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小学书法【西泠印社版】三年级下册《第6课 横钩》PPT课件1.ppt,共(23)页,13.909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3204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横钩第六课画两组线条,一组圆转,一组方折。第六课横钩(一)横要略有弧度,向右下顿笔后再向左下勾出。第六课第六课横钩(二)横画较细而向右上斜,钩短促。第六课第六课临写下面例字。第六课第六课返回“常”字上宽下
窄,横钩横细长,略向上凸,转折后向右下顿笔再往左勾出,出锋较长(第一种横钩)。第六课返回第六课返回“宗”字横钩横细而上斜,覆盖上点收笔处,转折时向右下重按顿笔,略往左上调锋后向左出钩(第二种横钩)。第六课返回第六课返回“家”字宝盖头的横钩也是第二种写法,出钩处的调锋方向转变依次是右上、
右下、左上、左下,其中往右上和左上的调锋短暂而细微,需要特别注意。第六课返回第六课“宇”字宝盖头横画细长上斜,穿过上点,向右下顿笔再稍往左上提笔后向左下勾出,钩短而粗(第二种横钩)。第六课第六课临写下面例字。第六课下列字中横
撇和横钩的转折处各有什么不同?第六课退笔冢隋末唐初的书法家智永禅师一生潜心书法,下了无数功夫。相传,当年他在永欣寺每天都坚持练习写字。春夏秋冬,寒来暑往,整整40年从未间断,不知用掉了多少纸,写秃了多少笔。每写秃
一支笔,智永禅师就把它放进门外的大竹筐里。时光飞逝,五个大竹筐装满了秃笔头。他把这些秃笔头埋在寺院后园,取名“退笔冢”,并亲自立了块石碑,撰写了铭文。第六课千字文第六课伟大的作品不是靠力量而是靠坚持来完成的宝贝们,加油!本课已结束,请各位同学勤加练习。第六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