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小学书法【西泠印社版】四年级上册《第3课 重心平稳》教学设计1.doc,共(5)页,29.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3207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西泠出版社义务教育《书法练习指导》四年级上册第三课重心平稳一、教材解读本教材设置教学内容是“重心平稳”,中国汉字造型虽各不相同,但有点像建筑物似的,一座座都是坚如磐石、稳如泰山地屹立起来,要求端正平稳。每一个字都有一个重心。书写时,要注意重心平稳,左右
对称,上下和谐,笔画间距匀称。教学时,通过理解“重心平稳”,分析汉字重心,教师仿写,学生练写等形式,把握汉字重心。二、教学目标1、理解重心平稳,能对汉字的重心进行分析把握。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观看范字书写、尝试练习,逐步学会书写“甫丑聿而”四个例字。3、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力求
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书法中的重心平稳。难点:掌握汉字独体字的重心规律。四、教学准备:笔、墨、纸、砚、垫毡、多媒体、视频展台等。课前分好小组及组长。五、教学过程(一)我会说游戏“要跌倒”我说你们来做:两手侧平举,左脚离地尽量抬起,身体尽量右倾。还
能再向前吗?为什么?学生回答,要倒,不稳。此时身体的重心已经前移,身体不能保持平衡了。我们在运动中要注意保持身体的重心平稳,这样可以避免受到伤害。我们写字也要注意字的重心平稳,才能把字写漂亮。板书:重心平稳1、出示“甫”,说说发现。2、请同学们
说说你对重心平稳的理解。学生:把握住一个字的重心,字才能平稳。教师:字的重心就是整个字分量的中心点。写字时把字的重心把握准了,写出的字才不会上歪下斜,左偏右倒,而显得平稳。小结:看来一个字的重心很重要,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寻找独体字的重心规律。(二)我会学1.教师出示“甫、自、血、
半”请学生找一找这些字的重心并进行分类。①学生:“甫、半”重心在竖上。(出示汉字)教师:找得准确,如果字中有中竖,则重心就在中竖上。(红笔标示)②学生:“血、自”重心在左右竖中央的位置。(出示汉字)教师:善于发现的孩子,如果字中有左右竖相对,重心在左右竖的中央位置。(红
笔标示)③“回”整个字形呈中心对称式的,中心对称点就是字的重心。重心在左右对称轴上和斜中求正等。④重心在左右对称轴上。例"天、大、义"等。⑤竖靠右,重心居左,如"才、可、寸”等。2.小结:书写时除了把握好每个字的重心,
我们需要注意什么,让我们动手来写一写。(三)我会写1.学写“重”字。①学生双勾“重”字,掌握笔画的形态。②教师勾画出,行笔路线。③教师范写“重”,拿出双勾的“重”字,学生填墨。④临写两个,同桌互评。出示评价标准:笔画间间距匀称,上下对称,重心平稳,横细竖粗注意书写姿势:头正、
身直、臂开、足安。教师巡视指导。注意执笔姿势:指实掌虚虎口开,腕平掌竖笔直立。小结:同学们通过反复观察对比、寻找规律、动笔体会,从而把握独体字的重心。2.学生仔细观察“聿、重、而、丑”四个字每一笔画在米字格的位置,练习书写。3.展示,评价。4.与大家的字进行对比学习。
冰霜岁聿暮,方昭君子心。——明·唐寅《咏怀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高低美丑瘦和肥,全仗画师笔一挥。——南北朝繁钦《昭君辞》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唐·孟浩然《游山西村》小结:同学们通过练习把握住
了每个字的字形及重心。(四)我会比欣赏书中四个“而”,不同书法家是如何让笔画参差匀距的。不同的书法家都会均匀分割楷书字内空间,使相同方向的笔画间距均匀,但长短粗细不一,既保证了重心平稳,又使字具有动态变化之美。教师:四个“而”字,笔画参差均距,互相呼应,重心平稳,各有各的优美之
处,欧阳询每一个笔画都严谨有序,褚遂良飞度之美,柳公权的人一样铁骨铮铮,他用笔骨力遒劲,赵孟頫笔法圆熟,遥相呼应,都值得大家学习。总结:同学们通过学习掌握了重心平稳的意义和规律,苏轼说:“笔秃千管,墨磨万锭。”课下
,请同学们集字颜真卿《多宝塔碑》中的“重心”,写一幅横幅作品。六、布置作业集字颜真卿《勤礼碑》中“重心”二字,写一幅横幅作品。七、板书设计重心平稳教师范写:双钩“重”展示学生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