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人美版小学书法五年级上册《第15课 月字底 贝字底》教学设计1.doc,共(3)页,1.628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3141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1页共3页月字底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为人美版《书法》五年级《月字底》,教学中让学生明确“月字底”书写要点,掌握“青”字的字形、结构特点,并能抓住欧体的特点、美观地运用软笔书写。旨在以教师引导示范为主线,掌握“月字底”的
书写方法与月字底的字的结字规律为目的,努力提高学生写好字的实效性。让学生在学习的写字过程中感受文字结构的形体美,欧体字的结构美激发学生书写兴趣。学情分析经过长时间的书法教学,我校高年级学生能够准确分析汉字
的字形结构,笔画特点,笔画与笔画间的关系,并能够运用一些规范的书法语言表述特征,如:笔画描述用露锋、起笔、行笔、收笔、布白均匀等词语,分析结构时左右结构的用宽窄、长短、高低,上下结构用高矮、长短等词语去分析。学生能够较准确的对一些软硬笔书法作品进行笔画、字形、结构、书
写态度等方面进行很好的评价。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练习月字底,尝试写例字“青”掌握这类字的书写特点,提高书写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范字,体验月字底在例字中的笔画形状、粗细、长短等变化带来的不同书法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兴趣,感
受欧体书法美,培养学生热爱书法的情感。教学环境与准备*书法教室笔、墨、纸、砚flash8.0课件教学过程1.激情导入【教师活动】今天老师先给大家讲一点月相的知识,首先我们看这张图是月相变化图,我们从右往左看娥眉月、上弦月、盈凸月、满月、亏凸月、下弦月、残月,
通过这个月相的变化图我们可以看到只有在农历的每月十五或十六的时候才能看到圆圆的月亮,其他时间看到的都是弯弯的月亮或半圆的月亮。所以,我们想一想甲骨文中的月字应该是什么样子?如图:【学生活动】学生根据月相图说出甲骨文月字是
个半圆。【教师活动】教师讲解月字的源流,点击课件出现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如图:【教师活动】教师组织学生喜欢哪一个字体尝试书写一个。【学生活动】学生尝试书写自己喜欢的一个字体。【教师活动】我们写的这个月字非常好,今天,我们就学习欧体字月字底的字写法。板
书:月字底第2页共3页【设计意图】激情导入这个环节,教师把书法与科学两个学科整合在了一起。从月相变化图可以发现月亮只有在每月的十五或十六才是圆圆的,其他时间我们看到的月亮基本上都是半圆或弯弯的月亮。由此可见
,甲骨文的月字就是一个半圆,这样再讲一讲月字的源流,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再运用现代技术电子白板的功能,在电子屏幕上点击、出现,就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引起学生知觉、注意的高度自觉性。现代技术还能够把所有想展现给学生的都以图文并茂的方
式展现出来,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涉及面更广,优化了课堂教学。2.学习新知(1)引导学生分析观察原碑帖“青”和“月”学习月字底写法。【教师活动】教师出示“青“和”“月”,组织学生观察月字底和月有什么变化?【学生活动】学生到电子白板前勾画讲解月字底和月字的变化。如图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书写月字底两遍。【学生活动】学生在字头下面书写月字底。【教师活动】组织学生展示评价。(2)出示范字“青”分析结构、布白及笔画特点。【教师活动】组织学生分析青字的结构、布白、笔画等
特点。【学生活动】学生利用电子屏幕勾画“青”字的结构特点。学生利用电子屏幕勾画“青”字的布白特点。学生利用电子屏幕勾画“青”字的笔画特点。如图:【教师活动】教师示范书写“青”字。【学生活动】学生观察书写。【教师活动】组织学生书写“青”字两遍。【学生活动】练习书
写两遍。【教师活动】巡视指导,组织展示、评价【学生活动】学生再练习【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电子屏的触摸功能,亲自勾画并讲解出月和月字底的区别,找出月字底的书写特点,分析“青”字的结构特点。整个过程都由学生自
己操作完成。教学模式已经由学生被动的听变成了主动去讲解,。这样的学习效果显著,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兴趣浓厚。3.拓展练习【教师活动】教师出示“千载膺期”的“膺”字,组织学生观察“膺”字的结构特点。【学生活动】学生简
单说出“膺”字结构特点并勾画演示。如图:【学生活动】学生练习书写一遍。【教师活动】教师巡视指导【设计意图】为了能让学生达到学以致用,所以老师从《九成宫醴泉铭》里又找了一个月字底的字,仍然让学生亲自勾画讲解。整堂课都没有离开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在书法课堂中使
用的淋漓尽致。4.总结下课【教师活动】今天我们学习了月字底的写法,掌握了“青”字的书写要领,课下多加练习。第3页共3页教学反思1、激发兴趣刺激求知欲。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在书法教学中,对于学生态度的培养,是改变学生能力的基石。本课中,我把书法与科学相整合,先给学生讲一点月相知识
,再讲月字的源流。让学生把月字的造字本意和月相联系起来,这样更容易理解。信息技术在这里也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以往都是用鼠标去点,现在所有的内容都可以在电子屏上操作,这样就显得很自然、流畅。课的伊始学生就对写字充满了兴趣。2、少讲精讲加大练习量
。古今书法家为我们创造了许多书法艺术珍品,也为我们积累了丰富的书法学习经验,其中摹帖与临帖是两种最基本的方法。前人练字,大多是这样的:先选择一种碑帖作范本,仔细琢磨它每一字的笔画与结构的特点,反复摹,熟练地掌握它的写法,以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所以,本课我精心的从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碑帖中选取了“青”这个字。选定字之后我又巧妙的运用了信息技术制作了课件,运用课件对比月字和月字底的区别,并且还是让学生勾画讲解出来。虽然所用时间不多但是月字底的特点讲的很清楚。在分
析“青”字时,也是运用课件让学生勾画讲解分析,简单实用效果好。达到了预期目的。3、多练精炼提高实效性。学习书法,贵在多练,借鉴前人的经验,掌握一定的方法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还需勤学苦练,持之以恒。古今书
法家,无一不是勤学苦练而成的。书法并不神秘,只要我们按照正确的方法刻苦练习,就一定能把字写好。“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本课中,学生每时每刻都在练习,激情导入过程中练习了不同字体的月字,学习月字底时及时的进行了练习。
分析范字时又针对性的进行了练习。最后,又进行练习评价再练习。可以说练习贯穿了整个课堂,一遍一遍的练习提高了书写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