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美术【浙人美版】五年级下册《11 植物写生》教学设计3.doc,共(2)页,28.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3044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植物写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植物线描写生,练习写生的技法。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分析植物的形象特征,用线描的形式把自己的感受表现出来。过程与运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造型能力。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的观察方法和直接以线作画的能力。2、难点:植物的结构与特征。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植物园里、花坛里、我们的家里,都有各种各样的植物。它们有高有矮、有疏有
密、枝叶旺盛、千姿百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丰富的色彩。二、新课1、提问:你认识这些植物吗?它们叫什么名字?它们有什么特征,有什么样的姿态?你喜欢哪种植物?你知道一些植物的寓意吗?2、欣赏美术作品:名家作品,介绍作者;小朋友的线描画
、植物写生画。3、选择几种植物请学生进行分析特征、姿态,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引导学生先观察它们的全貌,说出它们的特征。纠正那种上来只看植物细节的错误方法。(1)、说一说,所观察的植物的生长特点。(2)、不同角度的花和叶各有什么不同?(3)、植物的前后
关系如何表现?五、学生作画、教师辅导作业提示:认真观察植物的特征、姿态,用线描的方法写生一种植物。注意线条的繁简、疏密、长短、曲直、穿插等变化。六、小结、展示展示优秀作业,并简评。七、课后反思《植物写生》是浙人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中的内容,属于“造型·表现”课。在初次进行
教学设计时,我准备通过亲身示范讲解表现植物丰富变化的方法来突破教学难点。课前再次翻看教材却使我突然灵机一动,书中小提示指出表现植物要注意花和叶有高低、疏密、穿插、遮挡等变化,我何不在教学中给予学生探究表现的机会,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
,每人选择与其他组员不同的一种变化简单画出来。这样在动笔中,学生就能对于画植物要体现出的变化有更明晰的印象,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完成作品。时间是有限的,每个学生都要独立完成自己的任务。我强调四种变化中要让本组能力弱的学生先选择,
便于小组合作学习取得好的成绩。从课堂实施的效果来看,学生虽然是初次体验这种学习方式,但是在组长的协调下,他们基本上能够各尽所能,体现出四种变化中的一种。存在的问题是个别学生没有充分领会我的意图,迟疑半天
才动笔,结果没有在规定时间完成任务。我应该在布置任务时出示一个范例,学生就会一目了然了。或者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从书中作品中找出具有这四种变化的植物局部,这样能力弱的学生在表现时就不会无从下手了。学生能否顺
利完成学习任务,取决于教师在教学中的有效引导。小班化教学尽管班额减少了,但是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教师要辅导到每一个学生还是难以实现的。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要考虑到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要保证大多数学生都有能力完成预设的学习任务,这样的
教学设计才是有效的。学生想通过自己独立自主的学习为小组赢得加分的愿望都有,成功了就会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自信心,从而在今后的小组合作学习中有更出色的表现。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深思熟虑,让我们的教学少留一些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