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第一课时(效果分析)-鲁教版(五四制)地理六年级上册.doc,共(2)页,25.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536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第一课时效果分析课堂教学效果分析立足课标和研究问题,在本节课堂教学中实现了以下突破:1、教师在教学中有目标意识,能围绕目标的达成进行评价任务的设计,进而设计教学活动,注重在过程中评价,用评价引领教学,评价任务并不局限于学习结束时,更多的是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实现边教边
评。从课堂实施中看学生学习的针对性更强了边教边评有利于学生及时的巩固和运用知识,老师能第一时间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应该说课堂的实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2、注重贴近学生生活。围绕目标的达成,创设了一系列的生活情境,展开的一系列问题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时不知不觉
完成了对节课知识的学习,实现了知识逻辑和生活逻辑的统一,增加了趣味性和真情实感。3、有效开展了自主合作学习。整堂课所有小组的表现应该讲是令人满意的,但也看到了个别组的个别同学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不够,有些组在进行合作学习时,交流探讨的过程也不够规范。这些都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去指导提高。教
师的有效引导和指导这一块还有待加强。不足:一方面是要进一步提高评价任务设计和目标的匹配度以及与教学活动的整合程度;另一方面是提高评价信息的收集、研判和处理的能力。评测试题效果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A准确率97%2.D
准确率97%3.C准确率97%4.C准确率85%,部分学生不知道荫房为何物。5.C准确率97%6.A准确率97%二、综合题7.(1)便于迁徒,过游牧生活。准确率85%,估计是以前讲课的时候提到,比预期效果要好。(
2)冬冷夏热,降水少。准确率80%,部分学生对于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气候特点掌握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