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追击问题》教学设计1-七年级上册数学北京版.docx,共(4)页,28.545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314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列方程解应用题7——行程问题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根据新课程标准:“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背景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列方程解应用题”是北京义务教育《数学》第13册(七年级上)中第二章
第六节中的内容。本节知识既是对字母表示数、列代数式、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直接应用,又是学习二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分式方程应用题、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题和函数应用的基础。其中,有关行程问题的应用题是应用题中比较常见和重要的类
型之一,以后还有应用不等式(或不等式组)、列二元一次方程组、分式方程解有关行程问题的应用题。列方程解应用题是初中数学学习中最常见、最重要的知识之一,也是很多学生感到困难的问题之一。所以学生掌握应用方程的思想分析应用题,解决应
用题的基本技能是必要的。通过实际问题的研究,学生可以初步认识到日常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数学方法解决,本小节的教材编写中还渗透了“数学建模思想”,这就要求在教学中不应重点关注一道题目的求解,而应尽可能的将一类问题的解答方法以及题目内在的联系呈现出来,从整体上认识此
类问题求解的本质。同时借助画线段图的方法直观的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辅助知识的掌握,进一步体现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2、学生情况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比较积极,有较高的学习热情,而且在小学阶段能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已经初步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具
备画线段图辅助解题的基本技能,但是对于较复杂的行程问题则不能顺利的画图求解。为此,本节课设计从学生实际出发,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模式,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进一步体会应用线段图辅助解题的优越性,进一步提高学生
的分析、运算、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1、会分析具体行程问题中数量关系,会借助线段图分析行程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2、经历把生活中的行程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提升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方法与步骤。3、通过小组合
作学习,体会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数学建模思想,以及画线段图辅助分析的数形结合的思想。教学重点: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教学难点:用不同的代数式表示路程教学过程:教学教师学生设计阶段活动活动意图一、复习引入用
代数式表示:某同学的步行速度是x千米/小时,30分钟后所行走的路程是千米思考:行程问题中有那几个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学生口答路程、速度、时间路程=速度×时间通过复习,回忆列代数式的方法,及行程问题的基本量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二、实例探究构建模型活动一:列方程解应用题甲、乙两个车站相距240千米
,一列货车从甲站开出,每小时行驶48千米,一列客车从乙站开出,每小时行驶72千米。问题1:两辆火车同时开出,相向而行,多少小时后两车相遇?问题2:两辆火车同时开出,背向而行,多少小时后两车相距480千米?活动二:列方程解应用题某中学的学生
以4千米/时的速度步行去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出发30分钟后,学校派一名通信员骑自行车以12千米/时的速度去追赶队伍。请问通信员用多少时间可以追上队伍。完成后,共同小结解题步骤学生分析题目条件,独立解决问题1列方程求解设x小时后相遇48x+72x=240学生代表讲解先独立思
考,画线段图分析,然后同桌交流解题方案。设x小时后两车相距480千米240+48x+72x=480学生代表讲解先独立思考解题方法,画线段图,然后小组交流、展示预案:应用线段图分析题目数量关系,用代数式表示不同段的路程,寻找路程间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求解问题。设通信员用x小时
可以追上队伍活动一、二的设计是建立在学生已有认知基础之上,通过画线段图,把实际生活中的行程问题一步步转化成数学问题,画出线段图的过程实际就是问题转化过程的具体体现,同时借助画线段图来分析题目中数量关系,明确如
何用代数式表示这些数量,进一步找到他们之间的等量关系,从而列出方xx12421441x答:通信员用41小时可以追上队伍。程,解决问题。这种数形结合的思想也得到了渗透。三、提炼信息强化模型活动三:自主展示列方程解应用
题:甲、乙两站相距245千米,一列慢车每小时行驶52千米,慢车由甲站出发1小时后,一列快车由乙站出发,每小时行驶70千米;两车同向而行,快车在慢车后面,问经过几小时快车可以追上慢车?每名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练习,然后小组交流一个小组,代表本组展示讲解本题。师生共同点评。学生通过学习,独立
分析解决问题,一方面巩固已有知识,另一方面检验学生的知识获得。四、课堂小结提高认识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又有那些数学思想的收获?(实际问题)—(数学问题)—(数量关系、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方程)-(验证解释)
-----(实际问题)总结解题经验,解应用题步骤。谈谈自己的思想提升。共同小结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并指出关键步骤,提升归纳概括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明确数学思想方法。五、课堂反馈目标达成列方程解应用题:甲、乙两人从
相距32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步行每小时走4千米,先行1小时后,乙骑自行车出发2小时后与甲相遇。求乙骑自行车每小时走多少千米?学生独立思考并完成题目解答落实课上知识,提升学习效率,检验目标达成六、布置完成练习册落实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作业课后巩固P82,第2题,第4题,P83,第1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养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七、板书设计课题活动二例题问题1问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