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美术【湘美版】六年级上册《4. 编花篮》教学设计2.docx,共(4)页,15.854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2953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4课编花篮共2课时第2课时教学目标: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以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体现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操作性学习,强调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让学生在必要的分工与合作过程中,形成初步
的技术意识和技术实践能力。重难点:了解有关插花的基本方法和形式美法则制作一件插花作品。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花篮学习方法:观察、讨论,小组合作动手制作法教学过程:(一)师强调在制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全班分五个小组进行评比(分
设五个展示台)①制作时比一比哪个组分工合理,进展顺利。②制作后比一比哪个组作品最漂亮、最有创意。(教师要强调合作的重要性,鼓励有创意)〈2〉注意使用刀具安全性,保证室内卫生(二)制作:1、小组同学分工制作花篮的各部分2、各部分完成后,小
组合作,把它们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小花篮。3、师巡视,帮助困难生,随时参与学生的活动中去,评价学生的制作行为,鼓励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给同学们提供装饰物,让花篮更完美。(三)活动预设:学生在动手制作过程中可能:1
、小组分工不合理,致使制作进度慢,师及时给予指点。2、在纸编小辫的过程中,可能出现:A一人牵绳一人编;B一人牵绳两人编;C两人相对同对编。师在巡视过程中,评价表扬C种方法,鼓励学生提高效率。3、学生在制作小辫时可能不用手编,而是用手搓小绳,
这种方法比较简便,有创意,师应给予鼓励。4、学生在盘绕粘小辫时,可能出现:A固定花篮转动小辫;B手持小辫转动花篮。师鼓励生用B种方法,因为这种方法盘绕速度快些。设计意图:[制作过程有分工有合作,体现自主合作的学习过程,
设置五个小组激发学生劳动情趣,培养集体荣誉感。教师的参与体现师生间的互助合作关系](四)成果展示1、小组派出代表展示自己小组小花篮的最亮丽的一面,介绍制作过程。2、学生评价:说说你最喜爱的作品,要说出原因。3、同学们评选优秀作
品,并请编织能手谈体会,说说劳动后的感受以及在劳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如何克服困难的。4、师生评价(1)评价最佳作品。(2)对其它作品抓住优点给予肯定。(每一个花篮的制作都有它最闪亮的一点,老师要善于发现给予肯定)(3)评出
优秀作品,进行奖励设计意图[让学生介绍制作过程和谈劳动后的感受,实际上就是在关注劳动过程,感悟劳动情趣,也是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切入点。生生互评及教师评价充分利用了评价功能,从而规范了学生的劳动行为,对学生的热情也是一种鼓励。](五)课堂小结同学们,你们觉得编织有趣吗?母亲节快
到了,你想为你的妈妈做点什么吗?动手编织一个小礼物送给她吧!大胆选择编制材料,充分发挥想象力构思编制物件,你亲手的杰作,她一定会喜欢!课外举办一个“送给我最亲爱的妈妈”编织展览。设计意图[结合生活实际,鼓励学生把课内所学知识
向课外延伸,同时也给学生一个充分利用课外资源的机会,从而养成劳动习惯。