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小学书法【冀美版】三年级上册《第1课 横》教学设计3.doc,共(4)页,30.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3063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一课横(第一课时书写准备)课时:1课时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2、初步感受写字时手的用力部位。3、使孩子的控笔能力增强。4、感受到中国书法艺术之美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5、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培养
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坐姿和执笔方法。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巡视用具摆放位置。二、用几分钟时间讲书法史,教师出示各种字体,让学生欣赏。(一)简单介绍我国的书法史“书法”二字,简单地说,便是写字的方法。中国人所说
的“书法”,是指中华文化中特有的一种艺术创作,字体总括地说,可分为五大项:即:篆、隶、草、楷、行五体。作为小学生,学好书法,掌握书法的必要技巧,了解书法的演变过程是十分重要的。秦代秦代篆文,又称“小篆”或“秦篆”。它秀丽和畅,稳重端庄。
汉代汉代隶书的特点,“横平竖直”,整个字形主要由横直线条所组成。这样的字,人们在处事应急中写用起来,的确比写篆字方便简单得多了。三国时代三国时代书法的兴盛繁茂并不亚于汉朝。三国时始有近于现代“楷书”和“行书”的流行。楷书又名“正楷”、“真书”。清秀遒劲,简洁端正。行书正
如“行”字的解释随便起步、任意行走的。所以古人称这种字体为“行书”是最恰当不过的了草书的体裁几乎是通篇字字相连、一笔而成的。首尾呼应相顾,而血脉相通,有一种笔墨飞舞、一气呵成的气势。(设计意图:了解我国书法历史,增强爱国情感。)三、讲授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一
起来学习书写前应做哪些准备。出示课件,老师和同学一起总结出坐姿,先板书课题:书写准备。(一)坐姿要求:头正,身直稍向前倾,两肩要平,两臂自然分开,坐正,两脚放平与肩同宽(请同学们说出与写硬笔字坐姿的区别:左手放的位置不同)。老师巡视行间,纠正坐姿。老师出示
站姿多媒体课件,和同学们一起总结出要领:头正、身直(稍前倾)、肩平、臂开、左手伏案、脚放平与肩同宽。认识毛笔和手。老师出示执笔课件,同时补课题:(二)执笔方法。老师和同学一起总结执笔方法:1、擫:大拇指紧贴笔管2、押:拇指和食指末节捏住笔管(虎口成圆形或扁圆形)。
3、钩:中指勾住笔管,紧贴食指。4、4、格:用无名指第一外节向外顶住笔管,向外用力。5、抵:小拇指靠着无名指,辅助用力。指要实在地握住笔管,掌心空,掌要竖起来,手腕要平。老师边演示,边让学生练习,边纠正。学生可能有些紧张,用力过大,老师要提醒。体会向前、后、左、右、转圈时的用力部位。小结:坐姿、
站姿、执笔一块总结。(设计意图: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初步感受写字时手的用力部位。)再练习一下站姿。四、基本功练习(熟悉毛笔的使用练习)1、十八道,米字练习,曲线练习,画横,竖、撇、捺2、自创基本功练习法。(用学生姓名命名。)老师巡视行间,纠正一些毛病。(设计
意图:熟悉毛笔的使用方法,使孩子的控笔能力增强。)五、展示作业,给予表扬,号召同学们课下练习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六、作品欣赏(设计意图:感受到中国书法艺术之美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七、全课小结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
艺术宝库中独放异采,写好汉字,让书法艺术传承下去使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同学们有信心把汉字写好吗?老师相信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