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1-鲁教版(五四制)地理七年级上册

DOC
  • 阅读 9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8 页
  • 大小 3.745 MB
  • 2022-11-1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1-鲁教版(五四制)地理七年级上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1-鲁教版(五四制)地理七年级上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1-鲁教版(五四制)地理七年级上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5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1-鲁教版(五四制)地理七年级上册.doc,共(8)页,3.745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55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案例名称《地形和地势》课时第二课时(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一、教材分析1、课标解读:(1)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对应本条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够结合中国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概

括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2)初步说明地形要素在我国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通过各种途径感知我国的地形,积累丰富的地形表象;增强对我国“基本地形国情”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地形的兴趣,提高对我国不同地形的审美情趣,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对应本条教学目

标,要求学生能够举例说明地势对我国自然环境的影响,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增强保护环境、资源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意识,养成关心和爱护地理环境的行为习惯。2、教材设计思路:地形是主要的且重要的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也是学习气候、河流等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基础。中国的地形特征对中国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

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地形与地势”成为本章的开篇。作为一个独立的要素,地形原本就已经包含了地势方面的情况,但是,为了强调起见,本节标题仍然定为“地形和地势”。根据由直观到抽象的认知规律,教材从学生可以感知的我国各种地形的生动景观图开始,延伸到专业性强的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

面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概括出地势的主要特征,进而分析说明地势对我国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我国的地势特征及影响。教学难点: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中国地势对其它地理要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二、学情分析本次授课面对的是初二的学生,经过一年的地理学习,学生已

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也积累了一定的读图、识图能力和活动探究能力,通过前一节课的学习,对我国地形区的分布也有所了解。小组合作是日常课堂中经常运用到的一种方法,效果比较好,学生已经习惯了这种学习方法。让学

生独立或在合作中进行读图、识图并分析相关问题,更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需要。在此基础上展开我国地势的教学就会相对容易一些。三、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中国地形图及地形剖面图,概括我国地势主要特征,学会判读地势特征的方法。2.能够说出阶梯分界线及各阶梯上的地形分布。

3.举例说明我国地势对气候、河流等自然要素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初步学会分析地势对其它地理要素的影响。4.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升华爱国热情。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导入播放视频改编《小苹果》———《中国地势》提问:歌中所唱

是我国的哪个地理要素?出示大课题:中国地势欣赏视频思考问题设计意图:《小苹果》的旋律大家都耳熟能详,改编之后配以我国大好河山的视频,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可以使学生对中国的地势及其影响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新授地势概念师问:什么是地势?PPT出示中国地势图并解释概念

。举例:我们学校地势高,海边地势低。水从地势高的地方流向地势低的地方。根据PPT提示及学校周边的高低情况,理解地势概念。设计意图:1.直接给出地势概念并举例,节省课堂时间,让学生理解“地势”概念。2.通过举身边的例子,让学生加深对“地势”的理解。中国地势特点1.画地

形剖面图:师问:哪一种地图能最直观地反映地势的高低起伏呢?师:你会画地形剖面图吗?让我们跟随一段小视频,学画中国沿北纬30度的地形剖面图。播放微视频。手机拍摄学生做的图,并上传大屏幕展示。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2.分析地形剖面图,总结我国地势特征:师问:通过

刚做的地形剖面图,你觉得我生答:地形剖面图观看微视频,并在学案中学画中国地形剖面图。两名同学到黑板上合作完成并介绍作图方法。西高东低设计意图: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绘图能力。两名同学合作的方式缓解了学生的紧张情绪。将学生自己做的图上传展

示,更有亲近感。资源准备:录制微视频。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地形剖面图,让学生感受中国国地势有什么特点?更接近于哪个模型?提示:有些地方像楼梯一样陡然下降,而不是和缓降低的。大家能得出我国地势的第二个特点吗?3.出示地势立体模型:这是老师做的地势模型,相信通过进一步的学习

,以咱同学的聪明才智,你们会做出更有技术含量的模型。师:结合上面的分析及中国的地势立体模型,大家能总结一下我国的地势特点吗?4.各阶梯的海拔大约是多少呢?我们通过视频来了解一下。播放视频:《中国的地势特征》甲思考后回答:呈阶梯状分布思考后回答: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欣赏视频了解各阶梯的海拔地势特点。自制“中国阶梯立体模型”,给学生感官以最直接、最直观的刺激,降低学习难度,加深理解。点明是教师自制模型,激发学生的动脑、动手、创新欲望。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总结我国地势特点。资源准备:自制中国阶梯立体模型。设计意图:用视

频简单介绍各阶梯的总体情况,既节省课堂时间,又带给学生美的享受。资源准备:视频《中国的地势特征》过渡:像我们威海所临的黄海,就属于大陆架,你们还经常去洗海澡呢!各阶梯的分界线在哪里呢?每个阶梯上又分布着哪些地形区呢?请同学们完成提纲第二大题。阶梯分

界线和每个阶梯上的地形区阶梯分界线:在下图中描绘并说出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地形区的分布: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抽地形区卡片,把他粘在对应的地方。师:指图分析每一阶梯上的主要地形区对照PPT图示,做题并自行

巩固。一二阶梯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二三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各小组代表将地形区的卡片粘在相应的地方。第一阶梯: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第二阶梯:准葛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内蒙古

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第三阶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设计意图:培养从图中读取信息的能力;设计意图:自学并用游戏的形式进行巩固检测,提高学生兴趣,有效节省课堂时间。资源准备:立体阶梯模型和地形区名称卡片。小结巩固:厉害了我的孩儿们!这么短的时间就搞定了!看来同学们上节课的知识学

得很扎实。通过做这个活动,我们知道,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指图齐说)。。。。。。二三阶梯的分界线是。。。。。。第一阶梯上的地形区有。。。。。。第二阶梯。。。。。。第二阶梯。。。。。。过渡: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会对哪些地理要素产生影响呢?(生各抒

己见)我国地势对降水、河思考:我国地势西高东低,面向海洋,会对降水、河流(流向、流速)、交通产生什么影响?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点拨、强调。1.对降水的影响:小组讨论展示讨论结果不会设计意图:将问题整个放给学生,先讨论,进行初步的理解和认识,为学生后期的回答降低难

度。然后根流、交通的影响每年,夏季风都会给我国广大的东部地区带来丰沛的降水。那如果我国地势东高西低,会不会出现大面积的降水呢?(用图演示降水过程,让学生理解地势对降水的影响)思考:较为丰沛的降水,会对我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什么影响?举例说明可以看出地势

对降水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2.对河流的影响:地势是怎样影响河流流向的?展示黄河、长江流向图思考:大河滚滚东流,对我们的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呢?降水丰富的地区,农业发达。自由回答学生分析地形对降水的影响。学生回答:河流从高处流向低处。自西向东流。大河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据学生的回

答和理解进行点拨和进一步讲解。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能力。培养地理思维。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各个自然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在分析自然环境的时候,正确处理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自然环境会影响到人们的生

地势除了会影响到河流的流向,还会影响到河流的流速。师:哪里水流速度快?应用:我们可以怎样加以利用?要建水电站,可以在哪些地方选址呢?验证:有图有真相,我国很多水电站都建在有大河流经的阶梯交界处。追问:为什么选择这些地方?拓展:那我就划着小船,去阶梯交界处玩

玩儿……怎么了?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啊!这又反映了地势的什么影响呢?3.对交通的影响:请一位同学总结一下我国地势对东西交通的影响。师总结:我国地势对交通的影响有有利的方面,也有不利的方面,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合理利用自然环境,实现人地和谐发展。生答:落差大的地方在导学案

第二页的图中,用水电站的图例符号标记出来。找同学到前面来把“水电站”“建”在合适的地方。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阶梯交界处阻碍交通。有沟通交通的作用,也有阻碍交通的地方。产生活,我们应该合理利用自然环境,实现人

地和谐发展。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课堂延伸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我国的地势及其对降水、河流和交通的影响。同学们思考一下:我们可以根据哪些方法判断一个地区的地势呢?师总结: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方法

来判断一个区域的地势。但同样是高原,海拔也不一样,因此,用地形区判断地势有一定的局限性。学以致用:判断一个地区的地势4.学生小组讨论、回答剖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海拔、河流流向1.根据河流流向判断2.根据分层设色地形图判断3.根据地形剖面图判断4.延伸至家乡地

理设计意图:进行过程与方法的延伸、知识的综合迁移。最后的四个题目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自由选择。可以复习世界上其它地区的地势特点,也可以学习家乡的地势,激发爱乡之情。最终使学生学以致用。课堂小结请同学们对照板书思考一下这节课你收获了哪些知识和方法?同桌分享一下。同桌讨论、

分享、回答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将习得的新知识自主再加工,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课堂小测看来同学们收获颇丰呢,那这几个小题目对大家来说肯定是小菜一碟了吧?我们来看一下:做题、思考,回答设计意图:进行知识的检测,反馈课堂教学效果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302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