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后肩-手综症课件

PPT
  • 阅读 49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2 页
  • 大小 213.000 KB
  • 2023-04-1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橙橙】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脑血管病后肩-手综症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脑血管病后肩-手综症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脑血管病后肩-手综症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脑血管病后肩-手综症课件
脑血管病后肩-手综症课件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2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脑血管病后肩-手综症课件.ppt,共(22)页,213.000 K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4402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脑血管病后肩-手综合征早期康复治疗疗效观察浙江省人民医院康复科陈舒❖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属于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综合征的范畴,是脑卒中患者主要并发症。早期以患侧肩关节疼痛,手指、腕关节疼痛、活动受限、肿胀,被动活动后剧痛为特征。肩手综合征分类❖按照肩手综合征的不同程度分为:

I期,II期和III期❖I期为手部水肿,被动活动易引起剧烈疼痛❖II期为手的症状更明显,疼痛加重,出现自发痛;❖III期又称后遗症期,水肿和疼痛完全消失,但未经治疗的手活动能力永久丧失。研究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血管病后

肩-手综合征患者患侧上肢临床症状、关节活动度和运动功能的影响。研究方法❖将48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分成早期康复组和非早期康复组,两组均给予良肢位摆放,冷热水交替浸泡法,压迫性向心缠绕法,常规康复被动,主动训练法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前后疼痛,水肿程度,关节活动度和运动能力。

研究资料❖一般资料:2009年8月至2011年5月在我院康复科的脑卒中偏瘫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48例,分为两组,观察组为早期康复治疗组,发病后2周内开始康复治疗。对照组为非早期康复治疗组,发病60天以后

开始康复治疗。观察组24例,男13例,女11例;年龄52—68岁,脑出血14例,脑梗死10例。对照组24例,男12例,女12例;年龄51—71岁,脑出血11例,脑梗死13例。两组在治疗前的性别、年龄、脑卒中性质、肩-手综合征病情程度等方面无统计学意

义(P>0.05)。诊断标准❖脑血管病诊断标准,均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肩手综合征诊断标准:患者有神经系统疾病,单侧肩手痛、皮肤潮红、皮温上升;手指屈曲受限,局部无外伤、感染,也无周围血管病的证据。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良肢位摆放,冷热水交替浸泡法,压迫性向心缠绕法,常规康复被动,主动训练法进行治疗。早期良肢位摆放❖使腕部处于掌伸位,避免完全掌屈位或上肢悬于轮椅的一侧,平卧位和患侧卧位时,应使肘关节伸展,腕关节背屈;健侧卧位时肩

关节屈曲约90度,肘关节伸展,胸前放一软枕,患侧上肢放在上面,保持腕关节的背屈;翻身时禁止牵拉患肢。冷-温水交替浸泡❖冷水、温水交替浸泡:先浸泡在40℃左右温水10分钟,再浸泡10℃左右冷水中,反复浸泡3次,每次浸泡之间有短暂的间隔,以确定浸泡的耐受性。促进血管扩张、收缩反应,改善交感神经紧张

性。压迫性向心缠绕法❖用一直径2~3mm线绳由患侧远端向近端绕拇指,然后是其他的手指,缠绕开始时于指甲处做成一小环,然后快速有力地向近端绕至指根部不能再缠为止,缠完后快速将指端处拉开缠绕的线绳。将每个手指都缠一遍后开始缠手,同样在

掌指关节处作一环,然后由掌指关节一并缠绕,到达拇指根部时使拇指内收,把拇掌指关节一并缠绕,直至腕关节,缠完后迅速将指端绳环处拉开缠绕的线绳,每日2次。常规康复训练❖对肿胀的手指、手背可采用主动、被动运动运动。指导患者或

其家属帮助活动肩关节、腕关节、指关节。鼓励患者进行Bobath握手上举训练、主动耸肩动作,帮助患者进行上肢抓握动作训练,解除或减轻粘连,促使肌力恢复,增加肩关节的稳定性,促进上肢血液循环,改善组织代谢。每次持续10min~

20min,一天3—5次,以患肢不感疲为度。评分方法❖肩-手综合征疗效评定标准:①效果显著:浮肿、疼痛消失,关节活动无明显受限,无手的小肌肉萎缩;②效果一般:浮肿基本消失,疼痛基本缓解,关节活动轻度受限,手的

小肌肉萎缩不明显;③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关节活动明显受限,肌肉萎缩逐渐加重。❖偏瘫侧上肢运动功能评定:用Fugl-Meyer评定法评定发病时、康复治疗后患侧上肢和腕手功能。治疗结果两组病人肩手综合征临床表现疗效表总例数效果显著效果一

般无效显效率无效率早期康复组241211150%4.1%非早期康复组24713429.1%16.7%治疗前两组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疼痛、水肿、关节活动度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

P<0.05)两组病人上肢运动功能评分表(Fugl-Meyer)早期康复组非早期康复组P值上肢治疗前27..35±5.0727..57±5.02p>0.25上肢治疗后34..27±4.9829..37±4.95P<0.01❖两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偏瘫上肢运动功能比较:两组治疗前差

异没有显著性(p>0.25)两组治疗后上肢功能均有提高,早期康复组肢体功能改善明显优于非早期康复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果表明,综合康复治疗可改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早

期综合康复治疗效果更佳。讨论❖肩手综合征是脑卒中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多在病后1~3个月,其发生率可高达74.1%。多数学者认为是颈交感神经受刺激而导致的功能异常,其诱因为患肢长时间处于非良肢位、过度掌屈位;患肢未进行被动

或主动活动;对手关节过度牵拉,过度过多腕背屈;肌肉泵作用减弱而诱发水肿和疼痛。❖肩-手综合征不仅影响患者的被动、主动活动,且严重影响患者情绪,可使患者对康复失去信心。肩-手综合征分三期,第I期可持续3~6个月,此时如对出现的症状立即开

始治疗,尚可控制发展,且可治愈,如不及时治疗,可快速转入第II期,而第III期是不可逆的终末阶段,能使其残存功能或已恢复的功能再次丧失,患手可完全废用,成为终身残疾。❖本次研究表明,脑卒中偏瘫后并发肩-手综合征对患者上肢功能、手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有不利影响

。而早期预防积极治疗可以起到减轻病痛,减少残疾率,促进康复提高生存和生活质量的作用,为患者恢复生活自理、减轻家属负担、增强生活的自信,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谢谢

小橙橙
小橙橙
文档分享,欢迎浏览!
  • 文档 25747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