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30.3 由不共线三点的坐标确定二次函数》教学设计2-九年级下册数学冀教版.doc,共(6)页,95.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304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二次函数解析式的几种不同形式及其性质。2.会熟练地根据二次函数的不同性质选择适当的形式,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3.学会数学优化思想。教学重点:会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教学难点
:选用适当的方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复习回顾二次函数解析式三种形式一般式y=ax²+bx+c顶点式y=a(x-h)²+k交点式y=a(x-x1)(x-x2)师提问1:每个表达式需要确定哪个量,表达式就确定了?师提问2:从每个表达式形式中,我们容易知道二次函数哪些信息?生1
:一般式易得(0,c),当然也可得abacab44,22生2:顶点式易得(h,k)生3:交点式易得(x1,0)(x2,0)设计意图:让学生对二次函数的三种表达形式有所认识,并能抓住三种形式的特点。为学生选择
合适的形式求解解析式,做好准备。二、例题探索:例1:已知抛物线经过点(2,3),且顶点为(3,-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生:选择顶点式。解:设y=a(x-h)²+k∵顶点为(3,-1)∴h=3,k=-1。y=a(x-3)²-
1∵过点(2,3)将x=2,y=3代入上述表达式∴3=a(2-3)²-1∴a=2∴y=2(x-3)²-1设计意图:此例题顶点的特殊条件明显,学生一般选用顶点式。例2:已知抛物线图像经过点A(1,0),B(3,0
),C(0,3),求抛物线的解析式。生1:因为题中给出的条件(1,0)(3,0)是图像与x轴交点坐标,所以选用交点式y=a(x-x1)(x-x2),其中x1=1,x2=3∴y=a(x-1)(x-3)再代入已知点(0,3)∴a=1∴y=(x-
1)(x-3)师指出结果要化成一般式或顶点式。生2:题中给出了三个坐标点,所以将三点代入一般式y=ax²+bx+c求解。列式为ccbacba33900设计意图:本例题让学生体会交点式、一般式用法,学生自主完成,让学
生动笔解决。但在实际讲解中,通过学生做题的巡视发现,部分学生不理解怎么代入数值,为此讲解细致用时较长。思考: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有哪些技巧?师生总结。设计意图:总结做题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加深对解析式的理解。提升分析问题能力,总结知识能力。三、巩固练习练习
1、抛物线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确定其函数解析式。处理方式:让不同学生走上讲台展示不同做法。学生1:设一般式y=-x²+bx+c,代入(0,3)(1,0)得ccb31032cb∴y=-x²-2x+3学生2:发现12ab,∵a=-1∴b
=-2再将(0,3)代入y=-x²-2x+c中求c=3∴y=-x²-2x+3学生3:选择交点式y=a(x-x1)(x-x2)由于图的轴对称性得:(1,0)关于x=-1对称点为(-3,0)∴x1=1,x2=-3,而本题中的a是已知的a=-1∴可得y=-(x-1)(x+3)展开得y=-
x²-2x+3设计意图:本题给出的条件采用图像形式。让学生会读图,训练学生解题分析能力。通过让学生走上讲台讲题,即锻炼了该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引起其他同学对课堂内容的关注。练习2、已知二次函数自变量x的值和函数值y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2yxbxc2(0)yaxbxca处理方
式:学生自主探究,口述展示自己解题思路。学生1:设一般式y=ax²+bx+c,三个点带入一般式,求解析式。建议选择好算的点比如(-1,-2),(0,-2),(1,0)可得202ccbacba211cba∴y=x²+x
-2学生2:抓住顶点,选择顶点式y=a(x-h)²+k。发现给的点具有对称性,∴49,21是顶点,所以选择顶点式.49,21kh,再选其它的点代入49212xay即可求解。师(需向学生强调):这里一定要
注意若将21x改为31x,则49,31就不是顶点,因为比如x=-1和x=0时y值相同,这就决定了对称轴只能是21x,它也就是顶点横坐标,所以49,31不是顶点。学生3:由于对称轴是21x所以由(1,0)可得另一个与x轴交点(-2,0),∴可选用交点
式解题。设计意图:本题通过表格的形式来展现二次函数坐标特点。练习3、一条单向隧道的截面由抛物线和长方形构成,长方形的长为8m,宽为2m,隧道的最高点P距地面6m,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一辆货
车高4m,宽2m,能否从该隧道内通过,为什么?(3)如果隧道内设双行道,那么这辆货车是否可以顺利通过,为什么?分析:本题通过二次函数建模思想解决实际问题。(1)由题意将距离转化为坐标形式,可得P(4,6),A(0,2),
B(8,2),选用顶点式求解。(2)由于隧道为单行道,所以货车通过最保险的方式是从正中间通过,即车边缘在对称轴左右两侧各1米处。所以可求当x=3时,y的高度(隧道相应高度)与货车高4米进行比较判断。(3)当隧道为双行道时,货车通过最保险的方式是沿着正中间通过,即车一
边缘在对称轴上,再看另一边缘是否没有超出隧道高度。所以将x=6代入解析式,求相应隧道高度与货车4米高度比较,进行判断。设计意图:让学生实践,将实际问题中的距离转化为坐标,通过函数建模思想解决实际问题。四、课堂小测1、已知抛物线顶点(2,1)
,且经过点为(1,0),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一个二次函数,当自变量x=0时,函数值y=-1,当x=-2或4时,y=0。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设计意图:课堂小测,留给学生自我检测,自我巩固知识的时间,将学生所想切实落在笔头上。五、课堂总结:存在问题或答题规律。利用待定系数法
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需要根据已知条件,选择适当形式求解析式,可以使解题过程变得更简单,从而让学生学会优化思想。方法小结:1、根据题意选择适当的二次函数解析式,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2、已知图象上三点
或三对x、y对应值,通常选择一般式。3、已知图象的顶点坐标(对称轴和最值),通常选择顶点式。4、已知图象与x轴的两个交点的坐标(x1,0)(x2,0),通常选择交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