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小学书法【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第五课 捺》教学设计1.doc,共(3)页,29.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3084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基本笔画——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掌握平捺、斜捺的不同写法,以及在字中的正确运用。2、正确书写带有斜捺和平捺的汉字。3、培养学生正确的坐姿和运笔方法。4、通过教师的示范、指导,增强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并且学会审美。教学重点:通
过观察、分析、比较,掌握平捺、斜捺的不同写法教学难点:正确书写带有斜捺和平捺的汉字。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话同学们,我们继续学习汉字笔画,今天我们学习捺。二、认识笔画捺。1、老师出示笔画捺的书写作品,告诉
学生这个笔画就叫捺。2、学生观察:这两种捺有什么不同。3、老师总结:两种捺——斜捺、平捺4、读出笔画名称:男生读——女生读——齐读三、比较斜捺和平捺的异同。1、生仔细观察,发现2、师:它们在行笔的轻重上有什么相似之处?点拨:一波三
折,由轻到重。3、师:在行笔的方向上有什么不同?(首先倾斜度不同,斜捺就像山坡,平捺要平,斜捺要陡一些。从行笔的方向上看,我们可以将平捺分成三个部分:平——斜——平;斜捺分成两个部分:斜向下行行笔再平着拉尾巴。)课件展示四、指导书写斜捺。1、出示课件,学生观察,汇报观察的结果。
像一把大刀。2、师点拨变儿歌:下笔轻——渐加重——停笔——拉尾巴3、学生读记儿歌。4、老师示范书写斜捺。5、学生练习,边写边重复儿歌“下笔轻——渐加重——停笔——拉尾巴”。6、教师巡视,对写得差的学生个别
指导,写得好的表扬。五、指导书写平捺。1、学生观察,问:你们觉得平捺像什么?2、学生发挥想象。3、你认为写好平捺要注意些什么?(学生交流)4、把同学们提示的地方总结起来,老师编了一句顺口溜:一轻二长三平短——由细到粗脚向右。学生读
记。5、示范写,边写边重复顺口溜。6、师巡视,生练习,再评议。六、写汉字。1、出示汉字:人、之2、老师示范,学生观察,书空。提示每个笔画的位置和轻重变化。3、小组评比。要求:圈出自己写得最满意的汉字在小组内进行评比,然后推荐代表展示。七、总结。教学反思:本课的亮点在为了解决重点而编
写的儿歌这个环节。那是个很难写的笔画,教师也可以通过讲解和示范书写的传统方法来完成这个环节。但是低年级的孩子的特点是直观思维能力强于理性思维,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儿歌形式来讲解书写方法,则会顺应小孩的特点和兴趣,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这个难写的笔画,授课结果证明,这个创意达到了预期
的效果,学生的书写基本达到目的要求。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小朋友通过几种形式的评价和参与,完全融入到课堂中,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体现了“学生为主的”教学原则。不足在
于难点的突破不是很充分。捺的构字规律课堂上体现得不够。学生并不完全了解捺的构字规律。这与教案的设计疏漏有关。应该出示相关例字,让学生观察、比较,了解通常斜捺都是和撇一起出现的,是一对很好的朋友,他俩就愿意当老大走到哪里都要最伸展
;同时捺也喜欢高高抬起,当它与竖或竖向笔画同时出现时,一般都要收笔高一些,抬起来,高于旁边的竖或竖向笔画。这个环节需要老师用画虚线的方法直观演示,让学生一目了然,知晓谁高谁低。便于掌握规律,解决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