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二节 气候》教学设计1-鲁教版(五四制)地理七年级上册.docx,共(3)页,21.608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56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中国的气候第一课时气温【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的气候特点之一-----气候复杂多样,并学习分析其复杂之处主要体现在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差异性。2、通过阅读、分析我国1月份和7月份气温分布图,了解我国气温的时空分布规律及成因,并培养学生读图的能力。3、了解我国温度带划分的依据并掌握我国
温度带的名称及分布,了解各温度带的主要作物及作物熟制。4、通过了解各温度带的作物及作物熟制,认识到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培养学生因地制宜的意识。【教学重点】1、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及成因。2、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及分布。【教学难点】1、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
特点及成因。2、我国温度带的划分依据以及各温度带的作物和作物熟制熟制。【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课本学案【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法读图分析法比较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投放情景图片:快放寒假了,家住海口的玲玲到外婆家去玩,到了外婆家玲玲发现这里“冷极了”这是为什么
呢?引出新课气温的学习。2、投放学习目标,学生集体朗读找出目标中的关健词,明确重点学习目标。二、探究过程:(一)探究获知一:南北气温的差异1、寻找生活的事例,探究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谈我国气温南北的差异,得出结论:冬季我国南北
温差很大。2、小组合作学习:师:这是通过我们的经历得出的结论,下面我们来寻找证据,佐证我们的结论:投放我国1月份气温分布图,小组合作读图探究下列问题:(1)找出图中的0℃等温线,观察此线东部大致经过的山脉和河流名称。(2)观察1月份0℃等温线南北的气温变化。(3)找出
图中的海口气温值和漠河气温值,计算一下温差。(4)总结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学生代表发言,交流探究收获,教师及时点评鼓励)3、探究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情景延续:又放暑假了,海口的玲玲又要到外婆家去玩,这次她可是带好了棉服,不会被冻着了,可是到了姥姥家她发现怎么不冷了呢?引入夏季气温的学习投
放我国7月气温分布图,自主学习完成:(1)找出图中的海口气温值和漠河气温值,计算一下温差。(2)读我国1月气温分布图7月气温分布图,对比找出气温高于16℃的范围。(3)找出图中气温低于16℃的范围,并分析原因。(4)总结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学生代表到板图前指图交流汇报,教师激
励点评)4、深入探究原因(1)小组讨论分析造成我国冬夏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投放海口、北京、哈尔滨冬至日和夏至日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对比表格。(2)学生先分析讨论交流,然后老师指导学生读图并得出结论:纬度
位置、太阳直射北半球、地形地势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到板图前指图交流。)教师重点点拔:形成原因,冬季最冷和夏季最热的地区及原因。(二)探究获知二:温度带的划分情景延续:玲玲暑假到了姥姥家发现吃不到现摘的香蕉,菠萝等水果,这是为什么呢?引入温度带的探究1、教师:根据南北气温的差异并
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将我国划分为不同的温度带投放“中国温度带”图,了解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和分布、作物种类及作物熟制。自主完成下列问题的探究:(1)在图上找出我国主要温度带的名称。(2)对照我国的地形图,说出主要地形区所处的温度带。(3
)联系生活实际,说出各温度带的作物熟制情况。完成作物和温度带的连线内容2、(1)投放图片我国南北的房屋、饮食、作物等让学生交流差异的原因(2)学生交流气温对我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的生活例子。(3)完成我国水果和温度带
的连线内容。三、达标检测:学生完成达标检测题,当堂讲评重难点知识四、课堂小结:1、知识梳理:结合板书总结本节课的知识2、德育提升:我国南北跨纬度广,影响了气温的差异,气温的差异又影响了农作物的多样性,让我们能品尝到更多的美食,让
我们的生活更丰富多彩,我们很荣幸生活在这片美丽而富饶的土地上,让我们一起努力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我们的祖国更富强!五、板书设计中国的气候(第一课时气温)一、冬季南北温差大纬度位置提示:可以从纬度位置、正午太阳高度角、白昼时间长短等方面分析二、夏
季除青藏高原外,南北普遍高温影响因素:冬季风三、温度带的划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