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小学书法【晋人版】四年级上册《第14课 山字旁立刀旁》教学设计1.docx,共(5)页,4.53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3076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十四课山字旁立刀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观察名帖:峥、则。2.技法指导:山字旁立刀旁的写法。培养学生细致敏锐的观察力,养成良好书写品3.范字指导:岂、崇、利、列。体会书法的变化和统一。4.书法文化:《向与背》。教学重难点:巩固“山字旁立刀旁”等字形的规律与写法特征
,培养学生良好书写习惯。教学用具:投影仪、楷书课件教学方法:学生观察、教师指导教学过程:创设情景、问题导入:同学们,中华文化历经千载,是文字将它传承至今,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文字就是他的灵魂。中华文化的历史悠久,却是书法将他完美演绎。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贝字旁,月字旁,认识
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家。这节课老师将继续带领大家在书法的海洋中遨游,让我们去学习如何写好山字旁,立刀旁。(师范写板书:两个偏旁。)一、观察字帖,揭示课题。1.出示PPT:峥、则。(或书P40)2.齐读,这两个字的偏旁各有什么特点?学生归纳:峥:中竖高,三竖等距,强调—
—左右两竖的连线与下横“平行”。则:左竖要短,用垂露竖。竖钩挺拔,棱角分明,钩不要大。3.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十四课山字旁立刀旁”。4.生水写布练习各一个。指导自学、合作探究:二、指导书写。(一)技法指导。1、出示卡片:“峥”书p40。〈1〉仔细观察,这个字
怎样写才好看?〈2〉学生边议论边试写。〈3〉指名学生发言,谈谈自己试写的感受。(即:怎样写好“峥”字)师指导观察:峥:整体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偏高,占左上部分,右边是字的主体决定字的长。〈4〉师小结:指导读书p40“峥”的“山字旁”写
法:“峥”山字旁:中竖高,三竖等距,强调——左右两竖的连线与下横“平行”。下横右上斜。〈5〉学生水写布练习“峥”字三个。2.出示卡片:“则”p40。〈1〉、〈2〉、〈5〉同上。〈3〉指名学生发言,谈谈自己试写的感受。(即:怎样写好“则”字)师指导观察:整体左右结构,左短右长。立
刀旁的竖钩是字的主笔。〈4〉师小结:指导读书p40“则”。则:左竖要短,用垂露竖。竖钩挺拔,棱角分明,钩不要大。(二)范字学习指导。“岂、崇”。1.出示卡片:“岂、崇”。P412.齐读,这两个字的山字旁有什么特点?学生归纳:豈(岂):
横写成提,三竖写成撇,使字充满活力。崇:山字,三竖多呈斜势,向左下斜。横变成提。3.学生水写布练习各一个。“利、列”。1.出示卡片:“利、列”。P412.齐读,这两个字的立刀旁有什么相同特点?学生归纳:两个字的立刀旁写法基本相同。短竖似点,用笔灵动,竖钩平
稳、端庄。一动一静,相映成趣。3.学生水写布练习各一个。三、随堂练习。P41页“崇、则”和两个偏旁。(1)描红(2)双勾(3)单勾四、练习拓展。P41观察:“峥、豈”,说一说,山字旁在字左和字上时,写法有什么不同?生:峥----山字旁在左,三竖垂直、平行、等距布势。豈--
---山字旁在上,三竖成撇,成斜势向左下方倾斜。拓展延伸:五、书法文化(p42)《向与背》(1)师生接力读全文。(2)师生交流总结:向:像人与人面对面。如“終”左右面对面,“字形紧凑”,极具神态。背:像人与人背对背。如“北”左右相
背,“离而不散”,很有意趣。六、看看比比(p42)2分钟1.说一说:下面四个页字旁有什么不同?(课件大屏幕出示四个字)师生交流:欧楷“则”:笔画修长,舒展挺拔。褚楷“则”:一笔变成挑点,竖钩细长,使整个字
充满活力。颜楷“则”:立刀旁,笔画粗壮有力,使整个字呈方形结构。柳楷“则”:比颜楷略长细长些,比欧楷粗壮些。更接近颜楷。2.师小结:立刀旁的的字,几乎都是左短右长,竖钩要写挺拔,注意左右结构的协调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