,使人难以捉摸和预料,一般不带宾语;“变换”所指的事物较实在具体,常带宾语。35.【包含——包涵】“包含”,对象多是抽象事物,如:这句话包含好几层意思。“包涵”

,客套话,请人原谅的意思,如:请多包涵。附录八┃中考常见近义词辨析36.【篡改——窜改】“篡改”,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经典、理论、政策等)。“窜改”,改动(成语、文件、古书等),如:他将“望洋兴叹”窜改成“望山兴叹”。37.【出生——出身】“出生”,指胎儿从母体

中分离出来,如“甲子年出生”。“出身”,指个人早期的经历或身份,如“工人出身”。38.【遏止——遏制】“遏止”,对象多是战争、暴动、洪流等来势凶猛而突然发生的重大事件。“遏制”,压抑控制,使不发作,对象多是自己的情绪,有时也指敌人或某种力量。附录八┃中考常见近义词辨析39.【尔后——而后】“尔后

”,着重指从此以后,常作句首状语。“而后”,着重于然后,在某事之后,在句中作状语。40.【分辨——分辩】“分辨”,着重在区分、辨明差别。“分辩”,着重在解释清楚理由。41.【富余——富裕】“富余”,动词,足够

而有剩余。“富裕”,多用作形容词,指财物富足充裕。附录八┃中考常见近义词辨析42.【分子——份子】“分子”,属于某一阶级、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如“知识分子”“积极分子”。“份子”,合伙送礼时各人分摊的钱,如“凑份子”。43.【竿子——杆子】“竿子”,竹竿

,截取竹子的主干而成,如“钓竿”“百尺竿头”等。“杆子”,有一定用处的细长木头或类似的东西,如“电线杆子”。44.【界限——界线】“界限”,着重于不同事物的分界,意义较抽象。“界线”,着重于两个地区的分界线,意义较具体。附录八

┃中考常见近义词辨析45.【及时——即时】“及时”,①正赶上时候,如“及时雨”;②不拖延,如“及时解决问题”。“即时”,立即,如“即时投入战斗”。46.【交待——交代】“交待”,完结(指结局不如意的,含诙谐意)。如:要是飞机出了事,这条命也就交待了。

“交代”,移交,嘱咐。如“交代工作”。47.【利害——厉害】“利害”,利益和损害,如:这是利害攸关的事。“厉害”,难以对付和忍受;剧烈;凶猛。如:天热得厉害。附录八┃中考常见近义词辨析48.【年轻——年青】“

年轻”,表达的意义范围是相对的,用于两个人的年龄比较,在比较中,可以说六十岁的人比七十岁的人年轻。“年青”,指处在青少年时期。49.【品味——品位】“品味”,动词,品尝、欣赏的意思。“品位”,名词,指矿石中有用元素或有用矿物含量的百分率,

百分率越大,品位越高,现引申为人或事物的品质、水平。50.【启用——起用】“启用”,多指设备、设施的开始使用,陈述对象一般是某类事物。“起用”,多指退职、免职人员的任用,支配对象一般是某类人物。附录八

┃中考常见近义词辨析51.【清净——清静】“清净”,没有事物打扰,如“耳根清净”。“清静”,安静,不嘈杂,如“环境清静”。52.【声明——申明】“声明”,①表示态度或说明立场,如“声明立场”;②声明的文告,如“发表声明”。“申明”,郑重说明,如“申明

理由”。53.【统率——统帅】“统率”,统辖率领,动词,如“统率三军”。“统帅”,统领武装力量的最高领导人,名词,如“三军统帅”。附录八┃中考常见近义词辨析54.【统治——统制】“统治”,凭借政权来控制、管理国家或地区,如“封建统治”。“统制”,统

一控制,如“统制军用物资”。55.【违反——违犯】“违反”,指对劳动纪律、规章制度等的违背,程度较轻。“违犯”,指对宪法、刑法等的不遵守,程度较重。56.【污辱——侮辱】“污辱”,指玷污,可指当面的,也指背后的。“侮辱”,指用欺辱、轻慢的言行使人蒙受耻辱,一般是当面的。附录八┃中考常见近义词辨

析57.【消失——消逝——消释】“消失”,表示从存在到不存在,强调过程。“消逝”,包含事物随时间的流逝而不复存在的意思,强调结果。“消失”在变化中历时较短,而“消逝”变化时间可长可短,还要注意形容时间、声音、云雾等失去,要用“消逝”。“消释”指疑虑、嫌怨、痛苦等消除,解除,它

还有消融的意思。58.【形式——形势】“形式”,事物的形状、结构等,如“内容和形式”。“形势”,事物的发展趋势,如“国际形势”。附录八┃中考常见近义词辨析59.【学力——学历】“学力”,在学习上达到的程度,如“同等学力”。“学历”,学习的经历,指曾在哪些学校肄业或毕业,如“大学本科学历”。60.

【一齐——一起】“一齐”,副词,指同时,如“一齐动手”“一齐研究”。“一起”,副词,多指在同一处所或同一时间,如“在一起工作”。61.【纵容——怂恿】“纵容”,指对别人干坏事故意不管,只用于贬义。“怂恿”,指使、撺掇别人干某事,有时不带贬

义。附录八┃中考常见近义词辨析62.【制订——制定】“制订”,创制拟定,重在“订”,用于一般的具体事项,如“制订工作计划”。“制定”,定出(法律、规程、政策等),重在“定”,用于有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如“制定宪法”。63.【征候——症候】“征候”,发生某种情况的迹象,“征”指迹

象,如:病人有好转的征候。“症候”,病症,症状,如:感冒后有发烧、咳嗽的症候。64.【自愿——志愿】“自愿”,指没有丝毫勉强,不是被迫,而是自己愿意。“志愿”,指志向和愿望,也指出于自愿。附录九┃中考常见成语

集锦1.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2.火中取栗: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却上了大当,一无所得。也指冒险行事,使自己蒙受损失。3.万人空巷: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4.不刊之论: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5.不为已甚:不

做太过分的事,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附录九中考常见成语集锦附录九┃中考常见成语集锦6.望洋兴叹:多指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7.不足为训: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8.因人成事:依靠别人的力量把事情办好。9.弹冠相庆: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

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含贬义)。10.久假不归:长期地借用,不归还。11.司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附录九┃中考常见成语集锦12.数典忘祖:泛指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13.大动干戈:比喻兴师动众或大张声势地做事。14.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15.不绝如缕:形容局势

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16.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也比喻消息传得极快。17.如坐春风:比喻得到良师的教诲、熏陶。18.春风化雨:比喻良好的教育。19.间不容发:形容情势极其危急。附录九┃中考常见成语集锦20.祸起萧墙:祸乱从内部发生。21.炙手可热:形容权势很大,气焰很盛。

22.一衣带水:形容一水之隔,往来方便。23.下车伊始:指刚到一个新地方或新工作岗位。24.开门见山: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25.水清无鱼:表示对人或物不可要求太高。26.盲人瞎马:比喻面临极端危险的境况。附录九┃中考常见

成语集锦(一)褒错用贬1.拭目以待:形容殷切期望或密切关注事态的动向及结果。2.神机妙算:形容预料准确,善于估计形势,决定策略。3.名不虚传:确实很好,不是空有虚名。4.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5.洋洋大观:形容美好的事物繁多,丰富多彩。6.沁

人心脾:形容欣赏了美好的诗文、乐曲等,给人以清新爽朗的感觉。容易褒贬用错的成语附录九┃中考常见成语集锦7.别有天地:另有一种境界,形容风景等引人入胜。8.别出心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9.有口无心:话虽不好听,却并无恶

意。10.惨淡经营:苦心费力经营。11.来日方长:未来的日子还很长,表示事有可为,或劝人不必急于做某事。附录九┃中考常见成语集锦(二)贬错用褒1.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议论纷纷(多指坏事)。2.无所不为:什么坏事都干。3.长此以往:老是这样下去(多就不

好的情况而言)。4.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争着去追逐某种事物(含贬义)。5.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含贬义)。6.大言不惭:说大话而毫不感到难为情。7.明目张胆:形容公开地无所顾忌地做坏事。附录九┃中考常见成语集锦8.明哲保身:因怕犯错误或有损自己利益而对原则性问题

不置可否的处世态度。9.忘乎所以:因过度兴奋或骄傲自满而忘了言行应该把握的分寸。10.高谈阔论: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11.始作俑者:泛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12.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13.邯郸学步: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丢失了原有的技能。附录九┃

中考常见成语集锦14.如丧考妣:好像死了父母一样,形容非常伤心和着急(含贬义)。15.一丘之貉:比喻彼此相同,没有差别的坏人。16.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17.虎视眈眈:形容贪婪而凶狠地注视。18.别有用心:

言论或行动中另有不可告人的企图。19.一团和气:态度温和而缺乏原则。附录九┃中考常见成语集锦20.巧言令色:用花言巧语和假装和善来讨好别人,也指讨好别人的花言巧语和伪善态度。21.好为人师:不谦虚,喜欢以教育者自居。22.趾高气扬: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23

.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任意行事(含贬义)。24.天花乱坠:形容说话有声有色,极其动听,善于狡辩(多指夸张的或不符合实际的)。25.巧舌如簧:形容能说会道,善于狡辩。附录九┃中考常见成语集锦1.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2.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

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3.相敬如宾:指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客人一样。4.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又团圆。5.琴瑟之好:比喻夫妇感情融洽。6.青梅竹马:夫妻俩或恋人从小就相识。7.筚路蓝缕:形容创业的艰苦。容易用错对象的成语附录九┃中考常

见成语集锦8.汗牛充栋:形容书籍非常多。9.耳提面命:形容长辈对晚辈热心恳切地教导。10.三令五申:多次命令和告诫,多指上级对下级,领导对群众。11.挥洒自如:形容举止潇洒,从容不迫。也形容写诗、画画运笔自如,不受拘束。12.人老珠黄:妇女年老失去青春容

颜,就像珍珠年久变黄不值钱一样。13.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附录九┃中考常见成语集锦1.情投意合: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心意相合。臭味相投:比喻由于有相同的坏思想和习气而彼此很合得来。2.见机行事:看具体情况灵活办事。见风使舵: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

的眼色行事。3.侃侃而谈:形容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夸夸其谈: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易混成语辨析附录九┃中考常见成语集锦4.一得之见:谦虚的说法,指自己对某个问题的一点肤浅的见解。一孔之见: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5.无所不至:指没有达不到的地方,也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多

指坏事)。无微不至:形容待人非常细心周到。6.再接再厉:一次又一次地继续努力。变本加厉:变得比原来更加严重,多指缺点、错误。附录九┃中考常见成语集锦7.深思熟虑:深入细致地考虑。处心积虑:指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8.绞尽脑汁:费尽

思虑,费尽脑筋。费尽心思:形容千方百计地谋划。9.开山祖师:泛指首创学术、技艺的某一派别或首创某一事业的人。始作俑者:泛指恶劣风气的创始人。10.昂首阔步:形容精神抖擞,意气风发。趾高气扬: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

附录九┃中考常见成语集锦1.身临其境:指自己处在某一种环境或氛围中。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中。2.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3.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

受到影响。耳闻目睹:亲耳听见,亲眼看见。容易用错语境的成语附录九┃中考常见成语集锦4.舍本逐末:形容轻重倒置。本末倒置:比喻把主要事物和次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弄颠倒了。5.无与伦比:没有能比得上的。不可同日而语:形容不能相比

,不能相提并论。6.形影相吊:形容孤独。形影不离:形容彼此关系密切,经常在一起。附录九┃中考常见成语集锦7.一见如故:初次见面就很相投,像老朋友一样。一见钟情:男女间一见面就产生了爱情。8.不拘一格: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无拘无束:不受任何约束

,形容自由自在。9.乐不思蜀:泛指乐而忘返。乐不可支:形容快乐到了极点。附录九┃中考常见成语集锦10.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11.不孚众望:不能使众人信服。不负众望:不辜负众人的期望。12.间不容

发:形容与灾祸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急。亲密无间:形容非常亲密,没有任何隔阂。

小橙橙
小橙橙
文档分享,欢迎浏览!
  • 文档 25747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