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脑炎的诊断与鉴别课件

PPT
  • 阅读 65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18 页
  • 大小 2.654 MB
  • 2023-04-1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橙橙】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常见脑炎的诊断与鉴别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常见脑炎的诊断与鉴别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常见脑炎的诊断与鉴别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常见脑炎的诊断与鉴别课件
常见脑炎的诊断与鉴别课件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11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常见脑炎的诊断与鉴别课件.ppt,共(118)页,2.654 M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4358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精品课件1常见脑炎的诊断与鉴别精品课件2软脑膜软脑膜及其血管与该部的室管膜上皮共同构成脉络组织脉络丛是产生脑脊液的主要结构脑蛛网膜硬脑膜蛛网膜软脑膜蛛网膜下隙蛛网膜颗粒硬脑膜蛛网膜软脑膜蛛网膜下隙上失状窦常见脑炎的诊断与鉴别几个概念问

题:1.此处所谓常见脑炎是指病毒性脑炎、化脓性脑膜炎和结核性脑膜炎。2.此处所谓脑炎是一个统称、泛称。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多种多样,一般感染部位在脑膜的称为脑膜炎,感染部位在脑实质的称为脑炎,脑膜和脑实质均有累及的称为脑膜脑炎,脑膜和脊髓膜均有

累及的称为脑脊髓膜炎。疾病名称中习惯称为病毒性脑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但实际很多情况下实质上是脑膜脑炎。此三种脑炎以下简称为病脑、化脑、结脑。此三种脑炎不是儿科特有,在内科病人也有。以下以儿科患者特点为主加以

复习。一、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脑炎,是指各种病毒感染引起的脑实质的炎症,如果脑膜同时受累明显则称为病毒性脑膜脑炎。2岁以内小儿发病率较高,6~11月份发生较多。一、病因:有100多种病毒,但常见的有常见的有肠道v(v

irus)、单纯疱疹v、虫媒v(如乙脑v)、腺v、巨细胞包涵体v及某些传染病v(如腮腺炎v、麻疹v等)。可引起病毒性脑炎的病原(一)只有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病毒1.肠道病毒(脊髓灰质炎v、柯萨奇v、埃可v、冠状v)2.流行性腮腺炎v精品课件3小脑延髓池脚间池四叠体上池交叉池桥池蛛网膜下隙:蛛网膜下池

脚间池小脑延髓池四叠体上池交叉池桥池蛛网膜颗粒精品课件4侧脑室脉络丛产生脑脊液室间孔第三脑室(脉络丛产生脑脊液)中脑水管第四脑室(脉络丛产生脑脊液)外侧孔、正中孔蛛网膜下隙蛛网膜粒上矢状窦脑脊液循环途经:第四脑室正中孔小脑延髓池中脑水管直窦大脑

大静脉脑蛛网膜蛛网膜粒硬脑膜侧脑室脉络丛上矢状窦室间孔交叉池脚间池精品课件5几个概念问题:1.此处所谓常见脑炎是指病毒性脑炎、化脓性脑膜炎和结核性脑膜炎。精品课件62.此处所谓脑炎是一个统称、泛称。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多种多样,一般感染部位在脑膜的称为脑膜炎,感染部位在脑实质的称为脑炎,

脑膜和脑实质均有累及的称为脑膜脑炎,脑膜和脊髓膜均有累及的称为脑脊髓膜炎。但实际很多情况下实质上是脑膜脑炎。此三种脑炎以下简称为病脑、化脑、结脑。此三种脑炎不是儿科特有,在内科病人也有。以下以儿科患者特点为主加以复习。精品课件7第一部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脑炎,是指各种病毒感染引起的脑实质

的炎症,如果脑膜同时受累明显则称为病毒性脑膜脑炎。2岁以内小儿发病率较高,6~11月份发生较多。精品课件8一、病因:有100多种病毒,但常见的有常见的有肠道v(virus)、单纯疱疹v、虫媒v(如乙脑v)、腺v、巨细胞包涵体v及某些传染病v(如腮腺炎v

、麻疹v等)。精品课件9可引起病毒性脑炎的病原(一)只有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病毒1.肠道病毒(脊髓灰质炎v、柯萨奇v、埃可v、冠状v)2.流行性腮腺炎v3.麻疹v4.风疹v精品课件105.疱疹v(1)单纯疱疹v(2)水痘

带状疱疹v(3)巨细胞包涵体v(4)ED病毒(可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精品课件116.痘v7.微小v8.流感病毒A和B9.腺v10.其他,如(1)呼吸道合胞v(2)副流感v(3)轮状v(4)乙肝v精品课件12(二)虫媒v1.流行性乙型脑炎v2.蜱传播脑炎v(三)经哺乳动物传播的病毒1.狂犬

v2.淋巴脉络丛脑膜炎v精品课件13二.感染途径:(一)病毒入侵途径:主要有皮肤、粘膜、呼吸道、肠道、泌尿生殖系统。其中呼吸道为主要途径。(二)扩散途径:精品课件141.随血液进入:(1)病毒→入侵途径→人体→局部复制→淋巴系统→血液→初级病毒血症→全身器官→再次复制→

次级病毒血症→多次循环→免疫反应→产生抗体→中和;精品课件15(2)病毒→入侵途径→人体→局部复制→淋巴系统→有抗免疫能力→达到一定浓度后→血脑屏障→中枢神经系统;精品课件16有些病毒本身可以损伤血脑屏障,如HIV-1病毒感染血脑屏障内皮细胞

→以非细胞溶解机制→中枢神经系统(CNS).或:病毒感染血脑屏障内皮细胞→直接感染脑实质,或经脑脊液→脑实质、脊髓实质.精品课件172.延神经进入:病毒→入侵途径→人体→初级复制→局部周围神经→轴索→中枢神经系统。如狂犬v

、脊髓灰质炎v、带状疱疹v、单纯疱疹v.精品课件18三、病毒进入CNS后对其损伤:(一)直接侵袭:病毒大量增殖→神经细胞变性坏死、胶质细胞增生、炎细胞侵润。(二)免疫反应:可致脱髓鞘病变,和血管及其周围损伤→影响脑循环→加重损伤。精品课件19四、临床表现:因脑受累部位、程度不同,

表现多种多样,轻重不一。可1~2周恢复,也可数周或数月恢复;可由轻→迅速加重;也可突然起病。但大多先有前驱症状。精品课件20(一)前驱症状:上感症状,头痛、发热、精神萎靡、恶心、呕吐、腹痛、肌痛。(二)神经系统症状、体

征:精品课件211.颅内压增高:头痛、呕吐、血压升高、心动过缓,婴儿前囟饱满,严重时可呈现去脑强直状态,甚至脑疝发生。2.意识障碍:轻者可无,重者可有,或有精神症状和异常行为。少数精神症状非常突出。精品课件223.惊厥:全身性或局灶性抽搐。4.病理征和脑膜刺激征均可阳性。5.局灶性症状体

征:如肢体瘫痪、失语、颅神经障碍。精品课件23一侧大脑血管病变为主时→急性偏瘫。小脑受累明显→共济失调。脑干受累明显→交叉性偏瘫、中枢性呼衰后组颅神经受累明显→吞咽困难、声音低微。基底神经节受累明显→手足徐动、舞蹈动作、扭转痉挛。精品

课件24(三)其他系统症状:如单纯疱疹v脑炎→口唇或角膜疱疹;肠道v脑炎→心肌炎、各种皮疹;腮腺炎v脑炎→腮腺肿大。精品课件25由于病脑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往部分资料将其临床分型为:普通型、精神型、局灶型、癫痫型、昏迷型、基底节型、混合型等;也有的分为一般型、意识障碍

型、精神异常型、抽搐型、瘫痪型等。精品课件26五、辅助检查:1.CSF:压力增高(正常:新生儿30―80mmH2O;儿童70―200mmH2O),外观多清亮,白细胞数增高,多﹤300×106/L,以淋巴细胞为主。单纯疱疹V脑炎常可有红细胞。精品课件27蛋白正常(﹤0.4g/L)或轻度增高,糖(新

生儿3.9―4.9mmol/L,儿童2.8―4.4mmol/L)和氯化物(新生儿111―123mmol/L,儿童118―128mmol/L)无明显改变。部分患儿CSF可正常。涂片、培养无细菌发现。精品课件282.病毒学检查:(1)病毒分离与鉴定:具有确诊价值。(2)血清

学检查:从CSF中测特异性抗体(IgM或IgG)阳性。(3)分子生物学技术:用DNA杂交、PCR技术从脑组织和CSF中检出病毒DNA序列确定病原。精品课件293.脑电图:主要为弥漫性高幅慢波,,可有痫样放电波,但为非特异性,须结合病史及其他检查,作

为参考。4.影像学检查:轻症、早期病脑多不能发现异常改变。严重病例CT、MRI可显示大小不等,界限不清、不规则高或低密度影灶。精品课件30六、诊断和鉴别诊断:诊断主要靠病史、临床表现、CSF检查和病原学鉴定。应与一

下疾病进行鉴别:1.化脑,2.结脑,3.真菌性脑膜炎,4.Reyes、中毒性脑病等。精品课件31七、治疗:无特效治疗,主要为对症、支持。八、预后:多在1―2w内康复,部分病程较长。重症可死亡或留有不同程度后遗症:瘫痪、癫痫、智力低下、失语、失明。单纯疱疹v脑炎和乙脑死亡率在10%以上。精

品课件32九、预防:有些v因接种疫苗发病明显减少:风疹、麻疹、小儿麻痹、乙脑、流腮等。增强体质、注意卫生、消灭蚊虫。精品课件33十、特殊的病脑: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由嗜神经的乙脑v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病,蚊虫为主

要传播媒介。受感染的家禽、家畜、病毒血症期的患者为传染源。精品课件34属一种虫媒传染病。有高度季节性,多于7―9月份流行。多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2―6岁发病率最高。人对乙脑v普遍易感,隐性感染率达53―90%,感染后

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乙脑发病急,病死率较高(约6―15%)。精品课件35(一)临床特征:高热、意识障碍、惊厥、脑膜刺激征、脑症状,重症可出现呼吸、循环衰竭(二)临床病期可分为4期:1.初热期;起病初3―4天

,相当于病毒血症期。2.极期:病程的第4―10天,病情发展到高峰,死亡病人多发生于本期精品课件363.恢复期:多数病人于病程的8―11天后进入本期,一般2周左右渐恢复正常。部分病人恢复期症状持续较长,大多6―12个月后恢复正常。4.后遗症期:少数病人于6―12个月后仍

留有神经精神症状,则进入后遗症期,如经积极治疗,仍可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以至痊愈。精品课件37(三)临床分型:1.轻型:病程5―7天,无恢复期症状。2.普通型:病程10天左右,恢复期多无症状或仅有轻度精神症状。3.重型:病程>2周,有恢复期症

状,少数有后遗症。4.极重型:多于3―5天内死亡,存活者多有严重后遗症。精品课件38(四)诊断:1.流行病学资料(季节、年龄、接种史等)2.临床表现3.实验检查:(1)血象:白细胞数升高,一般1―2万/mm3少数可3―4万mm3中性粒细胞增高为主,可

达80%以上;精品课件39(2)CSF:压力增高,白细胞多50―500/mm3,个别可达1000/mm3以上,早期以中性粒为主,少数可无明显改变。(3)特异性IgM抗体(感染后第4天即可出现)阳性,可做早期诊断。(4)病毒分离。精品课件40(五)鉴别诊断:1.化脑;

2.结脑;3.其他病脑;4.中毒性菌痢;5.其他:脑型痢疾、中暑、Royes、中毒性脑病。(六)治疗:无特效治疗,对症、支持。重点为把握住三关:高热、惊厥、呼衰。(七)预防:1.控制管理传染源;2.防蚊灭蚊;3.预防接

种。精品课件41第二部分化脓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细菌性脑膜炎、化脑),是由各种化脓菌引起的脑膜炎症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2岁以内婴幼儿多见,冬春季多发。精品课件42一、病因:(一)病原学:许多化脓

菌均可引起。新生儿及2―3月以内婴儿化脑常为大肠杆菌、其他G-杆菌、B族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精品课件43出生2-3月后小儿多为B族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双球菌;5岁以上儿童主要为脑膜炎双球菌、肺炎链球菌。(二)小儿免疫力弱,血脑屏障功能差。精品

课件44二、发病机制:多为由体内感染灶(主要为上呼吸道、其次为皮肤粘膜等)化脓菌→入血流产生菌血症或败血症→通过脑屏障至脑膜→大量繁殖致蛛网膜、软脑膜等部位的化脓性脑膜炎。少数可由邻近组织感染扩散引起,如鼻窦炎、中耳炎、乳突炎、头面部软组织感染、颅脑外伤、手术、脑脊膜膨出继发感染等。精

品课件45三、病理:蛛网膜下腔增宽、蛛网膜和软脑膜普遍受累。脑组织表面、基底部、脑沟、脑裂等处均有不同程度的炎性渗出物覆盖,脊髓表面也受累,血管充血。渗出物中:含大量中性粒细胞,部分单核、淋巴细胞,纤维蛋白。精品课件46严重时:(一)动静脉均可受累→中性粒细胞侵

润→血管炎、痉挛→闭塞→坏死出血或脑梗死精品课件47(二)1.感染扩散→脑室内膜→脑室膜炎→脓液阻塞、粘连、纤维化→孔、管流通不畅(马氏孔、路氏孔、室间孔、正中孔、外侧孔、大脑及中脑导水管)→阻塞性脑积水。精品课件48

2.软脑膜下、脑室周围的脑实质→细胞侵润、出血、坏死变性→脑膜脑炎。3.大脑表面、基底部、蛛网膜颗粒→炎症粘连、萎缩→CSF回吸收障碍→交通性脑积水。精品课件494.炎症→脑神经→失明、耳聋、面瘫等。5.炎症→血管通透性增高以及经脑膜间的桥静脉发生栓塞性静脉炎→硬膜下积液、积脓。精

品课件506.炎症→脑水肿、CSF循环障碍、硬膜下积液等→颅内压增高→可出现脑疝。7.炎症→血管通透性增加→CSF中蛋白增加。精品课件518.葡萄糖运转障碍、利用增加→CSF中葡萄糖含量下降→可出现乳酸酸中毒。9.脊神经及神经根受累→脑膜刺激征。10.以上因素

综合→意识障碍、运动障碍、感觉障碍、惊厥。精品课件52四、临床表现:(一)前驱症状:多数起病较急。发病前数日常有上感或胃肠道症状。暴发流脑起病急骤,迅速出现进行性休克、皮肤出血点或瘀斑、DIC、中枢神经系统(CNS)功能障碍。精品课件53(二)全身感染中毒症状:高热、头痛、萎靡

、乏力、关节酸痛、皮肤出血点或瘀斑、充血性皮疹,由全身感染或菌血症所致。小婴儿常拒食、嗜睡、易激惹、烦躁哭闹、目光呆滞。精品课件54(三)NS表现:1.脑膜刺激征:颈项强直、kernig征(+)、Brudzinski征(+);精品课件5

52.颅内压增高:头痛、喷射性呕吐、可以血压升高、心动过缓。婴儿可前囟饱满紧张、颅缝增宽。重症可呼吸、循环功能改变、昏迷、去大脑强直、甚至脑疝。若颅内压增高时间较长、眼底检查可见视乳头水肿。精品课件563.意识障碍:嗜睡、模糊、昏

迷等,也可烦躁不安、激惹、迟钝等精神症状。4.局灶体征:部分因颅神经受累(Ⅱ、Ⅲ、Ⅳ、Ⅵ、Ⅶ、Ⅷ)、肢体瘫痪、感觉异常,多由血管闭塞引起。精品课件57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常缺乏典型症状体征,颅内压增高和脑膜刺激征常不明显,发热可有可无,甚至体温不升。主要表现为:少动、

哭声弱或呈高调、拒食、呕吐、吸吮力差、黄疸、发绀、呼吸不规则、甚至惊厥、休克、昏迷。精品课件58五、并发症:(一)硬膜下积液:约30-60%可有,1岁以内流感嗜血杆菌或肺炎链球菌脑膜炎较多见。(二)脑室管膜炎:多见于诊疗不及时的G-杆菌引起的小婴儿脑膜炎。

精品课件59(三)脑性低钠血症:炎症→下丘脑或垂体后叶→抗利尿激素异常综合症(SIADH)→低钠血症和血浆渗透压降低→加重脑水肿→惊厥、意识障碍。(四)脑积水精品课件60(五)其他:脑神经受累→失明、耳聋等

;脑实质受累→继发性癫痫、瘫痪、智力低下。精品课件61六、辅助检查(一)血常规:WBC总数明显增高,分类以中性为主。重症、新生儿WBC也可降低。精品课件62(二)CSF:1.常规:压力升高,外观混浊;WBC升高多在1000×109/L以上,中

性为主;糖降低,常<1.1mmol/L;蛋白升高,多>1g/L.CSF沉渣涂片找菌是明确化脑病原的重要方法。精品课件632.CSF特殊检查:(1)特异性细菌抗原测定:可快速确定致病菌。(2)CSF中乳酸脱氢酶(LDH)、乳酸、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免疫

球蛋白(Ig)等,无特异性,有参考价值。精品课件64(三)其他:①血培养;②皮肤瘀点培养;③局部病灶分泌物培养:咽、皮肤浓液、新生儿脐分泌物;④影像。精品课件65七、诊断:发热伴神经系统异常症状、体征,应尽快查CSF以明确诊断。八、鉴别诊断:(一)病脑;(二)

结脑;精品课件66(三)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深部真菌病):起病较慢,以进行性颅内压增高致剧烈头痛为主要表现,CSF检查似结脑。确诊:CSF墨汁染色见有厚荚膜的发亮园形体,或培养基上有新型隐球菌生长;精品课件67(四)Mollaret脑膜炎:病因不明,反

复出现类似化脑的临床表现和脑脊液改变,但CSF病原学检查均“-”,可找到Mollaret细胞,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有效,应注意与复发性化脑鉴别。精品课件68九、治疗:1.抗生素;2.肾上腺皮质激素;3.对症支持;4.并发症的治疗十、预防:普及卫生知识,改善生活环境,提高

免疫力精品课件691.重视呼吸道感染的预防2.预防注射(流脑)3.药物预防(流脑)精品课件70十一、特殊的化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是由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原→鼻咽部→血循环→败血症→脑、脊髓膜→化脓性炎症。精品课件71临床主要表现为:突起高热、头痛、呕

吐、皮肤粘膜瘀点(斑)、脑膜刺激征。暴发型流脑病情重,死亡率高>10%.轻者病原菌可不侵入CNS而仅表现为败血症,也可仅局限于鼻咽部无任何临床表现或轻度上感表现。精品课件72(一)病原学:脑膜炎球菌,国外发现9个血

清群,我国发现3个共12个,我国以A群为主,疫苗也为A群疫苗(二)传染源:带菌者和病人(三)传染途径:经呼吸道已上述。密切接触:如同睡、怀抱、哺乳、接吻等对2岁以下儿童的传播有重要意义精品课件73(四)流行特征:1.发病数:大城市<中小城市<山区及偏僻农村(易暴发流行)

,平均约10年一次流行高峰;2.发病季节:冬春季;精品课件743.发病年龄:儿童为多,6个月~2岁最高;4.发病类型:据1967、1977年流行统计60~70%为带菌者,25%呈出血型(隐性于显性感染之间

),7%为上感,1%为典型化脑。精品课件75(五)临床类型:1.轻型;2.普通型:约占90%;3.暴发性:又可分为败血症休克型、脑膜脑炎型、混合型;4.慢性败血症性:少见,主要发生于成人精品课件76(六)实验室检查:1.血象:WBC可2000个∕mm3或更高(×109/L),中性8

0~90%,有DIC者血小板减少;2.CSF:压力可﹥200mmH2O,外观米汤样或脓样细胞数千以上,蛋白增多,多在200mg%以上,糖降低,氯化物降低,沉淀涂片阳性率60-70%;精品课件773.瘀点涂片阳性率50-80%,4.血、CSF培养阳性率低,但属必要步骤。

精品课件78(七)并发症:颅神经损害、肢体运动障碍、失语、大脑功能不全、癫痫、脑积水、硬膜下积水;结膜炎、全眼炎、中耳炎、关节炎、肺炎(Y群菌株易引起,可不伴脑膜炎)、脓胸、心内膜炎、心包炎、睾丸炎、附睾炎等,后遗症多同其他化脑。精品课件79(八)鉴别诊断:1.其他化

脑;2.结脑;3.乙脑;4.毒痢;精品课件805.败血症;6.虚性脑膜炎:有脑膜刺激征、CSF压力增高,一般均正常,可见于败血症、伤寒、肺炎、恶性疟疾等严重全身感染伴高度毒血症病人。精品课件81(九)治疗:略(抗生素、对症)(十)预防:1.注意个人、环境卫生。避免拥挤的公共场所。2.早期发

现,呼吸道隔离。精品课件823.接种疫苗。4.药物预防:国内SD、SMZco、长效(周效)磺胺(SMM、SMPZ、SDM′)针对A群;国外利福平、二甲胺四环素等(耐磺胺药菌株增多)。精品课件83第三部分结核性脑膜炎一、结核病复习: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结核杆

菌染色时具抗酸性,抗酸染色呈红色、G+需氧菌。分人、牛、鸟、鼠4型,对人类致病的主要是人、牛型,尤其是人型。精品课件84传染源为开放性肺结核患者,主要由呼吸道传染→肺结核;少数经消化道→咽或肠道原发病灶;经皮肤、胎盘传染少见。亚洲人种易感,接触结核杆菌后是否发展为肺结核病,主

要与细菌毒力、数量、机体免疫力(尤其是细胞免疫力)有关。精品课件85↗90%获免疫力,终生不发病.结核杆菌→人体→5%因免疫力低下→原发性肺结核↘5%潜伏→日后免疫力下降时→继发性肺结核。↘感染初期菌血症→其他脏

器长期潜伏→肺外结核。精品课件86结核杆菌感染后,由致敏T细胞介导,可发生免疫反应和迟发性变态反应,可引起组织细胞坏死及干酪样改变,甚至形成空洞。精品课件87结核杆菌感染后,在儿科常可:1.潜伏结核感染2.原发性肺结核3.急性栗粒性肺结核(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精品课件8

84.结核性脑膜炎:常为全身性栗粒结核病的一部分,由血行播散通过血脑屏障,也可由脑实质或脑膜的结核灶破溃,结核菌进入蛛网膜下腔中CSF,致脑膜、颅神经、脑血管、脑实质、脊髓等病变,而出现各种症状。为小儿结核病中最严重类型,常在原发感染一年内发生,3-6个月易发生,3岁内约占60%,

发病率较成人高8-10倍。精品课件89二、临床表现:典型结脑起病多较缓慢,可分为早、中、晚三期:精品课件90(一)早期(前驱期):约1-2周,主要为小儿性格改变,如少言、懒动、易倦、烦躁。可有发热、食欲不振、盗汗、消瘦、呕吐、便秘或腹泻。年长儿可诉头痛,婴儿表现为蹙眉皱额、凝视

、嗜睡、发育迟滞等。精品课件91(二)中期(脑膜刺激征期):约1-2周,主要为颅高压和脑膜刺激征,如剧烈头痛、喷射状呕吐、嗜睡、烦躁、惊厥、颈项强直、Kernig征和Brudzinski征阳性。婴幼儿可有前囟膨隆、颅缝增宽。此期可出现颅神经障碍(Ⅲ

、Ⅳ、Ⅶ等)和脑炎表现如定向、语言、运动障碍等。精品课件92(三)晚期(昏迷期):约1-3周,以上症状渐重,意识障碍加深(蒙眬→半昏迷→昏迷),惊厥频繁发作,极度消瘦,舟状腹,常水盐代谢紊乱,最终颅内压急剧增高导致脑疝,呼吸循环中枢麻痹死亡。精品课件93不典型结脑表现:1.婴幼儿起病急进展快

有时仅以惊厥为主诉;2.早期出现脑实质损害者---舞蹈症或精神障碍;3.早期出现脑血管损害者---肢体瘫痪;精品课件944.有脑结核球者---可有颅内肿瘤表现;5.颅外结核病变极严重者---可掩盖脑膜炎表现而不易识别;6.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发生脑膜炎时

常表现为顿挫型。精品课件95据以上表现及病理变化,临床上可分为4型:1.浆液型:多见于早期,病情较轻,炎性渗出物仅限于脑底,CSF变化轻微,脑膜刺激征及颅神经障碍不明显。精品课件962.脑底脑膜炎型:多见于中期,病情较重,最常见。脑底浆液纤维蛋白渗出物较弥漫,脑膜刺激征、颅高压及颅神经障碍

明显,CSF呈典型结脑改变。精品课件973.脑膜脑炎型:脑血管变化明显,颅内压或脑积水症状显著,可出现局灶症状,如瘫痪、语言障碍以至失语、手足徐动或震颤,CSF改变轻而症状重,病程长,迁延不愈或恶化、复发,预后差。精品课件

984.脊髓型:除脑膜脑炎症状外,出现脊髓和神经根障碍,如截瘫、感觉障碍、扩约肌功能障碍(二便失禁),因CSF循环不畅,CSF可呈黄色,蛋白细胞分离明显。此型病程长,多见于年长儿,恢复慢,常留截瘫后遗症。精品课件99三、诊断:(一)病史:1.接触史;2.卡

介苗接种史;3.既往结核病史;4.近期传染病史。(二)临床表现:有上述病史的,出现性格改变、头痛、呕吐、嗜睡与烦躁交替、顽固性便秘,应想到本病。精品课件100(三)CSF检查:极重要。压力↑外观无色透明或毛玻璃样,静置12~24小时后

,可有蜘蛛网状薄膜形成,取其行抗酸染色,结核杆菌检出率高;WBC多50~500甚至﹥1000×106/L,多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糖和氯化物均↓精品课件101(四)其他:1.结核抗原;2.抗结核抗体;3.腺苷脱氨酶;4.CSF菌培养;5.

聚合酶链反应(PCR).(以上5项标本均为CSF);6.结核菌素试验(PPD):作为参考,(+)对诊断有帮助。精品课件102(五)X线与CT、MRI:胸片有血行插散性肺结核的,对确诊结脑意义大。早期CT可正常。精品课件103四、鉴别诊断:1.化脑;2.病脑;3.隐球菌脑膜炎;4.脑肿瘤。五、治疗

:(略)抗痨,降颅压,激素,对症精品课件104六、预后:与治疗早晚,年龄,病期病型,细菌耐药性,治疗方法有关。年龄小,治疗晚,晚期和脑膜脑炎型,细菌耐药,治疗不当的预后差。精品课件105附:常见脑炎除以上鉴别诊断以外,还需鉴别的几种疾病一、瑞氏综合征(R

eye′s):是儿童期较常见的急性神经系统疾患,1963年首先由Reye等报告。临床特点是起病急骤,先有呼吸或消化道感染症状,发热,反复呕吐,进行性意识障碍以至昏迷。精品课件106此外最突出的体征是肝脏轻中度肿大,质低坚韧,偶见黄疸,心肌受损时可心律失常。病理特点

是急性脑水肿和内脏(主要为肝)脂肪变性,现公认是一种线粒体急性损伤所引起的代谢反应。精品课件107至今病因未明,可能与感染、环境(化学剂)、宿主反应(免疫异常)有关。多见于1~2岁婴幼儿,死亡率约40%.重者即使存活,也有不同程度

后遗症。现仍无统一的诊断标准,具有以下情况时可作出诊断:精品课件1081.病前有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史;2.反复呕吐、惊厥、进行性意识障碍以至昏迷,无神经定位体征及脑膜刺激征;3.肝大,质硬,偶有黄疸;4.谷草、谷丙转氨酶↑肌酸磷酸肌酶↑血氨↑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血糖↓精品课件1095

.CSF压力↑细胞数及蛋白正常6.脑电图可广泛慢波,严重者有广泛的限局性阵发性癫痫波。据临床表现可分为5期,Ⅲ期以后致死率、致残率高。目前无特效治疗,综合治疗的原则是抢救生命的脑水肿、脑疝及肝功衰竭,并予以

支持治疗。精品课件110二、急性中毒性脑病;是急性周身感染时出现类似脑炎的表现,并常有惊厥及昏迷。原发病以败血症、重症肺炎、中毒型痢疾、伤寒多见,产生的原因尚不清。病理改变为脑水肿、脑血管充血、由于缺氧引起神经细胞

损伤。临床特点为无脑膜刺激征,CSF除压力增高外,其他均正常。精品课件111临床表现为在原发病的基础上出现高热、头痛、呕吐、烦躁、惊厥、昏迷。多数病例神经症状在24小时内消失,无后遗症,偶有暂时性瘫痪;少数昏迷可持续数天或数周,持续时间越长留后遗症的可能性越大;极少数死于呼吸衰竭。治疗

主要是针对原发病抗感染,脱水剂,止惊厥,降温,纠正脱水、酸中毒。精品课件112三、结合接触史与各种急性中毒鉴别。精品课件113回顾总结1.凡出现发热、高颅压症状、神经精神症状的,均应考虑脑炎可能。2.脑电图:除病脑外,化脑、结脑的诊断均无此检查,本

人临床体会仍有参考价值。3.注意:据临床表现,估计颅内压过高,不宜盲目进行腰穿,以免发生脑疝的危险。精品课件114病脑、化脑、结脑CSF的不同特点病名压力mmH2O外观细胞数蛋白mg/L糖mmol/L氯化物mmol

/L其他×106/L分类正常新生儿30-80儿童40-100成人70-180清婴儿0-20儿童0-10成人0-5﹤400新生儿3.9-4.9儿童2.8-4.4成人2.5-4.5新生儿111-123儿童118-128成人128-130病脑↑清20-300淋巴↑正常

正常精品课件115续表1病名压力mmH2O外观细胞数蛋白mg/L糖mmol/L氯化物mmol/L其他×106/L分类化脑↑↑混浊1000-1500中性↑↑↓↓↓涂片、培养(+)结脑↑↑清或微浊毛玻璃样50—500淋巴↑↑↓↓薄膜涂片,结核菌培养(+)新型隐球菌脑↑

清或微浊100-2000↑↓↓墨汁染色涂片、真菌培养(+)精品课件116注意:第一次CSF检查结果参考作初步诊断,因有的在初期并不典型,应及时复查,以免误诊。《临床误诊误治》曾报导误诊46例,本人亲历1例。感谢

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小橙橙
小橙橙
文档分享,欢迎浏览!
  • 文档 25747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