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美术【湘美版】六年级上册《4. 编花篮》教学设计3.doc,共(5)页,27.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2953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九课《编花篮》一、教材分析本课以“编花篮”为题,设置了两个相关联的学习活动:编花篮和插花。前者是编织立体形态作品的训练,后者则是利用自编花篮进行基本的插花练习。这是一次设计制作并加以应用的完整体验,通过这两个活动使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探究精神与创造能力,享受制作成功的愉悦。用各种材料
编织而成的筐篮因其取材天然、造价低廉、可随意造型等特点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编织这门古老的手工艺历经上千年的演进,不仅工艺与造型日趋完整、精美,材料加工也日益改进,新材料不断涌现,现在已有各种各样的编织机器,甚
至可由电脑设计与控制生产程序。不过,手工操作仍然不可缺少,因为它是先进手段的本源。从学校教育角度来看,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一种手段。插花艺术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本课从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家庭日常插花入手,
将插花艺术应遵循的基本造型规律浅显地渗透到学生的游戏制作中。活动一:学习内容是用合适的材料编织花篮,可以选择纸条或有韧性的条状材料,如纸绳、纸棒、铁丝、电线、橡皮泥等。在四年级下册第10课《编纸条》中学生已掌握了“一提一压”的基本编织方法进行平
面编织练习,本课则要在此基础上学习构成立体形态的筐篮。编花篮的制作难度在于从平面到立体的编织过程,也就是从花篮底面到四周围边的转换环节。为了降低难度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个环节应该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允许
不按常规出牌,只要能编出立体形态的筐篮就行。教材中安排了两个提示协助解决难点。1.对比分析各种小篮的不同构成形态,是拓宽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比如:有的小篮底面和侧面是分开制作再组合而成,有的小篮的侧面则是用编完底面后的剩余部分穿编而成的。2.呈现了三种底面形式,供学生观察和动
手尝试。比如方形小篮的四个侧面可以是先分别编好,再竖起来粘贴在一起。不一定要按常规把四边竖起来编,可在编的过程中逐步呈现立体形态。活动二学习内容是配合自编的小花篮做一件插花作品。根据地域和学生情况,选用的花材可以是野
花、野草,也可以蔬菜、工艺花等。本课时学习内容主要定位于选择同种花材的插花,体验花与花之间的位置变化产生的美感。教学中应让学生掌握插花的基本知识和形式美法则:1.花和花篮之间的不同色彩搭配能营造不同氛围。
2.每枝花的高低错落、疏密、斜正、俯仰姿态都会产生不同的韵律变化。3.花篮的形状特点各异,插花的方式也相应变化丰富。根据花器的深浅,一般有直立式和横卧式两类插花造型。插花实用小技巧:专用花泥或橡皮泥等材料能固定花枝,方便造型。一般的插花步骤是:1.根据花篮形状、色彩特征设计插花造型,选择花材及相
关材料(主要花材、辅助花材、花泥)。2.逐个固定花枝,使花枝呈现错落有致的姿态,富有韵律感。二、教学目标(一)掌握编花篮的基本方法、技能,能编出一个小花篮。(二)了解有关插花的基本方法和形式美法则,制作一件插花作品。(三)养成精
心制作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三、教学思路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内容是学习立体编织、日常插花等浅显的构成知识,了解基本制作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增添生活情趣。考虑到所用材料的特殊性,在教学组织中应强调教学
准备的重要性。当地的经济条件、学生的认知程度、制作材料和程序都是制约本课教学活动方式的因素,教师应根据自己的课时目标确定相应的教学策略。活动一的教学程序可安排如下:课前准备——复习导入——体验感受——探究表现——欣赏
评价。课前让学生预先做好12根纸棒或其他类似材料备用。教学时,首先复习“一提一压”的编织方法,让学生上台试做。教师将学生做的平面半成品编织成立体的方形小篮,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学生分组交换观赏从家中带来的编织物品,
结合教材仔细观察这些小篮的材料、编织方法、形状等有什么不同。在充分地体验感受之后,让学生自学教材中的编织步骤并动手尝试,必要时教师可示范。编出底面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侧面成形的方法。比如用矿泉水瓶压住底面,依附着水瓶的形来编侧面就容易多了。也可以将底面编成小圆垫,再想办法编出侧面。学生制作探究时教
师应及时发现、表扬有创意的方法,不拘于编织常规。欣赏评价应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并引导学生能从各种小花篮的形状、成形方法、材料等方面的创意进行对比、分析。欣赏激趣——规律探究——创意指导——自主表现——欣赏评析。欣赏课前教师搜集
的同种花材的插花图片,感受不同色彩搭配和造型的插花作品的美感,激发学生的动手欲望。接着教师出示一个花篮和一束花,请学生上台尝试插花。在学生不断的尝试过程中,认识到花束要呈现出错落有致的造型才会富有美感,同时发现花泥等材料可以协助固定花枝的造型。分小组交流、分析
各自的花篮的造型特征,讨论适合选什么花材和哪种插花形式。教师在学生所带花篮中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摆在一起,师生共同研讨插花方案。然后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的优秀学生作品,开拓思路。编花篮一、教学目标(一)掌握编花篮的基本方法、技能,能编出一个小花篮。(二)了解有关的编花篮基本方法和形式美法则,
制作一件作品。(三)养成精心制作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二、教学重点1、如何让学生掌握编花篮的基本方法、技能,能编出一个小花篮?2、了解有关编花篮的基本方法和形式美法则,制作一件插花作品。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掌握
编花篮的基本方法、技能,能编出一个小花篮?2、如何使学生更容易了解到编花篮的基本方法和形式美法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欣赏导入1.欣赏实物竹篮和书上的各种竹篮。2.展示、欣赏一个圆底小花篮。3.出示课题。今天我们要把这种美进行延续和扩展,做一个可爱的圆底的小花
篮。4.板书课题:编花篮二、对比激趣1.同时欣赏蜘蛛编网和手工简易篮筐编织.教师示范2.从刚刚见过的作品里你发现了什么?两种编织的效果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学生讨论交流。3.提、压是编织的基
本方法,但要做成一个立体的小篮,还需要一些小技巧。你们想不想了解更多呢?教师演示编织过程。三、动手制作我们一起进入编织竞技。编织篮筐从哪一部分开始?(底面)各组欣赏自己带来的筐篮的底面。底面编织有哪些不同的方法?它与侧面编织有什么关联吗?试试看,还有没有新的编织方法。全体编织完篮底,
一个好的设计师不光要了解制作方法,还应该掌握多种可用材料及其用法,有更加宽阔的视野。欣赏各种材料制作的篮筐。你们想一想还有什么可以用来编织篮筐?教师小结:纸条、纸藤、枝条、软铁丝、软家用电线、细麻绳、彩泥……这些材料各自有什么特点呢?怎样
更好利用?师生交流、讨论。师:非常棒。要求:在规定时间内集体制作一个花篮,看谁的造型独特有创意。学生组内制作。四、师生共评,展示个性1.请摆出生动造型的同学上台展示作品,并向同学们讲述创意。2.师生共同评议优秀作品,选出最优秀的作品美化教室。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