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小学书法【西泠印社版】三年级上册《第14课 竖折》教学设计5.docx,共(7)页,13.991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3188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14课竖折教学目标:1.学习笔画竖折,初步掌握竖折的运笔方法。2.学习“山”字的书写,在书写过程中加强执笔及竖折的练习,从而更好地掌握笔画竖折的书写,利用对照卡把握字间架结构。3.了解家乡的书法家张瑞图,
初步感受中国书法文化的魅力,热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教学重点:掌握竖折的书写方法。教学难点:借助现代教学手段,让学生直观理解竖折的转折处写法,并会熟练运用。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笔、墨、纸、砚、垫毡、对照卡、多媒体、视频展台等。教学过程:课前互动同学们,都认识我吗?
黄老师的爱好是什么?想不想看看老师参加一些书法活动的情况呢?请看大屏幕(自动播放ppt)。你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说说黄老师吗?谢谢大家的点赞!现在我就现场创作一幅草书送给大家(边写边读:“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尘。吾道亦如此,行之贵日新。”)相信同学们,只要勤加练习,每天进步一点点,就有可能达
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下”的境界。下面准备本节课的学习,上课!一、导入新课刚才大家认识了黄老师这位小书法家,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我们晋江的大书法家,他就是晚明四大书法家之一——张瑞图(ppt出示图片和简介,简介不讲)他的陵园就建在我们晋江的八仙山上。为了纪念他的书法成就,晋江市人民政府还
在这里建了一个张瑞图刻石园。晋江的很多公共场所也是用他的字来题名,瞧,这是——晋江博物馆、晋江戏剧中心等。这是一幅张瑞图的行书作品,你们猜这幅作品在2011年北京匡时秋拍时以多少钱成交呢?(35075000元)瞧同学们一个个惊讶的表情,你们一定很奇怪,为
什么张瑞图的作品有那么大的价值吧!想不想知道秘密?你们看,张瑞图写的字多用露锋尖起,转折的地方有折无转,这是他用笔上独特之处,结体拙野狂怪,布局犬齿交错,气势纵横凌厉,给人以力与美的享受,推动了晚明以后书法发展,因此被评为影响中国书法发展的二十大书法家之一。可见,书法的艺术
之美就蕴含在这一笔一画之中。学好书法就得先写好每一个笔画。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个新的笔画——竖折。二、观察竖折同学们,这是我们上节课学习的竖提,右边是这节课要学习的竖折,我们把它们重叠在一起,仔细观察一下,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呢?生1:都有竖画,都是由
两个基本笔画组成的。(嗯,他们都是复合笔画)师:再看一遍,这两个笔画哪里重叠了?可见哪里也是一样的?生2:转折的地方。师:有相同发现的举手,你们的这个发现很有价值!!师:那么竖折跟竖提又有什么不一样呢?说说你们的发现。生3:我发现了竖折的竖变短了,变粗了。(边板书边归纳:长短、粗细)
他从长短、粗细来观察,发现竖折的竖比较短、比较粗,掌声送给他!谁还有其他发现?生4:我发现竖折的横比竖提的提平一点,没有像竖提那么斜。师:你的眼睛真亮,发现了“横”角度的不同(板书:角度)(和学生看着黑板一起归纳总结)通过刚才的对比观察,我们知道了竖折的特点是:竖短横长、竖粗——横
细、竖起笔要——往右下斜,横是左低右——高。那现在你们能用两只手来比出竖折吗?全体起立,站起来比比看,要注意竖和横的倾斜角度哦!(点评角度和精神)三、试写竖折(一)检查自学认识了竖折的特点,我们就要来动笔写写了。课前你们已经观看了老师的微课“竖折的
书写”,那么竖折的行笔口诀是什么?一起说出来!(生:一顿二调三提四顿五调六收)(PPT出示两个笔画的行笔口诀示意图)它和竖提的行笔口诀哪里不同?(最后一步不同)是呀,因为它们“竖”起笔的方法是一样的,“
转折”的地方又一样,所以只有最后一步不同。因此,会写竖提,相信竖折也难不倒你们了。现在,请大家举起右手,看着行笔口诀示意图,跟老师边念口诀边书空。(结合ppt的毛笔示意图)。请拿出课前试写的“竖折”,你认为书写“竖折”时,最难的在什么地方呢?看来大
部分同学都认为第二个顿笔处最难写(指着黑板),是啊!这个地方既要提笔,又要顿笔,还要调转笔锋,确实有一定的难度。想不想看看老师是怎么处理的?写的时候还要注意观察竖折在米字格的位置,竖要从哪个位置写起呢?现在请同学们睁大眼睛看老师写,并帮老师将口诀念出来,注意观察老
师转折的地方是怎么书写的。(二)试着书写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下面大家赶紧试写三遍,看看谁能获得“书写章”。写不好的地方可以再看看屏幕上老师是怎么书写的。音乐停即停笔(播放视频)教师巡视指导,适时点评。(1)老师要表扬……他们的坐姿很标准!写字时要做到头正、身直、肩平、臂开、足安!(2)可点评运笔
要点:这位同学的起笔写得很好,能……;转折的地方大家要注意……(3)适时个别范写指导(三)点评书写(用行笔口诀示意学生停笔,面向老师)(切换成希沃同屏模式)(1)刚刚老师抓拍了一位同学书写的视频,请大家观察他是否按照行笔口诀来书写?(播放学生书写视频两遍)谁
来评一评,你来!你呢?他的坐姿、笔姿怎么样?这位同学能认真按照行笔口诀来书写,可以盖一个“书写章”。(2)老师还抓拍了两位同学的作品,这是1号作品,这是2号,你觉得他们谁能得到“书写章”呢?谁当小老师上来评一评?你呢?有不同意见吗?他懂得从粗细、角度来评价,把掌声送给他!你能从行笔口诀来
评价,还能提出自己的建议,真不愧是我们班的书法小达人!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老师很欣赏你!(四)再次书写同学们,操千曲而后晓音,观千剑而后识器。带着收获,大家再认真地书写三个竖折吧,相信注意书写诀窍,多写多练习一定会取得进步。(巡视时,发现有进步的及时表扬并盖
进步章,激励同学认真书写)(录像同屏,对着有明显进步的同学的作品)老师刚才巡视,发现很多同学都有了进步。(选择一个书写角度有明显进步的同学作品)瞧这位同学第三次书写的竖折,跟课前写的比较一下,你觉得他哪里进步了?恭喜你获得进步章(现场盖)可见,书
法的艺术之美往往就在角度的变化上。(五)眼力大考验现在,我们来玩个眼力大考验放松一下,这是哪?(五店市)“五店市”这三个字中,有两个是今天老师介绍的大书法家张瑞图写的,有一个不是,你能找出哪个不是吗?说说理由?
给你们一个小提示,刚刚我们说过书法的艺术之美往往就在角度的变化上。瞧(用红色画出笔画的角度),有什么发现吗?赞成“店”不是的举手!恭喜你们回答正确!掌声送给自己!同学们,中国书法艺术风格众多,许多书法家的用笔精妙之处就在角度的细微变化之中。大家今后在书写和品评时要
学会去感悟书法的角度美!•应用竖折(一)试写“山”字刚才大家已初步掌握了竖折的书写方法。敢不敢接受更大的挑战?瞧!竖折跑到哪里去了?你们会写“山”吗?写好汉字可得用好我们的书写三部曲,是什么呢?对,一读帖、二临帖、三校帖(ppt出示)现在请大家认真读帖,谁能说说
写“山”字时要注意什么?山的三个竖有什么变化?为什么要这样变化了?如果山的三个竖长短粗细、角度都一样,好看吗?是呀,书法用笔的变化,不仅表现在角度的变化,还包括长短、粗细等形态的变化。不同的形态变化,才能给观赏者以
一种美的享受。我们观察时还要注意每个笔画在米字格中的位置,三个竖的位置分别是怎样的?谁来说?读帖完,请拿出对照卡进行临写,注意把“山”的特点写出来!写完一个后,记得用对照卡校对,分析不足,再认真书写两个!开始行动吧!(录像切换到同学
应用对照卡的镜头)很多同学已经完成“山”的书写了。(指着板书说)现在请组长组织大家从笔画的长短、粗细、角度、位置等方面进行欣赏评价,推选出优秀作品贴到“优秀作品栏”上。瞧,一份份优秀作品出炉了!(指着一张好的作
品问,作品纸上课前事先让学生写上名字)这张作品是谁推荐的,谁能说说推荐的理由?(引导生点赞写好的地方)你懂得欣赏作品的角度美和形态美,学以致用,有小小书法家的潜质!!以初学者水平来说,这些字在结构和笔法上还是很不错的
。恭喜你们都可以获得一个书法章!也把掌声送给会欣赏的你们!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竖折的写法,其实“竖折”还有另一种写法,回去后请继续尝试完成另一个竖折和牙、出、岳、涵等字的练习。同学们,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只要你们认真观察、善于思考、勤于练习
,练好每个笔画,每个字,老师相信日后你们将会感受到书法更多的魅力,成为书法高手的!有信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