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3-鲁教版(五四制)地理六年级上册.doc,共(2)页,38.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54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地形图的判读学习目标:1.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的概念,并能熟练应用。2.了解等高线定义,理解其特点并能灵活应用。3.能利用等高线判读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教学重点:等高线定义及特点教学难点:利用等高线判断地形特点教学方法:演示法比较法讨论法教
学过程:[导入]展示爷孙对话,问谁描述的对,引出海拔和相对高度的概念。[新授]一、海拔和相对高度1.甲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多少米?2.乙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多少米?3.甲地比乙地高多少米?师:什么叫海拔?什么叫相对
高度?师:海拔和相对高度这两个概念有何异同?师:小结不同点相同点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二、等高线的性质1.同线同值,闭合曲线。2.除陡崖外,不能重叠。3.同等高距,密陡疏缓(等高线密密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线稀稀疏疏的地方坡缓)。仔细读右图判断:从B
点爬到山顶A容易,还是从C点爬到山顶A容易,为什么?师:投影认识山地不同部位,并进行户外拓展,熟悉五大山体部位并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进行伴读?小结(内容如下)。山顶:等高线上的数字由外向里依次变大。山脊:与山顶的等高线相比,山脊的部位向数字小的方向凸。山谷:
与山顶的等高线相比,山谷的部位向数字大的方向凸。鞍部:两山(封闭等高线)之间的部分。陡崖:等高线像刻度尺上的刻度一样。练习:1.仔细读右图判断:从B点爬到山顶A容易,还是从C点爬到山顶A容易,为什么?2.珠穆朗玛峰的海海拔拔
8844米,吐鲁番盆地最低点-155米,二者的相相对对高高度度是米。[课内小结][板书设计]地形图的判读一、海拔和相对高度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二、
等高线的特点1.同线同值,闭合曲线。2.除陡崖外,不能重叠。3.同等高距,密陡疏缓。三、判读山地的不同部位山顶:四周低,中间高(小三角)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鞍部:两山之间陡崖:等高线重合(
刻度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