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的弧刃针治疗课件.pptx,共(57)页,8.589 M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4361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的弧刃针治疗授课教授:朱青霞1目录contents1234带状疱疹概述病因及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2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对此病毒无免疫力的儿童被感染后,发生水痘。一部分患者被感染后,
成为带病毒者而不发生症状。带状疱疹13带状疱疹的记载.隋《诸病源候论•甑带疮候》记载:“甑带疮者缠腰生……状如甑带,因以为名。”.宋•窦汉卿《疮疡经验全书•火腰带毒》记载:“火腰带毒,受在心肝二经,热毒伤心留滞于膀胱不行,壅在皮肤,此是风毒也。.《医宗金鉴
•外科心法要诀》缠腰火丹记载:“此证俗名蛇串疮,有干、湿不同,红、黄之异,皆如累累珠形。干者色红赤,形如云片,上起风粟,作痒发热,此属肝、心二经风火,治宜龙胆泻肝汤;湿者色黄白,水疱大小不等,作烂流水,较干者多疼,此属脾、肺二经湿热,治宜除湿胃苓汤。”此段论述对今天仍有指导意义。.4病因
及临床表现25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人疱疹病毒Ⅲ型(HHV-3)➢砖形,为DNA病毒➢只有一种血清型➢对体外环境抵抗力较弱➢嗜神经及嗜表皮特性➢人是VZV的唯一宿主6发病机制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通过空气传播,从呼吸进入机体,经咽部淋巴组织迅速扩散到循
环系统的T淋巴细胞,继而沿损伤皮肤的感觉神经和血液浸入背根节或三叉神经节,潜伏在受感染的感觉神经元中,伴随宿主终生。病毒活化活化的病毒首先在感觉神经元胞体复制,然后沿感觉神经向皮肤扩散,在感觉神经元支配的相应皮节引起疱疹。7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无免疫人群水痘70%隐性感染30%皮
肤的感觉神经末梢潜伏脊髓后根神经节神经节发炎坏死神经痛沿周围神经纤维轴突下行节段性疱疹诱发刺激病毒活动劳累过度、创伤、肿瘤、感染等(抵抗力下降)8●非肿瘤住院病人本病发生率约0.22%●恶性淋巴瘤住院病人本病发生率约9%●白血病发生率约2%●其它恶性肿瘤发生率
约0.46%●大剂量接受放疗和化疗者发生率约50%↑●使用细胞毒及大剂量皮质类固醇激素者VZV感染风险↑9致病因素思考什么原因导致局部疱疹病毒活化?什么原因使相同部位和严重程度的患者,导致不同的预后结果?10临床表现•1、潜伏期及前驱症状:皮疹出现前1~5天,常
出现局部疼痛或灼热感,可伴有低热、全身不适等前驱症状。•2、好发部位:身体一侧的腰肋、胸背及头面部,四肢等其他部位亦可发生。•3、皮损表现:皮损初起为红斑,上有簇集成群的小红丘疹,很快变成水泡,疱液清亮,数群水疱呈带状分布,一般不超过正中线,数日后可转为浑浊,继而结痂。严重者
可出现血疱、糜烂。•4、伴随疼痛:疼痛明显,痛如火燎,老年人尤甚。•5、全身症状:可伴有发热、乏力、局部淋巴结肿痛等全身症状。发于头部者病情较重,可累及角膜,影响视力;发于耳部,出现面瘫、耳痛、外耳道疱疹三联症,称为“Ramsay-Hunt综合征”;甚至并发病毒性脑炎
•6、病程:病程2~3周左右,皮疹消退,疼痛逐渐缓解。如果皮损消退4周后,疼痛持续则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大多数患者愈后不再复发,极少数患者可多次发病。11临床表现好发部位依次为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经和腰骶神经支配区域。肋间神经(53%)颈
神经(20%)三叉神经(15%)腰骶部神经(11%)12神经分布图13临床分期14首先出现红色斑丘疹或丘疹1-2天疼痛性簇集性水疱153-5天后水疱转为脓疱,部分破溃1-2周水疱干涸、结痂162-3周痂脱而愈,可遗留疤痕或暂时性色
素沉着17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就是带状疱疹遗留下来的疼痛。带状疱疹的皮疹消退后,其局部皮肤仍有疼痛不适,且持续1个月以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表现为局部不适、灼痛、刺痛、跳痛、刀割样痛。18•分期1、急性疱疹性神经痛(HZ):自皮疹出现3
0天内;2、亚急性疱疹性神经痛:自皮疹出现30~120天;3、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自皮疹出现持续疼痛大于120天。19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疼痛种类①激惹触痛型。临床表现以对痛觉超敏感为特征,轻轻的触摸即可产生剧烈的难以忍受的疼痛。②痹痛型。临床表现以浅感觉减退和痛觉敏感为
特征,触痛明显。③中枢整合痛型。临床上可兼有以上两型的表现,由中枢继发性敏感化异常为主要特征。患者在就诊时将疼痛形象地描绘为火烧样痛,撕裂样痛,针刺样痛,刀割一样痛,闪电样痛,绳索捆绑样绷紧痛等等。20212223•皮损过正中线24带状疱疹特殊类型眼带状疱疹可累及角膜,形成角膜溃疡
,甚至失明。耳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带状疱疹皮损消退后,神经痛可持续超过1个月以上。不典型带状疱疹带状疱疹皮损消退后,神经痛可持续超过1个月以上。顿挫型、不全型、大疱型、出血型、坏疽型、泛发型、播散型。病毒侵犯面神经及听神经所致,表现为外耳道或鼓膜疱疹。“R
amsay-hunt综合症”25眼带状疱疹溃疡性结膜炎溃疡性角膜炎失明!耳带状疱疹26大疱型带状疱疹坏疽型带状疱疹出血型带状疱疹27诊断及鉴别诊断328诊断要点2、沿神经节段走行3、单侧分布带状排列4、伴有明显神经痛1、簇集性水疱
29诊断标准参照2013年颁布的《中国带状疱疹治疗指南(草稿)》。诊断依据:1.发病前可有疲倦、低热、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2.患处有神经痛,皮肤感觉过敏。3.好发部位是肋间神经、三叉神经、臂丛神经及坐骨神经支配区域的皮肤。4.皮疹为红斑上簇集性粟粒至绿豆大小水疱,
疱液常澄清。5.皮疹常单侧分布,一般不超过躯体中线。30实验室检查◆带状疱疹的临床表现都较典型,一般不依赖实验室诊断◆疱底刮取物涂片染色检查多核巨细胞和核内包涵体◆必要时PCR检测VZVDNA和病毒培养予
以确诊特异性抗体免疫荧光涂片染色ELISA检测特异性抗体Tzanck涂片31鉴别诊断1、发疹前或顿挫型:与肋间神经痛、胸膜炎、阑尾炎、胆囊炎、肾结石、心脏疾病、肩周炎、腹膜炎、偏头痛等鉴别2、发疹后:与单纯疱疹、脓疱疮鉴别带状疱疹单纯疱疹分布情况多为单侧分布单侧或双侧分布好发部位沿神经节段走
行(肋间神经、颈神经分布节段)好发于皮肤黏膜交界处有无神经痛明显无复发与否获得持久免疫力,极少复发极易复发32单纯疱疹33治疗及预后434治疗原则抗病毒止痛营养神经防止并发症353637弧刃针治疗538弧刃针(Arcedgeneedle,AEN),又名弧刃针刀、弧刃针灸针,是针灸针、手术刀
、注射针创造性的结合,是针灸医学、软组织外科学、针刀医学、注射疗法的创新成果,是中国古老的针灸疗法在当代的重要继承和创新。弧刃针疗法391经络刺激(经络穴位、皮部)软组织松解:减张、减压2注射、减压、引流3治病机理4皮下扫散(筋膜、神经末梢)40弧刃
针治疗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主要指发病部位在肋间神经区,腰髂神经区的治疗操作)治疗思路:早期以弧刃针刺破水疱,抽吸疱液,配合拔罐放血疗法促进毒素排出;中后期用弧刃针松解因“出血性炎症”渗出而继发的神经卡压;后遗症期弧刃针配合臭氧阻滞和消除神经的继发炎症
反应。疼痛较重者,可配合神经阻滞治疗,弧刃针与阻滞治疗同步进行,间隔5天治疗一次,共做3次—4次。41弧刃针治疗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主要指发病部位在肋间神经区,腰髂神经区的治疗操作)弧刃针松解治疗靶点的选择:(1)用切开法松解支配痛区相应的脊神经后支(椎间管外口处)。(2)用纵横剥离
法松解外周神经卡压(痛区密集多点松解“局限恒定压痛点”)。弧刃针呈15度角朝疱疹方向水平刺入,按皮损范围,在周围进4~8针,有轻度得气感即可。相应夹脊穴,斜向脊柱深刺,使针感循神经分布线路传导。42针灸针、手术刀、注射针创造性的结合43弧刃针治疗44弧刃针治疗45弧刃针治疗46配
合刺络放血治疗4748弧刃针治疗带状疱疹病案举例例1、某女,66岁,患左侧胸背部带状疱疹2个月,口服止痛药疗效不佳。2018年7月住院,经弧刃针配合神经阻滞治疗3次,获得满意疗效。随访1年疼痛无复发。49典型病例50例2:井某,女,66岁,患右侧额顶部带状疱疹
4天。2019年4月9日住院,第一次治疗好转40%。经三次治疗,症状消失出院。随访3个月疼痛无复发。51例3某男,80岁,2018年6月诊断为带状疱疹,一直持续出现左侧胸背部疼痛,2018年9月住院。经弧刃针及
臭氧阻滞治疗5次,好转90%,随访恢复良好。52典型病例53配合中药外治54•饮食保健1、忌食辛辣温热食物•酒、烟、生姜、辣椒、羊肉、牛肉及煎炸食物等辛辣温热之品,食后易助火生热。中医认为,本病为湿热火毒蕴结肌肤所生
,故该病患者应忌食上述辛辣致热食品。•2、慎食肥甘油腻之品•肥肉、饴糖、牛奶及甘甜等食物,多具滋腻、肥甘壅塞之性,易使本病之湿热毒邪内蕴不达,病情缠绵不愈。预防调护55•3、慎食酸涩收敛之品•酸涩收敛之品有
豌豆、芡实、石榴、芋头、菠菜等。中医认为,本病多属情志不畅,肝气郁结,久郁化火,复感毒邪而致,故治疗应以行气活血祛瘀为主。而上述酸涩收敛之品,易使气血不通,邪毒不去,疼痛加剧预防调护56感谢您的聆听!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