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小学书法【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第三课 矢部立旁》教学设计3.docx,共(2)页,3.495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3103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三课矢部立部一、教学目标:•指导学生书写矢部和立部和相关的字。书写时注意矢部做左偏旁时整体写的比较小,立部整体不要写大,位置左上。•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形成正确的写字坐姿和执笔姿势。•体会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书写中国汉字的乐趣。了解书法家故
事。二、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这两个偏旁在字例中的合理搭配。三、教学难点:把“矢部”和“立部”的点画和形态写准确。四、教具准备:毛毡、毛笔、墨汁、毛边纸、字帖五、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1、知识纵览魏碑(详见教材12页)出示PPT,“矢”字的
字体演变过程,从甲骨文到金文,隶书,篆书,楷书的演变,图片出示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新课(1)、组合步骤,部件写法教师讲解“矢”字组成并且范写,学生认真观察。学生认真观察老师书写的运笔方法,再认真观
察教师书写在米字格中每一笔的书写位置。书写时每一笔都要有起笔,行笔,收笔,不能平拖要有轻重的变化。(2)、带“矢”部的字:左斜右正。“矩”字左右基本等高,右边“巨”字的竖画要出头,挺拔。“矢”的横向右上倾斜,注意点的位置
和大小,请同学们凭着印象写“知”字。然后与书上例字进行对比。“知”字的“口”部的位置在右侧中间偏下的位置,而不在“矢”部中间。•练习实践教师:同学们,我们来做个游戏,大家先自己在米字格中临写,写完后剪下自己写的字去重叠书上的例字,看看哪个同学对笔画位置的把握更准确。重叠对比后继续临写,引导学
生纠正自己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