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肿瘤CT诊断课件

PPT
  • 阅读 65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62 页
  • 大小 11.975 MB
  • 2023-04-1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橙橙】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颅内肿瘤CT诊断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颅内肿瘤CT诊断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颅内肿瘤CT诊断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颅内肿瘤CT诊断课件
颅内肿瘤CT诊断课件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6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颅内肿瘤CT诊断课件.ppt,共(62)页,11.975 M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4393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颅内肿瘤的CT诊断张水诚.颅内肿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病,成人颅内肿瘤发病率占全身肿瘤的2%,儿童高于成人,约为7%。.颅内肿瘤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根据生长部位分为脑内和脑外;按细胞起源分为神经胶质瘤和非神经胶质瘤;按组织发生分为神经上皮肿瘤、中胚层肿瘤、外胚层肿瘤、畸形肿瘤及其它肿瘤。.诊

断颅内肿瘤目前主要检查方法是CT和MRI。CT扫描速度快、价格低,对颅内大部分肿瘤可做到定位、定量、定性诊断,目前为首选检查方法。颅内肿瘤的CT表现有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直接征象:包括密度变化、部位、肿瘤数目、大小、形态和边缘,造影剂增强情况间接征象:包括瘤旁水肿、占位效应和骨质变化直接征象.一、

密度异常CT值是X线透射人体时每种组织对X线的吸收系数,又称衰减系数,是一参考值。病灶密度参照于脑组织密度,分为低密度、高密度、等密度和混合密度.正常脑灰质的CT值为30~40hu,白质为25~32hu。低于25hu者为低密度;高于40hu者为高密度,介于二者之间为

等密度。病灶密度不均匀者为混合密度.密度的改变可直接显示病灶,还有助于提供组织学诊断信息。密度异常包括有:钙化新鲜出血富血管组织胆固醇物质囊液液化坏死脂肪从钙化到脂肪,密度逐步由高向低变化,在CT图象表现为白

灰黑的变化钙化:.CT值较高,多大于100hu,常见钙化的颅内肿瘤为少突胶质瘤、颅咽管瘤、脊索瘤和生殖细胞瘤等。.少突胶质瘤多呈条块状钙化;颅咽管瘤易囊状坏死出现囊壁弧形“蛋壳”样钙化,软骨瘤多为“毛线团”样或聚合性钙化;神经节胶质瘤的钙化多与囊

性坏死共存.颅内可出现正常生理钙化,如脉洛丛钙化、松果体钙化、苍白球钙化、大脑镰钙化等新鲜出血:.CT值多在60~80hu之间,边缘不如钙化灶锐利。随血肿溶解吸收,边缘逐渐变淡模糊。出血进入液化坏死腔,可出现血—液平面.颅内最常见出血的肿瘤为多形胶质母细胞瘤,其次为转移瘤

和垂体瘤。富血管组织:.平扫密度多稍高于脑实质,CT值50hu左右,增强扫描多明显强化.常见于脑膜瘤、海绵状血管瘤和髓母细胞瘤等。胆固醇物质:.CT值稍高于脑脊液(水),多在10hu左右。增强扫描囊性病变无强化。.最常见于颅

咽管瘤和表皮样囊肿。增强扫描囊性病变内无强化。囊液:.囊液含蛋白成分较少清亮透明时,CT值在0~10hu之间(等于水密度)。见于蛛网膜囊肿、血管网织细胞瘤、松果体瘤和囊性脑膜瘤。.囊液含蛋白量和胆固醇成分较

高时,则CT值高于脑脊液。见于囊性星形细胞瘤、囊性垂体瘤和囊性颅咽管瘤等。液化坏死:.是肿瘤生长过快造成局部缺血坏死,CT图象可见肿瘤内部不规则液性低密度影,一般肿瘤越大、生长越快则出现坏死机会越多。.常见于胶质母细胞瘤、室管

膜瘤和神经鞘瘤等。脂肪:.CT值一般在-100hu以下。.见于含脂肪类物质肿瘤,如畸胎瘤、皮样囊肿和脂肪瘤等。二、部位.不同性质肿瘤生长部位有特定性.CT可以确定肿瘤生长部位(即定位)并可对肿瘤作出定性诊断鞍内鞍上

区:最常见为垂体瘤、颅咽管瘤,其次为脑膜瘤、动脉瘤、胶质瘤和皮样囊肿。鞍旁区:最常见为神经鞘瘤和脑膜瘤,其次是脊索瘤、硬膜外转移瘤和海绵状血管瘤等。桥小脑角区:发生频率依次为神经鞘瘤、表皮样囊肿、脑膜瘤和化学感受器瘤等。松果体区:.最常见是生殖细胞瘤,.其次为松果体瘤、胶质瘤、脑膜瘤。脑

室内:最常见为室管膜瘤和神经细胞瘤、其次为脑膜瘤。三、肿瘤数目、大小、形态和边缘肿瘤数目和大小:.脑原发性肿瘤一般为单发.但神经纤维瘤、脑膜瘤和听神经瘤可多发。.脑转移瘤一般为多发病灶。多分布于大脑皮层,以大脑中动脉供血区为多见

.肿瘤的形态和边缘:.肿瘤的形态和边缘可提示肿瘤生长方式和部位,并能判断肿瘤的良恶性。.良性膨胀性生长为主的肿瘤或脑外肿瘤形态规整,境界清楚。.恶性侵润性生长的肿瘤形态多不规整,边缘模糊不清。四、造影剂增强.经静脉注射造影剂后在行CT扫描称增强扫描,.增强扫描是CT诊断颅内肿瘤的重要

鉴别方法。可发现等密度肿瘤..肿瘤增强程度和形态一定程度反映肿瘤内部结构及良、恶性程度,有助于肿瘤定位、定量、定性诊断。如:低级星形细胞瘤一般无增强,3、4星形细胞瘤多为边缘环形或不完整环形增强,脑膜瘤可明显增强。颅内肿瘤

的CT间接征象一、瘤旁水肿:.CT图像上表现为围绕肿瘤的低密度区。多位于脑白质,较少累及皮质,水肿外侧缘多呈“手指状”伸进脑皮质内,即最常见的“指状”水肿。.造成瘤旁水肿的原因包括血管源性水肿和细胞毒性水肿。.肿瘤恶性程度高

或肿瘤压迫静脉窦时,水肿程度重。.水肿程度与肿瘤大小无直接关系。如转移瘤的小瘤体大水肿。胶质瘤肿瘤周围水肿区内可有肿瘤细胞,这是胶质瘤术后易复发原因之一。二、占位效应:.是指由于肿瘤或瘤旁水肿造成临近组织结构受压变形、闭塞或移位等。.如观察脑室、脑池和蛛网膜下腔、脑灰白质和

血管等形态及位置,可以确切了解占位效应程度和范围。三、骨变化.临近颅骨的肿瘤,尤其脑外肿瘤可压迫骨板变薄或侵蚀破坏等。.如垂体肿瘤可造成蝶鞍扩大,鞍底下陷变薄或鞍背破坏等;听神经瘤可造成内听道扩大和骨破坏;三叉神经瘤常使岩骨尖破坏。脑膜瘤可使局部骨质增生或受压变薄。颅内肿瘤类

型一、神经胶质瘤1、星形细胞瘤2、少突胶质瘤3、室管膜瘤4、脉络丛乳头瘤二、髓母细胞瘤和神经节细胞瘤三、中胚层肿瘤1、脑膜瘤2、成血管细胞瘤3、肉瘤四、外胚层肿瘤1、垂体瘤2、颅咽管瘤五、颅内神经鞘瘤1、听神经瘤2、三叉神经瘤

六、松果体区的肿瘤1、松果体瘤2、生殖细胞瘤七、畸形肿瘤1、畸胎瘤2、胆脂瘤(表皮样囊肿)3、皮样囊肿4、脂肪瘤八、转移瘤九、其他肿瘤颅内可发生的肿瘤有31种之多,下面就常见的几种作以简单介绍。一、神经胶质瘤1、星形细胞瘤.星形细胞瘤是最常见的颅内肿瘤,发病居颅内肿瘤第一位,20~40

岁最多见,男女比例2:1。.成年人多发生在大脑半球,儿童则多见于小脑。.临床表现为局灶性和全身癫痫发作、神经功能障碍、颅内压增高等症状。星形细胞瘤分级.传统的柯氏(Kernohan)分1~4级,1~2级分化良好,恶性度低。3~4级分化不良,恶性度高。.WHO的国际脑肿瘤组将

星形细胞分三类:1类、低级星形细胞(即1级)为良性2类、间变性星形细胞(2级)为恶性3类、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3~4级)为高度恶性CT表现◼1.低级星形细胞瘤:为均匀低密度病灶,边界较清晰,占位效应不明显,增强扫描无变化。2.间变性星形细胞

瘤(2级):为混合密度病灶,边界不清晰,周围有水肿,增强后病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强化。3.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3~4级)为低、等密度为主的混合性病灶,常伴有明显的坏死和出血,边缘不规则,增强后可呈不规则或花环状增强。男55岁男性45岁手术发现肿瘤内有出血诊断要点◼癫痫,脑受

损的定位征象,高颅压表现◼低级星形细胞瘤为均匀低密度,无占位,不强化.◼间变性和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为混杂密度影,占位征象重,环状强化.2、少突胶质瘤.起源于少突胶质细胞,发病年龄多见于成年人,.肿瘤生长缓慢,

病程长,大部分发生于大脑半球表浅的灰质内。.临床表现与肿瘤生长部位有关,多数有癫痫、偏瘫和感觉障碍。少突胶质细胞瘤在不同年龄组的发病率0510152025300~1011~2021~3031~4041~5051~6060以上少

突胶质瘤的CT表现.多为混合密度肿块,边缘常不甚清楚,.钙化是少突胶质细胞瘤特点,表现为条状、分支状、或团块状钙化。.增强后实性部分可呈轻到中等度强化。少突胶质瘤CT图像诊断要点1、好发成人,病程进展缓慢,癫痫、偏瘫为主要表现2、肿瘤多发生于大脑周边,以额叶为多,其次为顶叶和颞

叶,3、条状、点片状钙化为特征3、室管膜瘤.室管膜瘤以青少年多见,其中幕下脑室占60%,.发病高低依次为四脑室、侧脑室、三脑室和导水管。可随脑脊液流动种植转移。室管膜瘤的CT表现.呈菜花状混杂密度肿瘤块,多为实性,可见囊性变,部分可见钙化灶。.增强扫描:多呈不均匀中度强化。.位于四

脑室时,肿瘤周围可见低密度的残存脑室。位于侧脑室可引起脑室局部扩大。室管膜瘤的CT图像二、脑膜瘤.发病率仅次于胶质瘤居颅内肿瘤第二位,中年人多见。.好发部位包括大脑镰旁、大脑凸面、幕切迹、前中后颅底和桥小脑角处等。.肿瘤多为单发,生长在脑外,接受颈外和颈内动脉

双重供血,血供丰富,多有完整的包膜,肿瘤可侵犯颅骨使局部骨质增生或受压变薄。临床表现特点.脑膜瘤生长缓慢,又居脑外,定位和高颅压征象出现缓慢,肿瘤较大,压迫脑功能区,可出现下列症状.大脑凸面脑膜瘤,常有癫痫、运动及感觉异常.前颅底脑膜瘤,可有精神障碍、嗅觉异常.鞍区脑膜

瘤压迫视神经,出现视力障碍,压迫丘脑下部,出现尿崩等脑膜瘤CT表现.肿瘤多数呈均匀高密度,少数为等密度,偶见低密度。.肿瘤内可出现低密度坏死区,15~20%出现钙化,斑点状甚至或整个瘤体均匀钙化。.肿瘤边界清楚,宽基底附于颅板或硬膜表面,与硬膜呈钝角。瘤旁水肿轻。周围脑组

织受压,脑白质塌陷。局部骨质增生硬化,亦可出现骨质侵蚀破坏。.CT增强肿瘤90%有明显均匀强化,少数轻度或环状强化.脑膜瘤CT图像脑膜瘤CT图像脑膜瘤CT图像脑膜瘤CT图像脑膜瘤的诊断要点.神经系统受损的表现不定,

高颅压征象出现晚.脑外肿瘤的征象为主.CT扫描为均匀高密度,明显增强.邻近颅骨变化三、垂体瘤◼垂体瘤属于脑外肿瘤,占颅内肿瘤的第三位,多见于成人◼垂体瘤分为有分泌激素功能和无分泌激素功能两类◼有分泌激素功能垂体瘤包

括分泌生长激素和泌乳素的嗜酸细胞瘤。分泌促肾上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黄体生成素等的嗜碱细胞瘤。诊断要点▪1、小于1cm的垂体微腺瘤CT诊断有限▪2、大于1cm的垂体腺瘤诊断要点:▪特定鞍区部位生长.垂体窝扩大,鞍底下陷。▪鞍上池和鞍内区等或稍高密度肿块。▪增强后明显强化▪化验垂体分泌激素亢进或减低

。▪压迫视交叉可引起视力模糊四、颅内转移瘤◼颅内转移瘤较常见,占颅脑肿瘤的2%~10%。◼原发肿瘤按发生脑转移的频率由多到少排列依次为肺癌、乳腺癌、胃癌、结肠癌、肾癌、甲状腺癌、绒毛膜癌、睾丸癌、黑色素瘤、淋巴瘤和

白血病,有10~15%查不到原发肿瘤。诊断要点:◼原发肿瘤病史◼CT表现为多发低、等或高密度病灶。◼增强后明显强化◼特征表现为多发病灶,小瘤体,周围广泛大水肿。谢谢!

小橙橙
小橙橙
文档分享,欢迎浏览!
  • 文档 25747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