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解剖学医学课件

PPT
  • 阅读 56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32 页
  • 大小 7.243 MB
  • 2023-04-1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橙橙】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神经系统解剖学医学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神经系统解剖学医学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神经系统解剖学医学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神经系统解剖学医学课件
神经系统解剖学医学课件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13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神经系统解剖学医学课件.ppt,共(132)页,7.243 M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4433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神经系统◼一、脊髓和脊神经◼二、脑和脑神经◼三、自主神经系统◼四、感觉传导通路◼五、运动传导通路1神经系统模式图2神经系统中枢神经脑脊髓周围神经按部位分脑神经脊神经按分布分内脏神经内脏感觉神经内脏运动神经交感神经副

交感神经躯体神经3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1.灰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和树突聚集而成。◼2.白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聚集而成。◼3.神经核: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聚集而成的团块。◼4.神经节:周围神经系统内,神

经元胞体聚集而成的团块。◼5.纤维束: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聚集成束。◼6.神经: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聚集而成的条索状结构。◼7.网状结构:中枢神经系统内,灰质和白质混合而成。4一、脊髓和脊神经5位置6脊髓的外形和被膜7脊髓节与椎骨对应关系歌诀◼颈节一四相齐,颈五胸四节高一;

◼下胸高三中高二,腰节平胸十十一;◼骶尾腰一胸十二,定位诊断是依据。8脊髓末端位置歌诀◼脊髓何处定末端,男一女二小儿三;◼终池底部对骶二,终丝尾骨背侧攀。◼脊髓歌诀◼柱状两臌大,下部是圆锥;◼沟内前后根,向下成马

尾。9组成和分布10脊髓横切面歌诀◼白质包外灰居中,灰质断面似蝶形;◼前角运动后感觉,侧角交感在腰胸;◼前侧后索传导束,联络颈节上下行;◼后索薄楔内外位,深感精触较固定;◼前侧索内上下全,冷热触压和运动。11横断面12脊髓和脊神经根131、颈

丛14颈部肌肉、血管和神经(1)15颈部肌肉、血管和神经(2)16颈部肌肉、血管和神经(3)172、臂丛1819纵隔2021腹后壁的肌肉和神经22二、脑和脑神经◼(一)脑:脑干、间脑、小脑、大脑◼(二)脑神经:12对◼(三)脑、脊髓被膜、脑室、脑脊液、脑血管、脑屏障23脑的冠状切

面241、脑干◼脑干连脑神经根歌诀◼中脑连三四,桥脑五至八;◼九至十二对,要在延髓查。25脑干腹面观26脑干背面观2728292、间脑TheDiencephalon◼背侧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后丘脑◼底丘脑3031四叠体及膝状体歌诀◼上视、下听、外视、内听;◼视听反射,务必记清

。◼后丘脑metathalamus:◼内侧膝状体:接收来自下丘臂的听觉纤维,发出听辐射→听觉中枢◼外侧膝状体:接受来自视束的视觉纤维,发出视辐射→视觉中枢32上丘脑epithalamus◼松果体:属内分泌器官,产生褪黑素,抑制性腺功能,16岁以后钙化◼缰三角:含缰核

,接受经髓纹来自隔核的纤维,传出纤维经后屈束至脚间核◼缰连合◼丘脑髓纹;起于下丘脑,止于缰核(属边缘系统)◼后连合3334丘脑核团模式图35363、小脑37小脑上面观38小脑下面观39小脑分叶40小脑皮质结构41小脑脚及外

侧丘系42小脑上脚及小脑齿状核43小脑的功能◼小脑的功能:维持身体的平衡;调节肌张力;协调随意运动。◼原小脑综合症:平衡失调,眼球震颤。◼新小脑综合征:共济失调,肌张力低下,意向性震颤等。44454、端脑TheTelencephalon五叶◼

额叶frontallobe外侧沟以上,中央沟以前◼顶叶parietallobe中央沟以后,外侧沟末端与枕叶前缘中点连线以上的部分◼颞叶temporallobe外侧沟以下◼枕叶occipitallobe背外侧面:顶枕沟至枕前切迹(距枕极4cm)连线后部◼岛叶ins

ularlobe外侧沟深面,被大脑额、顶、颞叶掩盖46三条恒定的沟◼外侧沟:自半球下面,行向后上方,至半球上外侧面的深沟◼中央沟:自半球上缘中点稍后方,斜向前下方,几乎达外侧沟◼顶枕沟:半球内侧面后部自前下斜向后上4748491、大脑半球外侧面5051额叶:◼

中央前沟、额上沟、额下沟◼中央前回:中央沟与中央前沟之间◼额上回:额上沟以上◼额中回:额上沟与额下沟之间◼额下回:额下沟与外侧沟之间52顶叶◼中央后沟、顶内沟◼中央后回:中央沟与中央后沟之间,◼顶上小叶:顶内沟与大脑上缘之间,◼顶下小叶

:顶内沟以下的区域,主要脑回有缘上回和角回53颞叶◼颞上沟、颞下沟◼颞上回:颞上沟与外侧沟之间◼颞中回;颞上沟与颞下沟之间◼颞下回:颞下沟与大脑下缘之间542、大脑半球内侧面55内侧面◼中央旁小叶:中央前、后回向大脑内侧面的延续部分◼扣带回:胼胝体沟与扣带沟之间◼距状沟:位于胼胝体后下方呈弓形向后

至枕叶后端◼楔叶:距状沟与顶枕沟之间◼舌回:距状沟下方皮质56底面◼额叶下面:眶回、嗅球、嗅束、嗅三角◼枕颞沟、侧副沟、海马沟◼枕颞外侧回:枕颞沟与大脑下缘之间◼枕颞内侧回:枕颞沟与侧副沟之间◼海马旁回:位于侧副沟的内侧◼钩:海马旁回前端的弯曲◼

齿状回、海马——海马结构◼边缘叶:隔区(胼胝体下区、终板旁回)、扣带回、海马旁回、海马、齿状回57大脑皮质分区58脑底面59脑岛60脑的正中矢状切61海马和穹窿62大脑半球水平切面63基底核64胼胝体:连接两侧半球广泛区域,分为嘴、膝、干、压四部分65内囊歌诀◼内囊并非一个囊,交通枢纽恰称当;◼

豆尾与丘之间是,投射纤维聚多方;◼水平切面拐角形,前后二脚膝中央。66纹状体与内囊6768内囊:位于丘脑、尾状核与豆状核之间,水平切面呈向外开放的“V”字形◼内囊的分部及各部所通过的纤维束◼内囊前肢:位于豆状核与尾状核之间,有额桥束、丘脑前辐射通过◼内囊膝:前、后肢会合部,有皮质核束通过◼内囊后

肢:位于豆状核与丘脑之间,有皮质脊髓束、皮质红核束、丘脑中央辐射、顶枕颞桥束、视辐射、听辐射通过◼内囊损伤(三偏综合征):对侧偏身瘫痪(锥体束损伤);对侧偏身感觉丧失(丘脑中央辐射损伤);双眼视野对侧半的同向偏盲(视辐射损伤)。69边缘

系统◼组成:边缘叶及相关皮质、皮质下结构(杏仁体、隔核、下丘脑、上丘脑、背侧丘脑前核、中脑被盖等)◼纤维联系:前脑内侧束、穹隆、乳头丘脑束、终纹(杏仁体一隔区)、脑髓纹(隔区一缰核)等◼功能:调节内脏活动和情绪活动;与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有关;与精神、记忆等高级神经活动有关70(二)脑神经

:12对◼脑神经名称歌诀◼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面八听九舌咽,迷副舌下十二全。◼脑神经性质歌诀◼一二八对性质感,运动舌付动滑展;◼舌咽迷走三叉面,感觉运动混合全。71脑神经72脑神经出入颅部位歌诀◼视管有视嗅筛板孔,眶上裂内眼滑展动;◼静脉孔中咽迷付通,面听内耳舌下管行;◼还有

上颌圆下颌卵,也要记清。◼脑神经连脑歌诀◼一嗅额下嗅球中,二视离球间脑通;◼脚间窝内三动眼,下丘下方滑车行;◼桥腹两侧连三叉,桥延沟内展面听;◼橄榄后沟上至下,舌咽迷走副神经;◼锥体橄榄之间处,舌下神经看得清。73视

束及视辐射74脑神经核75脑神经核(侧面观)76(三)脑、脊髓被膜、脑室、脑脊液、脑血管、脑屏障771、脑和脊髓的被膜◼硬(脊、脑)膜:大脑镰,小脑幕,硬脑膜静脉窦。◼蛛网膜:无血管,透明,为结缔组织。◼软膜:有丰富的血管。◼硬膜外腔(隙):指硬脊膜与椎管

壁(骨膜)之间的狭窄腔隙,腔内呈负压,含有淋巴管、静脉丛、结缔组织、脊神经根等。◼蛛网膜下腔(隙):指蛛网膜与软膜之间的腔隙,腔内含有流动的脑脊液。◼蛛网膜粒787980脊髓的血液供应和被膜812、脑室◼侧脑室◼第三脑室◼第四脑室82侧脑室latera

lventricle◼位置:大脑半球内部的腔隙,内含脑脊液◼分部:中央部,位于顶叶内;前角,伸入额叶的部分;后角,伸入枕叶的部分;下角,伸入颞叶的部分。◼连通:经室间孔与第三脑室相通83第三脑室thirdventricle◼位置:两侧

背侧丘脑、下丘脑之间的矢状窄隙◼境界:顶,第三脑室脉络组织;底,视交叉、灰结节、漏斗和乳头体;前界,终板;后界,松果体和后连合;侧壁,背侧丘脑和下丘脑。◼连通:两侧,经室间孔→侧脑室;后方:经中脑水管→

第四脑室。84第四脑室位置:延髓、脑桥与小脑之间◼下外界:薄束结节、楔束结节、小脑下脚;上外界,小脑上脚;外侧角◼正中沟、界沟、第四脑室外侧隐窝;前庭区(前庭神经核);听结节(蜗神经核);内侧隆起;面神经丘;舌下神经三角(舌下神经核);迷走神经三角(迷走神经背

核);分隔索;蓝斑;第四脑室顶前部,后部,三个孔:第四脑室正中孔(1),第四脑室外侧孔◼连通:中脑水管→第三脑室,第四脑室→正中孔、外侧孔→蛛网膜下隙85脑室的铸型86侧脑室(上面观)873、脑脊液◼作用:保护、营养、维持颅内压、运输◼

循环88脑脊液循环示意图894、脑血管90大脑半球外侧面的动脉91大脑半球内侧面的动脉9293脑底的动脉94颅内个静脉的交通959697第四脑室脉络98内外侧丘系99前庭神经核的主要纤维投射1005、脑屏障101三、自主神经系统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

0四、感觉传导通路◼感受器→传入神经元→各级中枢→大脑皮质→传出神经元→效应器111传导通路一级神经元二级神经元三级神经元纤维交叉部位投射中枢意识性本体觉和精细触觉脊神经节细胞薄束核、楔束核丘脑腹后外侧核延髓丘系交叉中央后回中上部、中央旁小叶后部及中央前回肢体浅感觉脊神经节细胞脊髓后角

细胞丘脑腹后外侧核脊髓白质前连合中央后回中上部、中央旁小叶头面浅感觉三叉神经节三叉神经脑桥核三叉神经脊束核丘脑腹后内侧核延髓和脑桥中央后回下部视觉视网膜双极细胞视网膜节细胞外侧膝状体视交叉枕叶内面距状沟周围皮质主要感觉传导通路112(一)浅感觉传导通路◼1、躯干、四肢的痛、温、触觉传导通路:脊神经

节(1)-脊髓灰质后角(2)-丘脑外侧腹后核(3)-中央后回等◼2、头面部痛、温、触觉传导通路:三叉神经节-三叉神经脑桥核(触觉)和神经脊束核(痛温觉)-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113浅感觉传导路114(二)深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通路115本

体感觉传导路116视觉传导路117听觉传导路118嗅觉传导路119舌的味觉及神经分布歌诀舌根苦、舌尖甜、舌背两侧尝酸咸;面体尖、根舌咽、三叉神经管一般。120平衡觉传导路121五、运动传导通路122(一)锥体系◼由两极

神经元组成,支配骨骼肌的随意运动。◼包括皮质脊髓束和皮质核束◼是大脑皮质下行控制机体运动的最直接途径◼上运动神经元;位于中央前回◼下运动神经元;位于脊髓前角和脑神经运动核。123锥体束124皮质脊髓束和皮质核束125锥体交叉和内囊

126127(二)锥体外系◼锥体以外调节骨骼肌运动的结构。◼主要传导通路:◼皮质-纹状体通路◼皮质-脑桥-小脑通路128129锥体外系(皮质-脑桥-小脑系)130锥体外系(纹状体-苍白球系)131皮质脊髓束歌诀◼上下两级神经元,

皮质兴奋向下传;◼经过内囊后脚处,锥体下部多越边;◼下行脊髓侧前索,终止前角神经元;◼交叉前伤瘫对侧,交叉后伤瘫同边;◼上损硬瘫下损软,定位诊断并不难。132

小橙橙
小橙橙
文档分享,欢迎浏览!
  • 文档 25747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