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2-鲁教版(五四制)地理六年级上册

DOC
  • 阅读 68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6 页
  • 大小 840.500 KB
  • 2022-11-1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2-鲁教版(五四制)地理六年级上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2-鲁教版(五四制)地理六年级上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2-鲁教版(五四制)地理六年级上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2-鲁教版(五四制)地理六年级上册.doc,共(6)页,840.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53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课题鲁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气温的变化和分布——气温的分布教材与学情分析本部分内容选自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内容。本节课是气温变化与分布的第二课时在学习前一课气温的时间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探究气温的分

布,是对气温的变化自然引申,更是理解第四节气候的基础,通过对气温空间变化规律的探究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的绘图、读图能力,养成读图习惯。学生对气温的变化已经有了浅层的了解,通过解读天气预报,基本了解了最高与最低气温术语。认识了气温的变化等相关知识,但是学生了解的都是片面、零散的气温知识

,没有形成较为统一的知识体系。初一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概括归纳能力、读图析图能力、学习兴趣的持久能力都略显不足。但是他们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感和求知欲。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阅读等气温线图、世界平均气温图和1月、7月平均气温图,归纳

世界气温分布特点;2、了解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等气温线图和世界气温分布图,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探究等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生活,爱护环境,保护家园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阅读等温线图。难点:世界气温分布规律及影响

因素教学方法读图法、比较法、合作探究、启发讲授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组织与引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多媒体展示烟台的小明去海口的外婆家过年,体验沿途的气温变化,越来越热,为什么两地的气温差异这么大呢?引入课题观察并思考问题带着疑问进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2新

课教学:环节一:探索篇--我学习认识等温线地图环节二探索篇--我发现气温分布的纬度因素活动一学以致用谈诗词、析原因出示等温线的图片和自主学习的习题展示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展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演示动画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展示1月的世界气温分布图并出示问题?你能

解答小明的疑惑吗?“江南二月试罗衣,春尽燕山雪尚飞。”这句诗反映了什么因素对气温的影响?观察图片并思考自主学习完成等温线的判读并回答问题。如何根据数值变化判断南北半球?观察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气温数值的变化发现什么规

律?观察太阳直射点和太阳高度角是如何变化的读出1月烟台和海口的平均气温值并分析原因学生思考回答先让学生自主学习等温线的相关知识再通过等温线的判读运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先由学培养读图能力及归纳总结的能力明确气温分布的纬

度因素,并引导学生理解纬度位置是如何影响气温培养读图能力及归纳总结能力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3环节二探究学习气温分布的海陆因素环节三探究地形因素纬度不同气温不同,那么是不是纬度相同,气温就相同呢?小明有

个新疆好友,在与好友聊天过程中,小明发现烟台和新疆的气温也有差异,于是他查阅资料来寻找答案展示1月及7月的气温分布图并出示问题展示海陆热力差异实验的微视频总结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出示相关的问题小明去泰山旅游,在烟

台他发现槐树长满了花蕾,到了泰安却发现那里的槐花已经盛开,你能帮他解释原因吗?出示问题爬上泰山小明有了新发现,山上的槐花还含苞待放,这又是为什么呢?展示地形与气温的关系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泰山主峰海拔1545米,山脚下的海拔约

145米,气温是20℃,山上的气温应该是多少呢?读1月和7月的气温分布图,比较海洋和陆地不同季节气温的变化,总结海陆对气温的影响观察微视频,感知海陆气温的变化特点学生思考回答问题感知地形对气温的影响:气温随海拔

的升高而降低学生进行计算活学活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蕴含的地理知识培养读图能力及归纳总结能力通过微视频加深孩子们的理解,同时提高兴趣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环环相扣联系现实引出地形与气温的关系学习

生活中的地理培养学生的读图查找能力及计算能力进一步加深地形因素对气温的影响4环节四气温与人类活动环节五气温知识大挑战人类活动对气温的影响引导学生知识回顾点击衣食住行和农业教师出示问题读世界和中国年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图,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展示人类活动

对气温的影响和气候变暖冰川消融的视频谈谈你本节课的收获学生进行知识的规律总结顾同学根据图片来说气温对人类生活影响的例子。抢答读图发现气温升高,气候变暖观看图片和视频感受气候变暖对人类的影响提出保护家园倡议书学生畅谈收获通过知识回顾对本节的知识加以巩固让学生能够举例说明气温对人类生活的影

响。考察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视频和图片形成为改善气候贡献自己力量的观念收获知识的同时也认识气温同人类息息相关,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形成人地和谐观课堂小结我们的发现之旅一路走来,发现的气温变化可真不少,我们

一起来回顾一下吧。5板书设计当堂检测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反映了本节课学的什么规律?2.图中虚线代表哪个半球的回归线?3我国冬季,北国是“千里冰,万里雪飘”的风光;而南国却是“绿树成荫,百花盛开”的景象。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4.下列关于世界气温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A.世界气温的分布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B.海拔的高低会影响气温的变化C.南半球的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D.同纬度的地区气温完全一样读世界和5中国年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图,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6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我出示了大量有

应用价值的地理图片,如:等高温线图、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等,通过学生读图阅图,挖掘地理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读图阅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与同学合作的能力等等。教学中注意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使学生明白

气温与生活息息相关。在这节课中,我始终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同时,考虑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是使不同的学生都有发展,充分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去思考、去探索

,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小组教学是当今较流行的教学方式,实践证明小组教学能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效率,也能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也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通过这种模式的教学,极大地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树立了学习

的自信心。本课内容比较抽象,主要是让图说话,看图总结,初一的学生想象力不够丰富,分析起来有些困难,所以在设计本节课时,我把课件做的比较详细,讲授时老师讲的也比较多,引导学生分析的比较多。幸好的是,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学习,从当堂达标情况来下,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如果时间

允许,教师还可以适当地再补充一些例题,让学生多做一些练习题,这样巩固的效果会更好一些。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97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