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小学书法【西泠印社版】五年级下册《第7课 上下结构(一)》教学设计3.doc,共(3)页,32.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3232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上下结构(一)》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西泠印社出版社五下《书法练习指导》第七课设计理念:《课标》指出“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本教学设计遵循这一理念,让学生读懂上下结构字的形态特点,把握上下结构字的笔法
要领,感受汉字的形态美和文化味。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发现上下结构字的形态特点,掌握上下结构中上宽下窄型和上窄下宽型的字的书写要领。培养孩子的观察和比较能力。2.练习书写上下结构的字。在书写中感受书法的形态美、文化
味,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3.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认真书写的好习惯。教学重点:处理好上部和下部的宽窄关系。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文房四宝等教学过程:一、作品欣赏,热身导入。1.出示部分书法作品,指导欣赏。(出示兰亭序,对联
,横幅等)师:看完这些作品你有什么感受呢?生:这些作品字很漂亮,很好看,他们写得很工整等。生:我们也想写一写等等。师:看完这些作品你们也想试一试,老师也想试一试,那请同学们拿起毛笔,我们一起先来看看怎么握笔?(一捏
,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笔杆;二按,中指紧按笔杆;三抵,无名指和小指抵住笔杆),握好了吗?下面我们把毛笔在手里转一转。好的,请同学蘸点墨,我们-2-一起来写两个“井”字和“回”字,写的时候注意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二、读帖比较,示范指导。1、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师:
同学们刚才写得都很投入,很认真。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上下结构的字的写法。(板书课题:7.上下结构)生:齐读课题。师:同学们还记得写毛笔字之间怎么样读帖吗?生:“四看”:看结构,看比例,看位置,看变化。师:要想写好字,首先要学会读帖。(师再讲“四看”)。师: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读帖方法来仔细观察这两
个字,看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再看一看这两个字之间有什么区别?同桌之间可以交流交流。2、讨论交流,区别特点。⑴出示“音”字:上下结构,这一类型的字上半部较宽而下半部较窄。如“音”字的“立”部,长横横贯左右,写得很宽,而“日”部较窄。我们把这一类型的字叫做“上宽下窄型
”。(相机板书)⑵出示“盖”字:同样是上下结构,但这一类型的字上半部写得较窄而下半部写得宽。如“盖”字的“羊”部写得窄些,“皿”部的长横要写得宽大舒展。我们把这一类型的字叫做“上窄下宽型”。(相机板书
)师:请大家再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个字,这两个字笔画中都有长横,“音”字中的横横贯左右,“盖”字中的长横稳稳托住。现在再来看,这两字的区别,其实就是长横的变化。对于两个字老师也简单地总结了一下,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课件出示区别
口诀:兄弟俩很相近,区别好要弄清。长横在上为“上宽”,长横在下为“下宽”。)说到长横,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长横”和“短横”的运笔方法。(对长横运笔笔法作简要介绍)3、教师范写,指导临写。-3-师:刚才我们比较了这两个字的特点和区别,主要是长横的变化,下面请同学
们抬头看着大屏幕,老师将这两个字写一下。(教师在展台上书写,边写边强调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笔杆直,对鼻尖,头抬起,脚放平。)师:下面请同学们拿起毛笔,带着你已经掌握的上下结构字的要点,在老师发的毛边纸上将这两个字各写两个。(播放音乐,学生临写,老师巡视,纠正双姿)三、展示评价,迁移运用。1
、评价展示,交流得失。老师选取两名同学的作品进行交流展示。2、寻找相似,迁移延伸。师:刚才我们学写上下结构中这两种类型的字,老师还找来一些和它们结构相似的字,我们来将它们分分类。(指名学生说,课件出示分类结果。要求同学们在这两类字中各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字再来写一写)四、全课总结,布置作业。本
节课我们学习了毛笔书法中上下结构字的写法,初步感受了书法的魅力。最后我们看一个小视频有关“书圣”王羲之的故事。师小结:我们知道写字贵在坚持,贵在勤奋练习。只要大家肯下功夫,相信你的字一定能越写越好。让我们都来向王羲之学习,勤奋练字吧。
课后请完成以下作业(课件出示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