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1-七年级上册数学北京版

DOC
  • 阅读 58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7 页
  • 大小 21.583 KB
  • 2022-11-1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1.5 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1-七年级上册数学北京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1.5 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1-七年级上册数学北京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1.5 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1-七年级上册数学北京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4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1.5 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1-七年级上册数学北京版.docx,共(7)页,21.583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314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有理数减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2.会正确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3体验把减法转化为加法的转化思想;4.通过学生间合作、交流、竞争等活动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助精神和竞争意识。重点:有理数减法法则和运算难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和理解教材分析:本节是在学

习了正负数、相反数、有理数加法运算之后,以有理数减法法则及有理数减法运算为课堂教学内容。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是一种基本的有理数运算,对今后正确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学情分析1、在小学阶段学生已学习了非负

有理数的减法运算,生活中经常会进行同类量之间的比较,因此学生对减法的应用并不陌生,他们也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有一定的运算能力。2、本年龄阶段的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探索欲望强烈,交流合作的意识不强,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好调控。教学过程:活动一:复习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2.写出下列各数的相反数5,1/

2,0,—9,—2/53.计算①(—4)+(—3)=②(—5)+(—7)=③16+14=④8+12=⑤8+0=⑥—4+0=⑦3+(—2)=⑧(—5)+8=⑨(—5)+4=⑩2+(—6)=活动二:合作探究1.4℃与-3℃的温差(最高气温减最低气温)是多少?①想一想:计算

温差的算式为:________________②观察:(温度计)得知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相差______________°C,那么7=4+3;③发现:________________(结合温度计的实例,引出有理数的减法)2.计算,观察下列

式子,你能得出什么结论?—1—(—3)=—1+3=—1—(—3)_______—1+3;3―(―2)=3+2=3―(―2)______3+2,5-2=5+(-2)=5-2_______5+(-2)5-1=5+(-1)=5-1_______5+(-1)5-0=5+0=5-0_______5+05-

(-1)=5+1=5-(-1)_______5+15-(-2)=5+2=5-(-2)_______5+2有理数的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计算。(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通过尝试,自己认识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计算)有理数的减法法则1)(文字叙述)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2)(字母表示):a-b=a+(-b)被减数不变,减号变加号,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简记:“一不变,两变”活动三:拓展提升计算:(1)(-3)-(-5)(2)0-7(3)9-(-5)(4)(-3)-1(5)0-(-8)(6)(-5)-

0(学生板演,进一步理解运用有理数减法法则,总结做题三步。)活动四:归纳小结有理数的减法:(1)运算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2)运算步骤:步骤一,审题(看清减数的符号是正还是负)步骤二,转化(改变两个,一是把减号变为加号,二是把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步骤三,计算(按照有理

数的加法法则进行计算)活动五:巩固练习1.练一练(1)6-(-8)(2)(-2)-3(3)(-2.8)-(-1.8)(4)0-4(5)-9-(-11)(6)3-15(学生板演,对本节知识点进行巩固,加深)2.想一想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其海拔高度大约是8848

米,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大约是-155米。两处高度相差多少米?(此题是实际问题与合作探究中的实际问题前后呼应,说明数学来源于实际,又用于实际)3比一比(1)(-2)-(-3)(7)0-(-3)(2)0-(-4)(8)1-5(3)(-6)-3(

9)(-2)-3(4)1-(+3)(10)0-6(5)(+3)-(-2)(11)-7-(-17)(6)(-1)-(+2)(12)10-15活动六:当堂检测.做一做(1)-2-3=______(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14-(+5)=-9B0-(-3)=3C(-3)-(-3)=-6D|5-3|=-(5-3)(3)数轴上点A,B分别表示-3,2,则表示A,B两点间的距离的算式可以是()A-3+2B-3-2C2-(-3)D2-3(4)甲、乙、丙三地的海拔高度分别是20米、-15米、-10米,那么最

高的地方比最低的地方高______米。(5)如果a>0,b<0,则a-b的符号是______;(检测学生对本节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活动七:课后反思1.本节知识点由实际问题引入,容易理解。2通过对7组形如—1—(—3)=—1+3的式子的观察,思考,分析,总结出有理数的减

法法则。3.在拓展提升这个环节当中设了六个练习题进一步理解运用有理数减法法则,并总结做题三步。4.在小结之后,设置了密度大的习题,目的巩固牢记法则。指导老师点评本节课有四大亮点:1、由实际问题引入宜理解,在巩固练习中又设置了一个实际问题,前呼后应,说明数学来源于实际又应用于实际。2、教师发挥了

主导作用,学生亲自探究,验证,总结法则。3、学生理解法则之后,进行了大密度的练习,活动量比较大。4、学生的积极性比较高,在比一比这个环节当中,气氛达到了高潮。课后作业: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52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