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血肿的护理课件

PPT
  • 阅读 36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1 页
  • 大小 897.074 KB
  • 2023-04-1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橙橙】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颅内血肿的护理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颅内血肿的护理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颅内血肿的护理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颅内血肿的护理课件
颅内血肿的护理课件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3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颅内血肿的护理课件.pptx,共(31)页,897.074 K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4393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颅内血肿的护理分类病因临床表现检查、处理原则护理措施颅内血肿是颅脑损伤中最常见、最危险、却又是可逆的继发性病变。由于血肿直接压迫脑组织,常引起局部脑功能障碍的占位性病变症状和体征以及颅内压增高的病理生理改变,若未及时处理,可导致脑疝危及生命,早期

发现和及时处理可在很大程度上改善预后。分类:1、根据血肿的来源和部位分为:(1)硬脑膜外血肿:出血积聚于颅骨和硬脑膜之间。(2)硬脑膜下血肿:出血积聚于硬脑膜下腔。是最常见的颅内血肿。(3)脑内血肿:出血积聚在脑实质内。有浅部和深部血肿两种类型。2、根据血肿引起颅内压增高及早期脑疝症状所需时

间分为:(1)急性型:3天内出现症状。(2)亚急性型:3天~3周出现症状。(3)慢性型:3周以上才出现症状。颅脑结构病因:1、硬脑膜外血肿与颅骨损伤有密切关系,由于颅盖部的硬脑膜与颅骨附着较松,易于分离,颅底部硬脑膜与颅骨附着较紧,故硬脑膜外血肿多见于穹窿部线性骨折时,多见于颞部。可因骨折或颅骨

的短暂变形撕破位于骨管沟内的硬脑膜中动脉或静脉窦而引起出血。或骨折的板障出血。血肿积聚使硬脑膜与颅骨分离过程中也可撕破一些小血管,使血肿增大。2、硬脑膜下血肿急性和亚急性硬脑膜下血肿多见于额颞部,常继发与对冲性脑挫裂伤。出血多来自挫裂的脑实质血管。

慢性硬膜下血肿可能为相对独立于颅脑损伤之外的疾病,其出血来源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好发于老人,大多有轻微头部外伤或没有外伤史,有的病人本身尚患有脑萎缩、血管性或出血性疾病。3、脑内血肿浅部血肿的出血均来自脑挫裂伤灶,多伴有颅骨凹陷性骨折或严重的脑挫裂伤,好发于额部和颞部,常与

硬脑膜外和硬膜下血肿并存。深部血肿多见于老年人,血肿位于白质深部,脑的表面可无明显挫伤。临床表现:1、硬脑膜外血肿:(1)可以是原发性脑损伤直接所致,也可由血肿导致颅内压增高、脑疝引起,后者常在伤后数小时至1—2天内发生。典型的意识障碍

是在原发性意识障碍之后,经过中间清醒期,再度出现意识障碍,并渐次加重,如果原发性脑损伤较严重或血肿形成较迅速,也可能不出现中间清醒期。少数病人可无原发性昏迷,而在血肿形成后出现昏迷。(2)颅内压增高及脑疝表现:头痛、恶心、呕吐剧烈。一般成人幕上血肿大于

20毫升、幕下血肿大于10毫升,即可引起颅内压增高症状。幕上血肿者大多现经历小脑幕切迹疝,然后合并枕骨大孔疝,故严重的呼吸循环障碍常发生在意识障碍和瞳孔改变之后。幕下血肿者可直接发生枕骨大孔疝,较早发生呼吸骤停。2、硬脑膜下血肿(1)急性和亚急性硬脑

膜下血肿症状类似硬脑膜外血肿,脑实质损伤较重,原发性昏迷时间长,中间清醒期不明显,颅内压增高与脑疝的其他征象多在1~3日内进行性加重。(2)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由于致伤外力小,出血缓慢,病人可有慢性颅内压增高表现,如头痛、恶心、呕吐和视神经盘水肿等,并有间歇性神

经定位体征,有时可有智力下降、记忆力减退和精神失常。3、脑内血肿以进行性加重的意识障碍为主,若血肿累及重要脑功能区,可出现偏瘫、失语、癫痫等症状。辅助检查:CT检查可助诊断。硬脑膜外血肿可示颅骨内板与脑表

面之间有双凸镜形或弓形密度增高影,常伴颅骨骨折和颅内积气。急性硬脑膜下血肿可示颅骨内板与脑组织表面之间有高密度、等密度或混合密度的新月形或半月形影;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可示颅骨内板下低密度的新月形、半月形或双凸镜形影。脑内血肿可示脑挫裂伤灶附近或脑深

部白质内可见到圆形或不规则高密度血肿影,周围有低密度水肿区。处理原则•手术治疗:一经确诊应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或钻孔引流术,并彻底止血。•非手术治疗:病人若无意识障碍和颅内压增高症状,可在严密观察病情之下采用脱水等非手术治疗。YOURSITEHERE病例介绍患者某某某,男,66岁,患者于6天前从1

米多高处摔下,当时未重视,两天后出现恶心呕吐一次,为胃内容物,故来院就诊,查头颅CT示:右侧额,颞,枕顶部硬膜下血肿,外伤性蛛血,即拟“右侧急性硬膜下血肿,外伤性蛛血”入院。病情介绍•入院查体:T:36.3℃P:74次/minR:20次/min,BP:159/93

mmHg;神志清,精神软,回答切题,查体合作,头颅无畸形,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0mm,对光反射灵敏,颈软,无抵抗,胸廓无畸形,心肺听诊无殊,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脊柱无畸形,四肢肌力V级,肌张力无增减,病理反

射未引出。病情介绍既往史:患者有高血压病史,一直不规律服药,血压控制情况不详。患者家庭关系和睦,参加农保,经济条件尚可。病情介绍•医嘱于一级护理,心电监护,吸氧3L/分,予兰索拉唑,甘露醇,依达拉奉,鼠神经因子,头孢他定等补液对症治疗,于一星期后复查头颅CT:

右侧硬膜下血肿,外伤性蛛血治疗后复查,硬膜下血肿密度减低,但范围增大,中线结构明显左移,蛛血较前吸收。故医嘱定于在局麻下行右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病情介绍及处理•患者于2015年10月12在局麻下行“右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

术”,术后安返病房,给予吸氧,心电监护,静脉输液通畅,硬膜下切口引流管固定稳妥,通畅,引出暗红色血性液,医嘱予抗感染、护胃,保护脑神经,感善脑代谢等对症治疗。术后第三天拔除切口引流管,10月23日康复出院。术后护理•1、

卧位:患者回病房后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6h后抬高床头15°~30°,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要保持头部敷料干燥,防止伤口感染。病后24~48h尽量不要搬动患者,减少不必要的操作,以免颅内压增高加重脑出血或造成再次出血。术后护理

2、病情观察•术后严密观察病人意识、瞳孔、生命体征以及肢体活动的改变,分析判断颅内压及脑水肿的情况,如发生变化,及时通知医生。•颅内压升高后生命体征出现二慢一高(心率慢、呼吸慢、血压高)•术后血压维持在160/100mmHg。对血压过高且有颅内压增高表现或脑疝先兆时按医嘱给予

脱水,有效适度的降压。躁动者予适当的镇静治疗,以免诱发血压升高。使用降压药物应严密监测血压,避免血压过低使脑灌注量不足,加重脑损伤。术后护理•3、引流管护理:(1)引流袋应低于创腔30cm,保持引流管通畅,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

。术后不使用强力脱水剂,以免颅内压过低。术后3日左右行CT检查,证实血肿消失后拔管。YOURSITEHERE术后护理引流管的护理•(2)妥善固定引流袋:管腔接头固定牢固,更换枕套、床单及翻身时动作要轻、稳、准,避免牵拉引流管,以免造成引流颅内感染;

导管松脱。对于躁动不合作的患者,应和家属沟通约束的必要性,给予保护性约束措施,注意约束带每2小时松一次,注意观察约束肢体的血运情况,肢体皮肤有无青紫,皮肤的温度,腕带的松紧度是否适宜。YOURSITEHERE术后护理

引流管的护理•(3)防止感染:引流袋、引流管要严格无菌处理,引流伤口处的纱布要保持清洁干燥,一旦污染要及时更换;改变患者头位或搬动时要夹闭引流管,避免将引流管或引流袋内的引流液倒流入颅内,引起颅内感染;床单位要保持清洁、干燥、每日室内空气消毒。引流管保留时间

一般3~4d,最长不超过7d,引流管拔出后局部敷料仍须保持干燥,观察引流口是否有渗血、渗液。术后护理引流管的护理•(4)观察引流情况:详细记录引流液的颜色和量,术后引流液多为暗红色或陈旧性积血;若出现引流管持续流出新鲜的不凝固血液、患者躁动不安、血压突然上升、意识障碍加重等情况时

应考虑有无再出血,及时通知医生,必要时做好开颅止血的准备。1.焦虑恐惧:与环境的改变,担心手术效果有关护理目标:病人焦虑情绪减轻(1)向病人做好入院宣教,介绍病室环境、管床医生、责任护士使其消除陌生感。(2)向病人讲解有关疾病的治疗方法及预后,以消除病人疑虑。(3)经常与患者交流,了解病

人焦虑的原因,鼓励其表达心中感受,并针对性的采取疏导措施,给予安慰和支持。(4)进行各项操作前向病人解释清楚,动作应轻柔、家属陪同使其放松。(5)指导患者掌握放松心情的方法,如听轻音乐等。2、知识缺乏:缺乏有关疾病相关知识。护理目标:能讲解主要事项,积极配

合治疗(1)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原因临床表现及同类疾病的治愈情况。(2)告之病人家属应避免病人情绪激动,用力排便及一些不良刺激。(3)观察患者心理及进食情况,嘱其放松心情,多食水果蔬菜。(4)出院病人要给予各方面指导:包括正确指导患者营养摄入、半个月内不

洗头,定期门诊复查随访等。3.潜在脑疝形成:与水肿压迫脑组织有关护理目标:生命体征平稳,无颅内高压出现。(1)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瞳孔和意识状态的变化,每1∽2小时1次,或遵医嘱监测并记录。(2)掌握脑疝的前驱症状:头痛、呕吐

、血压升高,脉搏加快,呼吸不规则,意识障碍加重,一侧瞳孔散大等。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师处理,并做好各项准备工作。(3)床头抬高15°至30°,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病人大便通畅。(4)绝对卧床休息,遵嘱使用脱水剂,并观察药物疗效及副

作用。(5)有呕吐时及时将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返流造成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4、有感染的可能:与手术有关护理目标:术后无发热,无感染(1)定时测量生命体征。(2)遵医嘱给予抗生素。(3)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拍背。(4)保持引流管的通畅,更换引流管遵

循无菌操作原则。(5)嘱患者勿抓饶及沾湿伤口。(6)加强营养。5、疼痛:与手术有关护理目标:病人疼痛感消失(1)鼓励病人说出疼痛的感觉,及时给予心理安慰和精神支持。(2)各种护理操作应准确轻柔,避免增加患者不必要的痛苦,合理安排诊疗时间。(3)教会病人放松的技巧,分散注意力,如听轻

音乐、聊天、缓慢深呼吸等。(4)密切观察疼痛程度,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止痛剂(如双氯栓等),并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6、潜在并发症:便秘,导管脱落,癫痫等护理目标:无并发症出现•1妥善固定引流管,翻身时避免牵拉,折叠,扭曲。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其重要性。•2进食高纤维

素,水果饮食,鼓励患者多饮水,予大黄中药穴位贴敷及穴位按摩,避免用力排便,或尊医嘱用药,观察疗效。•3防止组织长时间受压,指导每2小时翻身,对受压的骨突部位进行按摩,改善营养,加强观察。•4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出院指导•1心

理指导:保持稳定情绪,避免情绪激动,克服不安,愤怒,忧虑等不良情绪。•2饮食方面: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不宜饮咖啡,浓茶,忌辛辣刺激性食物。•3生活要有规律,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忌大便时过度憋气,必要时用缓泻药。•4继发性癫痫:不能单独外出,不宜攀高,骑车,游泳等,随身携带疾病证明,坚持服抗癫痫

药3-5年。•5定期监测血压,复查病情,及时治疗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等。•6出现异常情况如头晕,肢体不遂,言语不利及时到医院就诊。亚低温治疗在重症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亚低温治疗在临床上又称冬眠疗法或人工冬眠,它是利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的镇静药物,使人进入睡眠状态,再配合物理降温使病

人体温处于一种可抑制的亚低温状态,从而达到使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对外界及各种病理性刺激的反应减弱,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同时可以降低机体新陈代谢及组织器官耗氧量,改善血管通透性,减轻脑水肿及肺水肿,提高血中氧含量,促进有氧代谢,改善心肺功能及微循环等目的。它是一种较为安全的物理性脑保护措

施,可有效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是目前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辅助治疗之一。•亚低温治疗的优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伤后出现的脑水肿常造成严重的颅内高压,单纯使用脱水剂往往不能有效地降低颅内压,这是患者致死或致残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颅脑损伤

后脑温可上升38-43°,当脑温超过39°时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亚低温治疗可以防止脑温过高,从而避免此种因素造成的血脑屏障功能紊乱,减轻脑水肿程度,此外脑损伤后脑细胞在缺血,缺氧坏境下细胞代谢紊乱,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被激活,大量进入细胞内引起钙超载可以使脑屏障通透性增高,并且造成

脑细胞的凋亡,亚低温治疗可以减少内流,抑制了此种机制的神经毒性作用和对血脑屏障通透性的改变。

小橙橙
小橙橙
文档分享,欢迎浏览!
  • 文档 25747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