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小学书法【人美版】四年级下册《第2课 双人旁》PPT课件4.ppt,共(15)页,2.260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3133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书法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二课双人旁是汉字偏旁中常用的偏旁,比单人旁多了一个短撇,写法比单人旁略复杂一些,书写时更要注意到整体安排的和谐。掌握双人旁的写法,合理安排双人旁三个笔画的位置、长短等关系。观察双人旁“德”字中的双人旁都有哪些特点?1.双人旁
由两撇加一竖组成。2.两撇一长一短,一粗一细,近于平行。双人旁的字一般左窄右宽。1.第一撇从哪起笔?要写出什么样的形态?2.第二笔撇画从哪起笔?有什么特点?从米字格的左上方、靠近斜线的中上部起笔,短而且略粗。在第一撇的中下方起笔,
形态细长,中间略有弧度3.竖画从哪儿起笔,有什么特点?从第二撇的中部起笔,竖画是垂露竖,不宜过长,微微弯曲并稍有倾斜。王献之从小就跟父亲王羲之学写字。他天天写,天天练,觉得自己写得挺不错。但当他写完后拿去给父亲看时,父亲却总是摇头。有一天,王
献之写完“大”字,父亲又摇着头说:“这个字写得上紧下松。”说着,提起笔在“大”字下边加了一个点,成为“太”字,经过这么一改,果然好多了。王献之很不服气,拿着写好的字去给母亲看。母亲仔细看了三天,指着“太”字说:“我儿练字三千日,只有一点像羲之。”王献之听了母亲的话,
知道自己功夫还很不够,他就更加刻苦地练字。后来,他终于成为与父亲齐名的大书法家。小故事著名的思想家老子曾经有一句话: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意思是:合抱粗的大树是从毫末大的种子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用土一点点累积起来的,千里长途的路,要
从脚下开始一步步走。这句话揭示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再远的路只要一步步去走,就可以到达,再大的困难,只要一点点地,细心地,认真地去做,就一定可以解决!希望同学们能在书法学习中一点一滴地积累,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做一个踏踏实实的书法爱好者,做一个民族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者,好吗?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