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G的临床应用新版-课件

PPT
  • 阅读 4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97 页
  • 大小 9.203 MB
  • 2023-04-1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橙橙】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EEG的临床应用新版-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EEG的临床应用新版-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EEG的临床应用新版-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EEG的临床应用新版-课件
EEG的临床应用新版-课件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9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EEG的临床应用新版-课件.ppt,共(97)页,9.203 M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4478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湘雅医院李国良脑电图的临床应用•一、脑电图REEGAEEG(24hEEG)VEEG•二、脑电地形图(BEAM)•三、脑磁图(不作介绍)脑电地形图(BEAM)(一)•是在EEG的基础上,将脑电信号输入电脑进行再处

理,通过模数转换和付立叶转换,将脑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处理成为脑电功率谱;•按照不同频带进行分类,依功率的多少分级,最终使脑电信号转换成一种能够定量的二维脑波图像;•此种图象能客观地反映各部电位变化的空间分布状态,其

定量标志可以用数字或颜色表示,再用打印机打印在颅脑模式图上。脑电地形图(BEAM)(二)•它的优越性在于能发现EEG中较难判别的细微异常,提高了阳性率,且病变部位图象直观醒目,定位比较准确,从而客观对大脑机能进行评价。•主要应用于缺血

性脑血管病的早期诊断及疗效予后的评价,小儿脑发育与脑波变化的研究,视觉功能的研究,大脑肿瘤的定位以及精神药物的研究等。•缺点:不能识别癫痫样波,对癫痫诊断无帮助。脑电图检查•脑电图(EEG)是在头部按一定部位放置8-16个电极,

经脑电图机将脑细胞固有的生物电活动放大并连续描记在纸上的图形。EEG是头皮上两点之间的电位差。脑电图检查前的准备•脑电图检查应放在饭后1~2小时内进行,因为人体内血糖水平对脑电图有很大的影响。•检查前三天应停用一切镇静药物及安眠药物。•检查前一天应

将头洗干净(为了降低头皮电阻)脑电图电极安放(国际10-20系统)•一般采用棒状、盘状或圆形平面电极,与头部要固定紧贴,与皮肤接触面需要涂以导电糊或盐水,以减少电极的电阻。•特殊电极有鼻咽电极、蝶骨电极和皮质电极脑电图检查意义•脑电图所描记的脑部异常活动图形,能说明脑部本

身疾病(如:癫痫、肿瘤、炎症、血管性疾病、外伤及变性病等)所造成的局限或弥散的病理表现•对脑外疾病(代谢和内分泌紊乱及中毒等)所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变化也有临床价值。•脑电图对鉴别脑器质性疾病和功能性疾病有一定作用。脑电图还可以作为一种随访疾病的观察方法。脑

电图检查意义•惊厥疾患的鉴别诊断•意识障碍的鉴别诊断•观察癫痫的治疗效果•颅内病灶(肿瘤、脓肿、血管疾患等)的发现和定位•智力障碍、精神行为异常的鉴别•主要适用于癫痫的诊断、分型及其他脑疾病的功能判断。脑电图检查(正常人脑波)•脑波按其频率分为:δ波(1

-3c/s)θ波(4-7c/s)、α波(8-13c/s)、β波(14-25c/s)γ波(25c/s以上),δ和θ波称为慢波,β和γ波称为快波。•依年龄不同其基本波的频率也不同,如3岁以下小儿以δ波为主,3-6岁以θ波为主,随年龄增长,α波逐渐增多,到成年人时以α波为主,但年龄之间

无明确的严格界限,如有的儿童4、5岁枕部α波已很明显。•正常成年人在清醒、安静、闭眼时,脑波的基本节律是枕部α波为主,其他部位则是以α波间有少量慢波为主。正常脑电图•正常人脑电图的频率几乎全由α波及β波组成,其波幅波形及频率两侧均对称,频率恒定不变,波幅在两侧可相差30%,惯用右手的人,由

于左侧半球传入冲动较多,α波受抑制,所以右侧半球波幅较高。85%的正常人可以是上述脑电图波形,15%则可有轻度异常改变。•正常脑电图可分以下四型:α形脑电图、β形脑电图、低电压脑电图、不规则脑电图。异常脑电图(1)•异常脑电图可分为轻度、中度及

重度异常(1)轻度异常脑电图•α节律很不规则或很不稳定,两侧波幅差超过30%,调节不良,睁眼抑制反应消失或不显著。•额区或各区出现高幅β波。θ波活动增加,某些部位θ活动占优势,有时各区均见θ波。•过度换气后出现高幅θ波。异常脑电图(2)•(2)中度

异常脑电图•α节活动频率减慢至每秒钟8~7次,或α消失,有明显的不对称。•弥散性θ活动占优势。•出现阵发性θ波活动。•过度换气后,成组或成群地出现高波幅δ波。异常脑电图(3)•(3)重度异常脑电图•弥散性θ及δ

活动占优势。•α节律消失或变慢。•出现阵发性δ波。•自发或诱发地出现高波幅棘波、尖波或棘慢综合波。•出现爆发性抑制活动或平坦活动。各种异常脑波的临床意义(1)•一,基本波的异常:•α节律的减弱或消失:

可分为局限性和普遍性减弱或消失。前者提示该部皮层机能低下或消失,或在作用电极与皮层之间有高阻抗的物质(如血肿)存在。普遍性a节律减弱或消失说明皮层机能普遍低下,见于脑缺氧、脑外伤等,亦见于正常人嗜睡期(抑制期);•α节律波幅异

常增高:说明该部皮层机能亢进,可见于癫痫病人;•低波幅快波型脑电图:为大脑皮层机能处于兴奋、不安、精神活动、感觉刺激及少数β型脑电图者外,亦见于桥、延脑部病变、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投射系统的机能亢进时。各种异常脑波的临

床意义(2)•二,阵发性异常波:•凡阵发性高波幅者,多属癫痫性异常;•棘波、尖波以及它们与慢波结合的综合波,均为癫痫样放电。单个或散在性出现时一般不伴有临床发作,若为多棘波连续出现或呈多棘波慢波者,则有抽搐发作倾向。以

3次/秒之棘慢波阵发性出现者,常为癫痫失神发作。•在以局限性慢波为背景的情况下,出现阵发性棘波等异常波,提示该部脑组织有器质性改变,兼有癫痫发作的倾向。•两侧同步性阵发性慢波节律,多提示脑深部中线结构如第3脑室、丘脑、中脑有病灶。各种异常脑波的临床意义(3)•

三、非阵发性异常:•局限性非阵发性异常:多表明脑部有浅在性(大脑皮层)病灶存在,病灶越浅,其阳性率越高,异常波越明显。多灶性局限性者常提示有多个病灶的可能。•广泛性非发作性异常:多提示大脑皮层广泛性机能障碍,如见于弥漫性脑病、感染、中毒、

代谢性脑病、意识障碍等。一侧大脑深部病变时,其异常之电活动有时可通过胼胝体、前后连合、丘脑等结构传至对侧,从而出现两侧性异常,但继发性的一侧半球之异常波出现的时间较原发侧为晚、波幅较低。神经科非癫痫患者异常脑电图脑炎(病毒性脑炎)•在病情较轻或发病的早期,

脑电图主要表现为θ波活动。•病情较重时则表现为弥漫性高波幅δ活动及α活动,也可在脑部病变最严重部位出现局限性慢活动,病情极重时可出现爆发性抑制活动或平坦活动。•在脑炎急性期抽搐是常见症状之一,抽搐者的脑电图易出现棘波、尖波等痫样放电,脑电图异常程度也随之增加。•SSPE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每4~6秒一次的周期性爆发。•CJD:每秒一次的周期性爆发CJD的EEG颅脑外伤•脑震荡:受伤后即刻测定则可见到无节律的低平波,以后为广泛的θ波和α波,可能与中脑网状结构功能障碍有关,清醒后脑电图恢复正

常。•脑挫伤:双侧可见α节律抑制,广泛的双侧高波幅θ波及δ波,以病侧较明显。重症脑挫伤时基本的α节律消失,主要为δ波。•脑外伤后综合征:可见α波频率变慢、波幅增高,而且不稳定,可出现病理性慢波。有外伤后癫痫的病人可以见到棘波、尖波、复合波等。随

着病情的恢复,脑电图逐步好转,α节律恢复正常。脑电图的随访检查,可以推测脑外伤的预后。颅内占位性病变脑电图•颅内占性病变往往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脑电图变化,尤其是大脑半球的占位性病变,包括脑肿瘤、脑脓肿、脑转移癌和慢性硬膜下血肿等到,多有一侧性或局灶性慢波(主要为δ波和θ波)。占位性病变•

脑脓肿——高度局限的(脓肿区)异常慢波。•肿瘤:•(1)病变深度1)深部肿瘤——更为节律性——有时为θ频率。2)浅表肿瘤——非常不规则δ波,正常背景节律的抑制,•(2)中线肿瘤——双侧同步性慢波,以额区(前位脑干)或枕区(后位脑干)最为明显。后颅凹肿瘤(小儿)1)不

规则飘移性δ波(枕区)。2)规则的δ波(枕区)。3)还可见额区慢波。4)还可见矢状面两侧慢波。•(3)肿瘤生长速度1)缓慢——尖波和慢波。2)迅速——仅有极慢的波。脑血管病•脑出血:急性期脑电图变化主要为两侧弥漫性δ波,受损侧半球有多形性,在颞叶和中央区最显著,很少伴有棘波和尖波,随

着病情的好转,弥漫性异常逐渐减轻,局限性改变显得突出,但在数周或数月后基本可以完全消失。而临床上仍有偏瘫。•脑血栓形成:在颈内动脉部分发生阻塞而无症状和体症时脑电图往往正常,而当有一过性症状出现时患者半球基本节律的波幅降低,在颞和顶部出现低波幅多形性δ波。短程

节律性δ波可能出现于一侧或双侧额区。•脑电图随访描记对鉴别脑血管性疾病或占位病变及预后有一定帮助。一般说来血管性疾病脑电图变化趋向于减轻,而占位性病变则加重;在一次发作经过治疗后,脑电图异常减轻则提示预后较好,加重则预后较差。代谢性、中毒性疾病•表现为弥漫性慢波,背景节律和频率减慢

以及FIRDA(额区间歇性节律性δ活动)等。•肝(肾)昏迷——三相波。休息一会癫痫的脑电图检查•癫痫是大脑神经细胞过量放电所引起的,以反复发作(癫痫发作)为特征的,由各种原因所致的慢性脑疾患;它具有各种临床表现及检查

上的所见。•这个定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临床上有反复发作;二是脑电图上出现爆发性异常波(癫痫样波)。•对于非癫痫性疾病,脑电图表现没有特异性,必须结合临床进行综合判断;•然而对于癫痫则有决定性的诊断价值,在癫痫发作间歇期,

脑电图可有阵发性棘波、尖波、棘-慢波综合等所谓“痫样放电”表现。癫痫样放电的类型散发性棘波散发性尖波棘慢波或尖慢复合波多棘波群高幅失律发作性节律波提高异常脑电图阳性率的方法•为了提高脑电图对癫痫样波的检出率,可依据不同的病变部位采用不

同的电极放置方法。•如鼻咽电极、鼓膜电极和蝶骨电极,在开颅时也可将电极置于皮层(皮层电极)或埋入脑深部结构(深部电极)。•此外,还可使用各种诱发试验,如睁闭眼、过度换气、闪光刺激、睡眠诱发、剥夺睡眠诱发以及静脉

注射美解眠等。•但蝶骨电极和美解眠诱发试验等方法,可给病人带来痛苦和损害,须在有经验者指导下进行。•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近年来又有了24小时监测脑电图及视频脑电图(VEEG)。•多数癫痫发作和阵发性放电是随

机出现且历时短暂,因此常规EEG的阳性率比较低(<50%)。•便携式24hEEG通过延长监测时间,大大提高了EEG的阳性率,但不能观察发作的表现。•VEEG的应用解决了癫痫诊断中两个最重要的问题,一是通过录像可直接观察发作的临床表现,二是通过同步EEG监测可分析临床与EEG的关系,因而成为癫痫

诊断和鉴别诊断最可靠的检测方法。伪差的识别心电伪差癫痫样波•棘波:波形尖锐,升降线急而直,频率在12Hz以上,2个波以上称多棘波。常见于癫痫。•尖波:近似棘波,上升快下降慢,频率在12Hz以下,常见于癫痫。•棘慢综合波:由棘波和θ波或δ波相连的波。典型失

神小发作见到3次/秒的棘慢波;2个以上棘波与慢波相连称多棘慢波,常见于肌阵挛发作。•尖慢综合波:尖波与慢波相结合,意义同上。•高峰节律紊乱:为杂乱的高波慢波、棘波、尖波及棘慢综合波组成,见于West综合征棘波尖波的极性棘慢复合波与尖慢复合波的种类与出现方式棘慢复合波强直-阵挛性发作发作

间期的脑电图约20~30%的病人的脑电图在强直-阵挛性大发作间歇期可完全正常,70~80%病人的脑电图有不同程度的异常。1、发作性异常波2、非发作性异常波癫痫发作期的脑电图表现•与发作间期痫样放电相似,是这种

发作间期痫性放电的延续。•有些则与发作间期的脑电图表现完全不同,出现一种全新的脑电图模式:脑电低平;募集节律;爆发性放电肌阵挛发作主要表现为多棘-慢波Generalizedpolyspike-wavecomplexesinapatientwithjuvenilemyoclonicepile

psy失神发作•弥漫性3HZ的棘-慢波和非典型的更快的3.5-6HZ的棘-慢波主要见于儿童或肌阵挛失神发作。典型者主要表现为双侧同步化,高波幅的棘-慢复合波,初期频率为3.5-4.5HZ,以后为典型的3HZ,发作后期频率变慢,为2-2.5HZ。波幅可达200-1000μV

。棘波可出现在慢波前或后,也可出现在慢波的升支或降支,或完全包含在慢波中。3.0-Hzspike-wavecomplexesduringaseizureinachildwithabsenceepilepsy.部分性发作部分性癫痫的

脑电图表现虽各不相同,但多有皮层性局限性发作波波型。有局限性脑电图改变的病人,大多表现为局限性棘波、尖波或棘(尖)慢复合波,余者为不同形状不同频率的局限性发作性节律波,其脑电图的表现形式与病灶部位有关。(一)发作期的脑电图(二)发作间期脑电图(一)发作时的脑电图阵发性高波幅θ节律型

阵发性快波型低平波型无明显改变(二)发作间期脑电图颞叶或额叶散在性棘波发放尖慢波、棘慢波或爆发性慢波发放梯形波发作Rhythmicthetaactivitymaximalattheleftsphenoidalelectrodeduringaseizureinapat

ientwithmesialtemporallobeepilepsy.颞叶癫痫EEG良性中央回癫痫Lennox-Gastaut综合征•学龄前期发病•多伴智能发育障碍•多种发作形式•EEG上慢棘-慢波•治疗困难,予后差West综合征•3-7个月婴儿多见

•发育迟缓•屈颈、弯腰样发作•EEG上呈高峰失律HypsarrhythmiainaninfantwithWest'ssyndrome癫痫样波与临床的关系(1)•抑制性爆发——早期婴儿癫痫性脑病(EIEE)或新生儿肌阵挛脑病。•高幅失律——婴儿痉挛。

•缓慢的(1~2周/秒)棘慢复合波——强直发作。•3周/秒棘慢复合波——失神发作•多棘波:全身性强直阵挛性发作。•不规则的棘慢复合波——失张力发作,肌阵挛发作。•枕区尖波——良性枕叶癫痫,晶体后纤维组织形成(罕见),视觉感知障碍。•中央颞

区尖波——良性儿童期癫痫。•顶区尖波——旋转性发作或感觉性发作。•前额尖波——自主神经发作。癫痫样波与临床的关系(2)•双枕区棘慢复合波——部分性发作和全身性发作(及偏头痛)•睡眠时脑电图癫痫状态——尚无新说•额区尖波——JACKSON发作(额叶癫痫的常见类型)或旋转性发作或重复性运动。•中线尖波

——单纯部分性发作。•颞部尖波——(1)后颞尖波——自主神经症状和发作。(2)中颞尖波——自主神经症状和发作。(3)前颞尖波——癫痫发作(复杂的部分性发作和全身性强直阵挛性发作)。•周期性一侧性癫痫样放电(PLED)——部分性癫痫持续状态——脑血管病(栓塞)及(转移性)肿瘤。•1周/秒双侧

周期性尖波——JAKOB-CREUTZFELDT病(雅克病:皮质——纹状体——脊髓变性)。•重复性不规则棘慢复合波伴背景节律抑制——大脑缺氧。为什么反复做脑电图检查•临床上常常遇到有些癫痫病人发作表现不典型,单凭临床表现难以确诊是否癫痫发作,这时脑电图检查就显得特别重要。而

有时在发作间隙期一两次脑电图正常又不能完全排除癫痫,这就需要反复检查脑电图。国外有人为确诊是否是癫痫,曾反复做了几十次脑电图检查,最后终于发现有癫痫波。•有时为了确定癫痫发作类型和寻找癫痫病灶,也需要反复做脑电图。癫痫病人服

药治疗过程中或准备减药时也常常需要做脑电图,以帮助判断药物疗效和决定是否可以减药。脑电图检查是无创伤性、安全性高、可靠性强的检查手段,在癫痫的诊断治疗过程中,常需要反复做脑电图检查。易误诊为痫性放电的生理波•1睡眠中的顶尖波(Vertextransientsofl

ightsleep):少儿,尤其是大于5岁的儿童睡眠中易出现这种顶尖波,部分为尖波,有时有阵发性出现的倾势,中线棘波可能骑跨到这种顶尖波中。在青年人中这种顶尖波可能不对称。•2wickert棘波:出现在颞区

的类似Mu节律,表现为爆发性尖波,似背景节律的加剧。多在成年人,觉醒和睡眠中出现。•3儿童局灶性枕叶尖波:在癫痫病人中比颞叶或额叶棘波少见,随着年龄增长逐步消失,可以出现在早发性视力剥脱的儿童中。瞌睡期节律性θ波爆发•这种波形

的特征是由5-6.5HZ的长θ节律组成,也可表现为4-5Hz锯齿波,频率与波幅均有很大的差异•颞中部最明显,可以扩展到颞前或后部及枕叶,以负相波为主,有阵发性出现的倾势;•这种尖的θ波可以单侧,也可双侧出现或表现为同步放电,一次持续的时间可达10秒,甚至可达到1

分钟可以上,首次出现的时间多在瞌睡的早期,后期或轻度睡眠时消失。临床意义不明的良性癫痫波•16和14HZ正相爆发性棘波:国际脑电图和临床神经生理联盟认为6和14HZ正相爆发性棘波是“5-7HZ和13-17HZ,主要是4和16HZ的弓型尖波,在睡眠期,一侧或双侧枕区及颞叶后部易见,代表着来自其

它部位的波峰,呈正相”,同时指出波幅小于75μν,用对侧耳或其它远隔的参考电极最易记录到。•与癫痫关系不明确。亦可见于正常小儿。14Hz或6Hz正相棘波特别指出•健康人的癫痫样波:0.5%-9.3%,非癫痫性疾病可能更高,不能一见癫痫样波就诊断为癫痫。谢谢!

小橙橙
小橙橙
文档分享,欢迎浏览!
  • 文档 25747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