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教材分析】-鲁教版(五四制)地理六年级上册

DOC
  • 阅读 10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 页
  • 大小 45.500 KB
  • 2022-11-2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教材分析】-鲁教版(五四制)地理六年级上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教材分析】-鲁教版(五四制)地理六年级上册.doc,共(2)页,45.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536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地形图的判读》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在整个课程教材体系中的地位本课为鲁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本节主要讲述三部分内容: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通过对前一节"地图的阅读"的学习,已使学生对地图有初步了解,本节内容是对前一节内容的延伸和扩展,地形图是人们日

常生活和地理学习中常用的地图类型,故具有地图应有的性质和功能,即地形图是日常生活和学习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所以本节内容在整个地理学习中是较为基础和重要的一节。本节教材需要落实的课标内容是: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

峰、山脊、山谷,判读坡度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从知识的角度来看,这一节主要讲述的内容是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初步学习阅读等高线地形图,培养学生阅读和使用地图的能力。从学

生能力上来看,学生从阅读平面地图过渡到通过地形图判读地形、地势,形成空间概念,达到较高的能力要求。二、不同教材版本对相关教学内容的处理版本章节粤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陆地与海洋第一节陆地与海洋的分布第二节等高线与地形图第三节海洋与陆地的变迁第四节人类与海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同鲁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三节地图的阅读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商务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地图第一节地图基本要素第二节地形图的判读第三节地图的应用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一节认识地球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粤教版教材包括两部分内容:

“等高线的判读”、“利用地图认识地势”。人教版和鲁教版教材包括三部分内容:“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商务版教材包括三部分内容:“海拔和相对高度”、“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

形图”。湘教版教材包括三部分内容:“陆地地形”、“海底地形”、“学看地形图”。三、课程教材内容的整合,课程教学资源的取舍根据以上几种版本的教材对本课内容的分析,依据新课标要求,在鲁教版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将本课内容

整合如下:1、删减的内容:27页地形剖面图课后学生自己完成。分层设色地形图当做课后拓展学生课后探究。2、增加或改动的内容:学生自己用陶泥制作山体模型并指出主要的山体部位。参照粤教版地理课本上用土豆做等高线的活动结合鲁教版课本用橡皮泥制作等

高线模型的活动,用土豆制作山体模型,并画出等高线地形图。(橡皮泥或陶泥切割后容易变形,不好操作)四、教材内容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算某点的海拔,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辨别坡度的陡缓。【教学难点】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脊和山谷。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辨别坡度的陡缓。五:课时、课型安排课时:一课时课型:新授课第三节世界的地形第四节海陆变迁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47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